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1.思政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它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息息相关,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社会生活中要与他人相互合作、和谐共处,而在理论课程中,辅以适当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公共价值观,是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2.学生成长过程,需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即将所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教育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是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论依据。价值观教育需要"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是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现实需要。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中加深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在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大学生践行价值准则,这是价值观培育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三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传统价值观的削弱和现代价值观多样性增强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价值观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疏离状态的深层原因,提出了高职思政课价值观整合的理念,进而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内蕰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政育人价值,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可引导学生形塑正确价值观、增进政治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存在的对红色文化育人功能认知不足、转换红色文化传承话语体系能力不足、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路径不足等问题,要着重提升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素养、丰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及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方法,从而增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实践性,并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个体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做实做细做好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引导、政治导向、道德激励、人格塑造等作用,以实现思政课教学对学生个体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倡导,培育学生的诚信价值观是思政课重要而永恒的课题。农村高中学生诚信状况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足等。基于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学科渗透、知行统一、网络建设、示范引领等为抓手,培育诚信价值观,是落实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学生思政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公共恩政课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理论水平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重任,党和国家一直对此高度重视.为思政课的教学与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公共思政课内容的丰富性和时代性决定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完善。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还须不断的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思政课的价值性不仅是由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的,还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性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既见"思想政治",又见"理论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凸显课程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双重职能,努力将课程打造成为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优质"金课",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优良人格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应用其独特的美育方式来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学生在美育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提升美育素养,这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对思政教育有着独特长远的意义。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从美育作为一种教学理论的基本内涵、美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及其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增强思政课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价值领导力主要体现在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彰显课堂的价值领导力。在课堂教学中,以议题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形式实现师生价值观的共融共生。价值领导力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改革方向,通过价值共情、价值分析、价值深化,使学生形成崇高信仰,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1.
张健 《江苏教育》2023,(20):89-90
<正>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高中思政课进行价值引领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对教师来说,坚持价值引领可以增强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引路人。对学生而言,强化价值引领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中强化价值引领高中思政课是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课程,高中思政课教学要在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标志,是社会道德行为和价值目标追求的规范准则,也是全民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既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中学思政课新课程目标的客观要求。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形成机制,联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中学思政课课堂及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中,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是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主要途径。同时,构建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教学情境,创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并以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突破口,形成多渠道、多平台和多学科的互动配合,是深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接受认同,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思政学科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德育学科。思政课是德育为主、多育互融、多育兼备的特殊课程,其价值和魅力在于深刻的思想性、严谨的科学性与丰富的人文性。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五育”元素,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书和育人、成人与成才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林学斌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17-119+135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通识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思政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纽扣”。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要精准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为导向“四维”维度,打造“事、课、学、思、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深挖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切实改进思政课程教学,全力推向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协同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有效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抗疫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及时回应不良社会思潮对思政课的挑战,必须准确把握疫情形势,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可以引领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增强思政课政治引导力和价值塑造力,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实施"抗疫"价值观教育,把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方向,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以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和目标为出发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红色资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一线思政课教师应树立危机意识,确定教学时机,把握教育良机,充分发挥党史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通过反传统、反中心,重多元、重过程等一系列价值冲击,通过拟像世界的现实反映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以及表层、异质类文学、艺术熏陶,在大学生群体中造成很大反响,导致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导向功能减弱,学生"跑课"现象严重,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模式面临挑战,教学实效不明显等。针对此困境,我们应寻求多种途径化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应在多元价值观认同基础上进行公共理性建构,在传统教学变革基础上进行新式教学探究,同时结合学生兴趣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与其他学科课程通力配合、协同完成的重任。理顺思政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研究其难以融入思政课的制约因素,分析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性采用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新媒体手段实施核心价值观教学。同时,要探讨多平台、多途径和多渠道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机制,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吸引力,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与教师职业相契合的个人心理特质(如性格、兴趣、价值观、思维风格等)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内因,科学、合理的教学与备课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思想、情绪与行为特点组织教学语言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