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向玲 《考试周刊》2008,(20):209-210
在中西创世神话中,泥土和石头都曾作为造人材料.造人神话体现了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对石头的崇拜,由于地理、气候、民族心理的差异,造人材料虽同为泥土和石头,却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差异也折射出不同的人文背景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壮族姆六甲神话造人相比较其他地区和民族更有族群鲜明的艺术呈现:所用"尿泥"隐喻了两性生殖在神话造人中人自身的力量;三次造人成功几乎把壮族族群先民的日常生活完整地搬进了造人神话,从动植物生活原料、白天和夜晚时间维度宣告人类起源和自然万物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不同饮食带来男女两性划分,隐喻了人与人相处和建构社会秩序和谐之道的微妙关系。基于生态维度探讨壮族姆六甲造人神话以为:人类依赖自身力量能够建构人与万物和谐相处、人与人共建和谐社会秩序的生态之道。  相似文献   

3.
泥土与石头:中西造人神话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创世神话中,造人神话是令人关注的一环.造人神话体现了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对石头的崇拜,由于地理、气候、民族心理的差异,造人材料虽同为泥土和石头,却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差异也折射出不同的人文背景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从表层结构看,“死亡──新生”是洪水神话的共有结构式;洪水情节与造人情节加入神话结构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使得它们在故事结构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深层结构看,洪水情节与造人情节在“死亡”这一点上有着互相转换的基础,特别是“无母”故事等材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可得出“洪水造人”神话存在着一个潜在的主题:死亡。作为深层结构的一个展开,“多子”这方面的材料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这类神话还具有反映原始人迁徙经历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它是袁珂根据《风俗通》中的两篇短文,展开丰富的想象改写而成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情节较易复述。与后面的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呼应,共同探讨人类的起源。所以,要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作为神话,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而新课程教育理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确定"人"在当代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本案例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落实了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6.
《女娲造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的一篇神话,作者袁珂,改编自古籍《风俗通》。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我校备课组内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几位老师分别执教《女娲造人》,意在探讨与交流。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大家的教学设计可谓巧妙灵活,异彩纷呈,都能紧扣神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想象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本,分析女娲的形象特点。或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或体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会神话作品非凡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女人与土地──女蜗泥土造人神话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人与土地──女蜗泥土造人神话新解陈建宪关键词民间文学;神话;女蜗“泥土造人”是世界各民族神话中最常见的母题之一。在中国,这个母题的典型代表是女蜗造人神话。这个神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背景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里,收录的中国古代神话篇目有:《女娲造人》(七上语文)、《夸父逐日》(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语文《短文两篇》)。除此以外,学生对很多中国神话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对世界各民族的神话稍加比较,便不难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各民族的许多神话在题材和情节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有的简直如出一辙。从宏观角度看,各民族大都有创世神话、太阳神话、月亮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处女生殖神话、兄妹成婚神话等等;而且许多民族的许多神话如同出自同一模型,主要情节十分相似。仅就泥土造人神话而言,希腊神话说普罗米修斯用泥土仿照天神的样子捏造成人;希伯莱神话说耶和华用尘土造成人;埃及神话说哈奴姆在陶房中用泥土造成人,北美印第安神话说大地开创者用泥土造出男女二人像,又经过煅烧使之成为活人;中国汉族神话说女娲抟黄土造成人。此外,新西兰人和阿卡得人以及中国彝族、苗族、傣族、蒙古族都有泥土造人的神话。尽管上述各民族的泥土造人神话在细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在主要情节上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神话既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广泛存在于早期文字书写的史籍中。通过梳理各民族造人神话起源类型,发现在藏民族史籍《西藏王统记》中记载的一则"兽妖造人"神话,区别于其他各个民族的叙事模式。通过对文本细致解读,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出发,分析"兽妖造人"神话中"人之死"、"话语权力"、"凝视与规训"等具有后现代意味的深层表述,揭示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的解读同样适用于"后现代"等经典分析视角。通过个案的呈现,启发对少数民族文学文本解读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世界许多民族都流传着“泥土造人”的神话,尤其是在古老的东方文学中。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和希伯来的耶和华造出亚当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一神话母题背后隐藏的是人类与土地的深层关系。本文试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其中对这两个著名的神话进行比较,揭示其文化、时代背景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读写一体化教学需要语篇介质、建构方法及相关教学策略。以《女娲造人》教学为例,从经验性思辨阅读、篇际性思辨阅读、指瑕性思辨阅读这三个方面,可探寻基于思辨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圣经中记载: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了一个人,取名叫亚当。澳大利亚的造人神话里说:创世者庞德——杰尔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树皮,然后在树皮上放一些泥土,再用他的刀把泥和好,做成了一个人。至今生活在北美亚利桑那州的皮马人说:是大地之神造了一个漂亮的泥像,并称这个泥像叫人。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女娲也是“抟土造人”。众多造人神话中有一共同点,造人用的材料都是泥。可见,人和泥之间有着何等  相似文献   

15.
人是怎么来的?几乎在所有宗教给出的答案,都是"人是由神创造的".例如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西方圣经里面上帝造亚当和夏娃,印度神话中梵天神创造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等等.人真是神创造的吗?非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上古有一位造人之神,她就是女娲:"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接,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于造人神话相关,中国也有毁灭人类的大洪水神话:"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以上两则神话揭示了人类与土地的渊源关系:人类从根本上说来自土地,中国泥土造人神话中,神用构造自身的材料创造人  相似文献   

17.
蚕马     
神话的想像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己经学过课文《女娲造人》,讲的是神创造人的传说,下面则是关于养蚕事业在我国起源的神话。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吸收营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女娲造人》这篇课文属神活,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充分活动,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理解女娲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适当延伸拓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神话的特点,认识到想象的魅力,增强创新意识。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创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人类早期的口头文学。古代的人们不可能对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等做出科学的解释,就凭着幼稚的想象,通过超自然的形象,以幻想的形式、夸张的手法编造出一些故事或传说。神话一般分三种,即创世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创世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烛龙等。英雄神话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如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鲧禹治水等。  相似文献   

20.
女娲神话的生命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始祖神、创世神及文化英雄。女娲神格本身就是从图腾崇拜到始祖神的一种反映,其造人、补天、置婚、作笙簧的煌煌功业的表象背后隐含着远古先民生殖崇拜的生命密码。这种生命密码即是生殖物的象征物以及生殖交合的象征物与巫术仪礼等物象。女娲神话的生命密码蕴涵着远古先民的生命意识,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生命的祈盼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