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比较教育研究处于对外国教育的描述和介绍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比较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时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通过对各个时期学科建设情况的回顾和对所发表著作、论文以及承担的课题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脉络,从而认识并了解中国比较教育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教育国际化是比较教育研究者天然的独特研究领域.本研究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近50年刊登的“教育国际化”研究成果数据,发现“教育国际化”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且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比较教育学界虽然在过去的30年间对“教育国际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知识贡献,但就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开展方式而言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100年前现代大学初创之时就提倡"造就通才",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推行通识教育.在最近20年的积极探索中,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通识教育实践.由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在通识教育的本体论研究、本土化研究、实践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引用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外国教育动态》自1992年更名为《比较教育研究》以来的论文引用文献的数量、类型结构、语种结构、引文年代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量化角度对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旨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以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以2010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10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2010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对比较教育学的宏观审视、中外比较教育思想、当今比较教育的时代背景、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展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比较教育的新使命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科重新建立的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虽然我国老一辈教育学者已经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其间中断了几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学者才重新开始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其标志是1978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外国教育研讨会,全国有5所大学70余人与会,至今整整40年.4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师范大学都建立了比较教育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发展壮大;研究成果丰硕,国际交往频繁,比较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学科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仍然十分关注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他们就当代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动向、中国比较教育在危机中的发展、比较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学会建设与学科发展、比较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报告以2007年教育类权威期刊《教育研究》和国内主要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为依据,对2007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性问题、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的比较教育思想、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建设、比较教育研究的人员和学术期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本报告以2009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09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回顾了<外国教育动态>,(即现在的<比较教育研究>)的创立与发展,反映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描述了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界与世界比较教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展望了我国比较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6个方面对2009~2011年《比较教育研究》刊载的702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继续走向多元化、综合化;本土化研究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关注点,家庭教育研究崭露头角;目的论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决策、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展开;英美教育仍是国别教育研究的主流,以世界体系和区域体系为分析单位的外国教育研究已形成一股新兴趋势;学科理论和学科范式是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内外比较教育学者思想研究中,以王承绪比较教育思想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践行"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宗旨,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实践层面不断取得新成就。本年度报告就比较教育的性质归属、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以及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和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以2006年《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三家期刊上发表的26篇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为依据,对2006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2.
徐辉 《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1):29-32
本文认为,作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分会会刊的《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青年学者学习的榜样,是我国教育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窗口,是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是繁荣我国教育科学的园地,是服务我国教育决策的智库.  相似文献   

13.
国外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相对完善 ,国际教育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从比较教育中分化出来 ,但我国对国际教育的系统研究才刚刚开始。徐辉博士的著作《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国际教育初探》(四川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第一版 )在我国的国际教育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率先而有意义的探索 ,是一本系统研究国际教育的力作。该书聚焦了作者在国际教育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的许多心得和成果。尤其是对国际教育发展历程的全面阐述 ,对国际教育与相关概念的辨析比较 ,将国际教育作为比较教育学一般逻辑起点的独到见解 ,以及对国际教育视野中后现代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本从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过程安排及实习成绩的评价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和博茨瓦纳两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工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工作各有特点,但博茨瓦纳的师范院校在对教育实习的整体设计、管理与控制上显得更加系统、严密、科学。  相似文献   

15.
2017年是比较教育学科创立200周年,在200年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教育学科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独特的学科价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比较教育学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虽然教育学的其他领域,例如,教育行政学、教育方法学、教育史学、社会教育等,也在进行外国教育的研究,但是比较教育学者所从事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对外国教育理解的深度和在观察中所持有的慎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开始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标志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开始,王国维是我国比较教育的奠基入。比较教育研究在我国迄今一百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却是1993年以后的事情。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此,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亮出的发展教育的一面大旗,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也成了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社会地图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者将社会地图学引入比较教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社会地图学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中表陈现实、阐释社会的一个学术流派,是地图学原理在其他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当代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空间工具和崭新的研究视角。波斯东绘制的比较教育理论图即是将社会地图学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范例。尽管社会地图学已经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其在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中似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200年前法国朱利安(Marc-Antonie Jullian,1775-1848)撰写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一书出版,学界以此为比较教育诞生的标志.其实比较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来说,那时还不能说已经成形,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当时还只是一些教育官员对别国的教育进行描述和介绍,并未对比较教育学科作出理论解释.比较教育真正成为一门教育分支学科,恐怕到20世纪初才逐步形成.1899年春,"比较教育"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作为课程开设,1933年美国康德尔(I.L.Kandel,1881-1965)撰写的《比较教育》一书出版,比较完整地论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比较教育学科才正式建立起来.而且至今还有人质疑,比较教育是不是一门学科.这个问题值得另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历史 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前叶,拉美国家的比较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一些见多识广的学者和旅行家,对国民性、政治制度和教育系统的关系进行过一些定性描述,有关的文献作品多属介绍观感,尚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准确的比较。真正把拉丁美洲作为一个地区通盘研究,并加以系统地分析,还是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事。关于拉美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情况,可以从研究组织、研究内容、学术会议等方面了解其概貌。 从研究组织看。在拉丁美洲,有一些国际的或地区的机构,他们并非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或教育研究,其涉及面相当广泛,常常把教育视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加以分析研究。成立于1929年的“国际教育局”,在拉美首先开展了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195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旨在推动拉美地区初等教育发展的“主导工程”(The Principal Project),从而为比较教育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另外,还有一些机构曾涉足过教育活动及比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