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钧先生学术研究高潮与《图书馆学季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统计刘国钧先生1926-1937年间发表在《图书馆学季刊》上的论文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学季刊》的学术作用,指出刘国钧先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学术特征,认为刘国钧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文献分类和编目理论与实践。其中“要素说”和分类理论都是自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统计刘国钧先生1926—1937年间发表在《图书馆学季刊》上的论文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学季刊》的学术作用,指出刘国钧先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学术特征,认为刘国钧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文献分类和编目理论与实践。其中“要素说”和分类理论都是自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刘雯 《图书馆》2011,(4):54-56,60
刘国钧与杜定友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家。文章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分类以及图书编目几个方面探讨他们的学术思想,比较分析他们对现代图书馆学创立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刘国钧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以"适宜性"为导向,在图书分类和编目领域展开了本土化探索和实践,成为民国时期本土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图书馆学家。  相似文献   

5.
刘国钧先生和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国钧先生毕生致力于图书馆事业,终生在图苑、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纵横驰骋,颇多建树,久负盛名,为人仰慕.1999年11月15日是刘国钧先生百年冥诞纪念日.  相似文献   

6.
刘国钧具备接受克乃文安排赴美进行图书馆职业培训的外部诱因和留学研习哲学的内在意愿。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毕业生龙丹的适时造访与该校课程学习的可变通性,以及校友方东美正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哲学的先例,促成了刘国钧选择入读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而非其他图书馆学校,如此他能同时攻读哲学和图书馆学。刘国钧凭借过硬的素质,在赫泽尔苔的积极回应和推荐人的高度肯定下,通过了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的入学申请。依靠金陵大学提供的贷款计划解决留学经费后,刘国钧于1922年8月21日在上海乘坐“南京号”赴美。  相似文献   

7.
《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一文是刘国钧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论著中相当重要的一篇.重读《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在分析1919-1922年刘国钧其他若干著译佚文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学术思潮背景,进一步梳理发现:除受约翰·杜威思想的影响外,“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外各种学说思潮,特别是教育思潮,亦促发形成了刘国钧的图书馆“自动”观;其对图书馆“社会化”和“平民化”的认识也是从教育学中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推演而来.他的图书馆制度观具有先见之明.  相似文献   

8.
薪尽火传,创新学术。目前,传承和创新刘国钧先生的学术思想的主体是刘国钧的学生。文中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传承、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承继、接棒中国书史研究、接力图书馆史研究、检索语言的传承与创新、编目理论与研究的承继等6个方面,探讨了刘国钧先生学术思想的薪尽火传之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始于1913年,以金陵大学文科开设图书馆学课程为开端。1927年这个学校创办了图书馆学系,李小缘任系主任,刘国钧、万国鼎、施廷镛等曾在该系任教。武昌文华大学图书馆科于1920年3月成立,1930年改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该校先后办过二年和三年制的“正科”,以及为期一年的讲习班。1925年8月,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刘国钧先生的人文教养、图书馆事业观、图书分类探索、图书史观、图书馆工作实践等方面,探讨了这位卓越的图书馆事业家和富于原创性的图书馆学家深切而真挚的人文眷注。  相似文献   

11.
刘国钧先生早期的学术思想时段为1919—1926年。以新发现的十余部(篇)刘国钧先生早期发表的哲学论著和若干篇图书馆学论文为依据,梳理、分析了刘国钧早期的“自动”、“社会化”、“平民化”及儿童图书馆、图书馆“要素说”等思想的来源,认为刘国钧早期图书馆学思想受约翰·杜威影响很大。图1。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2.
披露了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早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进一步探究了先生由哲学转向图书馆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图书馆学通讯"第一期上,刘国钧先生在其"关于大型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工作组织"一文中,拟议图书财产的个别登录工作,可以结合编目工作一同进行,把它安排在图书编号校订完竣之后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教育组是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个全国性专业社团组织.1922-1925年,图书馆教育组及其常设机构图书馆教育研究委员会利用中华教育改进社四届年会,提出了一系列议案,并通过社员在<新教育>上发表的一批高水平论文,宣传和普及了现代图书馆理念,形成了现代图书馆学的教育学理论范式,提出了图书馆需要专家治理的主张,完成了图书馆协会和图书馆专业刊物创设的历史使命,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由此起步.  相似文献   

15.
<正> 谢拉(J.H.Shera 1903-1982)是美国著名图书馆学理论家,近年来也逐渐为我国图书馆研究工作者所熟悉.他于1925年在迈阿密大学获得文学士,1927年获耶鲁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后来曾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1944年获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哲学博士学位.以后他担任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又被聘请为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教授,负责讲授科  相似文献   

16.
11月15日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刘国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由刘国钧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纪念刘国钧教授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刘国钧先生的同事、学生、家属及研究刘国钧学术思想的图书馆学专家数十人参加了会议,刘先生在美留学时的母校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院也寄来了纪念论文和刘先生的档案。研讨会回顾了刘国钧为图书馆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系统总结了刘国钧的学术思想,重新认识了刘国钧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中国书史、目录学、图…  相似文献   

17.
30年来对刘国钧学术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业界对刘国钧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980年刘先生去世为契机,以悼念文章开始。第二阶段则以纪念刘国钧先生诞生10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确认其历史地位,对其学术思想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更加深化。第三阶段以纪念刘国钧《什么是图书馆学》发表50周年为契机,研究角度深入到历史、哲学、社会等方面。同时,还提出了目前刘国钧学术思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三个主要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刘国钧先生在我国图书馆界堪称一代宗师。刘先生对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建树是多方面的。论文简述了刘国钧先生开创国立西北图书馆和对西北地方文献的征集所花费的巨大心血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据目前所见文献,“图书馆学”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谢荫昌于1910年10月发表的连载译文《图书馆教育》,三个月后,《图书馆教育》一书正式出版。随着清末民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和图书馆学研究均取得进展。1920年代,文华图书科的创办、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办的暑期图书馆学讲习会等,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的确立。我国图书馆学人在吸纳国外图书馆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补充发展,1934年以刘国钧为核心创建的最具代表意义的图书馆要素说,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此外,关于“图书馆学是一门科学吗?”的疑问,以李景新、李惠君等为代表的图书馆学人从图书馆学的科学性、为什么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有什么用处等方面予以解答。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简要回溯欧美图书馆学的中国本土化历程,结合《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学卷》的编纂出版,探讨了美籍来华学人克乃文、韦棣华,以及第一代自美国留学归国的图书馆学者沈祖荣、李小缘、刘国钧等人对于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杰出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