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现行教学观的不足我国现行教学理论夹杂着本体论、价值论以及认识论的探究,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是什么”、“教学应是什么”以及“教学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等问题的回答与探讨上,工具主义是其明显的缺点。1、我国现行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存在于复杂的教学现象之中,抓住了这个本质便可以把握教学现象中的各种规律了,循此便可以找到教学的基本原则,而用教学的基本原则去指导教学活动,便可以使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更好更优。但事实并非如此,“规律本质”教学观只不过是古典教学观在我国教学观上的一种反映,是柏拉图式的本体…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学有法、法无定法”的规律,提出了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应广泛采用“比较法”。从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的选定,“比较法”的种类、“比较法”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比较法”对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理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在我国部分城市全面展开,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工程。然而究竟什么是“双语教学”,为什么要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以及我们目前的“双语教学”现状如何等问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什么?似乎是一个多余的设问。但是,如果我们翻开对于这个问题仁见仁、智见智的历史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恐怕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教学”究竟是什么?我们且看看我国教学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国目前关于“教学”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律教学中,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同一思维过程”、什么是“A是A”以及“合理违反同一律”的特殊情况。在不矛盾律教学中,要注意讲清“看似矛盾,实质上并不矛盾”的概念或判断,注意分析具有隐蔽性的逻辑矛盾。在排中律教学中,对人们的某些思维或表述,要结合语言环境加以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学应提倡教师自我反思。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这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广义“教学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佑清 《学科教育》2002,(3):1-4,11
现行教学概念将教学理解为“知识教学”,由于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价值的有限性,致使它难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学不应只是“知识教学”,而应成为广义的教学,后将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资源的教学都列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陈中云 《双语学习》2007,(12M):79-79
1 素描是什么? “素描”一词素为大家熟知,似乎无须在此撰文讨论,但笔者偶在课堂问起学生,发现“素描是什么”居然应列为素描教学的第一项重大问题。首先请看众“家”答案:  相似文献   

9.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设置没有真正地体现“师范性”的特征,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美术教学人才。能实现“师范性”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在专业技法课、专业理论课以及教育类课程等诸方面。这样,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理论等,才会在方方面面的学习中逐步增强和掌握,有利于缩短日后走上教师岗位的磨合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的课程改革使教育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的学科教学目标,强调教学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物理教学要突出学生的做,淡化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11.
鉴于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面临着师资匮乏等一些现实困难和矛盾,同时,也考虑到英语在我国属于外语“学习”范畴而非第二语言“习得”范畴,要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必须立足于英语课堂教学以及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据此,提出一个吸取了双语教学“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优点,但较之更为现实的“英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知识有机整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语教学在我国已有基础,但未形成完善的双语教育体系,高校“双语”教学是完善双语教育体系,实现大,中,小学校一条龙外语教学的关键措施,培养双语人才的必要手段,改变“聋哑外语”现象的重要途径。努力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体系,须借鉴现行国际双语教育的间接经验,总结来自实践的直接经验,外语教师和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学”,可使双语师资队伍得到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考虑的仅仅是“怎样教”,关注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缺少对“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教学目标合理性的拷问;关注教学活动是否做到最好,缺少对这项活动做到什么程度才合理的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缺少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关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从各个方面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新课程视域下教学实践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构成的双向活动。而以往的教学多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不好,一些学生学到的都是一些死知识,一些就根本什么也学不到,那些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也是现行教育的宿疾所在。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指导其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无颖是扭转这一局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时下,“水课”问题备受关注,学者们对于“水源”问题纷纷提出见解,大多聚焦于课程、教师和学生本身,但这些仅是“水源”的表象,并未触及本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学文化,集中表现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双投入等方面。因此,淘汰“水课”的根本之策在于重塑大学教学文化,只有从顶端设计教学文化,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狗窝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本应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课理应是生动有趣的课。然而,目前的现状是,语文学科成了干瘪苍白的学科,语文课成为枯燥乏味的课。于是,学生、老师困惑,家长、社会不满,站在高层面的仁人志士则从宏观的高度对现行教育体制以及高考制度提出了一连串的质疑,甚至有人给中学语文教学扣上了“误尽苍生”的大帽子。还有不少人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诸如此类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该怎么办?我们认为,在没有更好的考试制度以前,语文教学的“可为”应该从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去寻求最佳途径,在优化教学过程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阵地,让历史课堂“活”起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为实现这种突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广阔的舞台。在教学中应深入领会教材的神韵、体味新理念的精髓,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从而使历史知识富有形象性、趣味性,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师中做一个调查:“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这几乎成了广大师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绩,评价教师也是看成绩,考试频繁,师生均感身心疲惫;加上数学在高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筛子”,  相似文献   

19.
陈大伟 《现代教学》2007,(1):125-125
“评课,究竟谁说了算”是不少教师会提到的问题。其实,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么才“算”?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还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这是语界经常争论的话题,也是语教学时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它关系到语课“上什么”和“怎么上”。认为语教学的目的是语本身,或认为是语所负载、传达的内容,都有片面之嫌。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教学,应根据课的目的要求来决定语教学的重点。具体来说有四种方法处理它们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