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孩子说谎的现状及原因 说谎,是指用不真实的语言来蒙骗他人的行为。在生活中,这种行为十分常见,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果“经常说谎”,那么就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2.
幼儿如果说谎会被人们认为是坏孩子,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就此断定幼儿是个坏孩子。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一、无意说谎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如一幼儿在电视上看到海边的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就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绘形绘色地说自己在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然而,大多数父母却惊讶地发现自已的孩子竟有说谎的行为。但孩提时代的谎话也最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让我们对孩子的说谎做个具体分析。孩子的说谎行为要从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有些说谎是某个年龄期心理发育的一...  相似文献   

5.
学生说谎,是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的问题。当然.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但对于孩子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说谎的问题时.就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判断幼儿是有意撒谎还是无意撒谎,如何避免孩子撒谎,本文从幼儿心理出发,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相应的方法帮助幼儿改正,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发展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李琳  陈虹 《父母必读》2020,(1):110-113
说谎一般被认为是不诚实、不光彩的行为,所以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就会无比担心。其实,6岁以前的孩子说谎有各种缘由:可能是因为心智发展不成熟,为了引起关注或者逃避惩罚等,并不一定涉及道德品质问题。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撒谎的不同场景来分析具体原因,了解其背后的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姜莉 《中学教育》2006,(5):49-49
说谎在少年儿童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不良行为。说谎在幼儿时期便已存在,通常可随年龄增长和适当的教育而得到纠正,但有些儿童由于环境教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说谎渐渐习以为常,在性质上也与幼儿时期对说谎不同。进入学校后,说谎就会给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带来方方面面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赵吉敏  薛风 《山东教育》2003,(30):44-44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说谎而感到气愤。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不能一顿训斥、一顿打骂就算了,而要分析出孩子撒谎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及管教措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多。从动机上看,可分为有意撒谎和无意撒谎;从性质上看,可分为恶意撒谎和善意撒谎。对幼儿来说,一般恶意的成分少,善意的成分多。l.自我保护这是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家庭中,有很少父母能与子女建立起真正的平等、民主关系。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一切就得听父母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甚至打骂。所以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说谎不是孩子的天性,它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孩子有了说谎现象,我们要搞清原因,进行引导和教育。既不能冤枉孩子,也不要放纵孩子。孩子说谎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成人来说,说谎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一种蓄意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行为。对幼儿来说,真正以欺骗别人为目的的说谎是很少的,他们说谎与成人说谎的性质不同。儿童的语言常常是与他每天的问题和愿望紧密相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训斥说谎的儿童,而应对说谎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要平静温和地处理问题,善于把孩子的想象和说谎区别开来,把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分开来。否则,就会使孩子蒙受冤枉,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2.对为了掩盖错误而说谎的孩子,要给予惩罚,但惩罚要通情达理,让孩子能够接受。例如采用剥夺权利的惩罚…  相似文献   

12.
<正>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一、无意说谎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  相似文献   

13.
对待会说谎的孩子,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目的,然后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教育他们,让孩子认识到说谎的错误,使孩子逐渐成为诚实的人。  相似文献   

14.
很多儿童心中都隐藏着放羊娃那种说谎的冲动,但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因而他们的行为亦有所不同,其说谎的原因及种类也不同。很多家长不理解说谎行为其实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是认为孩子说谎就是错误的。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会去批评、责骂甚至是惩罚孩子。但他们没有想过孩子究竟为什么说谎。  相似文献   

15.
王娟 《宁夏教育》2007,(7):59-59
孩子偶尔说谎,大人还能允许,但经常说谎总会令人不快,有些家长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孩子品质变坏。其实,对幼儿说谎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而应仔细分析幼儿说谎的心理,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姜立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42+227-242,227
对学龄儿童说谎成因的分析探究,是诚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的说谎只是表象,其深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错位与缺失。一方面是家长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中处置失当;另一方面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有时缺乏诚信,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示范。孩子经常性地说谎可能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误导孩子的价值取向。本文就学龄儿童日常生活中说谎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社会调查表明,现代少年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常常表现出懦弱、孤癖、任性等心理缺陷,究其原因,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这些少年儿童普遍缺乏“劣性刺激”。所谓“劣性刺激”是指令人感到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这些刺激对少年儿童来说是必需和有益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饥饿:为什么相当多的孩子有偏食、挑食的习惯,而且食欲较差?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少领教饥饿的滋味。他们常常是零食不离口,吃饭时自然没有胃口。因此为了增加少年儿童食欲,年轻的父母不妨有意识让少年儿童饿一饿。困难:少年儿童意志薄弱者甚多,这与他们…  相似文献   

18.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厌学、自私、任性、说谎、讲粗话、自卑、自制力差、迷恋网络、不知感恩、对周围同伴和环境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等等不良心理行为。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个性心理行为有惊人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9.
说谎是个不良的行为,往往是一个人品德缺损的起端。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问题,只有当说谎成了一种不良的习惯之后,发展下去才可能造成人格的偏差。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撒谎时,强迫孩子坦白,严加训斥和打骂,可能是最糟糕的办法。明智的做法是:   第一,不必大惊小怪,先弄清楚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模仿,孩子看到别人说谎后得到一些好处,所以自己也模仿着去说谎;二是急于想得到一样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三是因为做了错事,为逃避责任而编造谎言。这三种情况都是孩子原始的自发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说谎是一种令人讨厌的虚假行为。如果发现孩子说谎,父母肯定又气又急,认为孩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往往将其痛打一顿,然而这种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应该先仔细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以做到对症下药。造成孩子说谎的原因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