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稞秸秆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的制备主要以木材和煤炭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进行活化.本文采用青稞秸秆来代替木材和煤炭,使用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600℃,浸渍率250%,活化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2.
以神府煤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添加剂,通过可溶性淀粉改善煤的大分子结构,在微波的作用下研究可溶性淀粉对制备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和煤质量比为3:10时,吸附率达到最大,为87%,并以此为原料,在微波高火,加热时间15min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碘和亚甲基蓝吸附值最大,其值分别为1370.52mg/g,7.984032mg/g。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超微粉碎米糠的用量、溶液温度、Cr6+离子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等影响因子对超微粉碎米糠吸附水中Cr6+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米糠对水中Cr6+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80%以上.其最佳吸附条件为:超微粉碎米糠用量10g/L,温度28℃,pH=4,Cr6+质量浓度低于30mg/L,吸附时间 30min.  相似文献   

4.
橘皮经粉碎、活化、酸洗、干燥制得活性炭,考察了不同碱炭比、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着色剂对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对橘皮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影响最大,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碱炭比为3,活化时间为1.5h,活化温度为800℃,炭化温度为550℃。采用浸渍法,喷涂法和二次着色法,以二氧化钛和食用色素作为颜料进行染色,着色后的活性炭吸附性能虽有所下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采用浓HNO3对煤基活性炭进行表面官能团的改性处理,利用Boehm滴定法测定表面官能团对活性炭进行物化表征,并结合PH-pzc及Boehm等表征结果。对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建立了双酚A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考察了废水初始浓度,活性炭用量,吸附平衡时间,吸附最佳pH值等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mL的废水,在pH为6,振荡时间50min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用量0.12g时,在废水最大吸收波长处,废水A值的去除率为93%以上,改性后的活性炭比没有改性的活性炭的去除率大,由84.47%增加到93.68%。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Fenton试剂与活性炭联合工艺对富马酸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超声功率、Fe2+浓度、初始溶液pH值、H2O2浓度、活性炭量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Fe2+浓度85mg/L、初始溶液pH为4、超声功率100W、活性炭量1g、H2O2为300mmol/L。在此反应条件下,超声-Fenton联用明显要优于单一超声法和单一Fenton氧化法,COD的去除率达到51.45%。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活性炭吸附效率及工况参数,得到在一定条件下的吸附最佳PH值、吸附平衡时间、吸附等温方程式及穿透曲线,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处理活性炭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环氧氯丙烷活化琼脂糖磁性微球的活化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微球表面的环氧基密度为指标,考察了活化时间、Na OH浓度、环氧氯丙烷体积分数、Na BH4浓度和活化温度等因素对琼脂糖磁性微球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活化琼脂糖磁性微球的最优条件为活化时间为4 h,Na OH浓度为0.9 mol/L,环氧氯丙烷体积分数为40%,Na BH4的浓度为0.5g/L,活化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改性黏土用量、溶液温度、铬离子Ce(Ⅵ)浓度.pH值和吸附时间对改性黏土吸附废水中Cr(Ⅵ)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废水中的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黏土用量30g/L,温度30℃,pH=3,Cr(Ⅵ)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0.
以咖啡渣为原料,醋酸镁为模板,采用氯化锌(ZnCl2)活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多孔碳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对样品进行了孔隙结构的表征。结果表征显示,材料具有微孔结构,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845 m2/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改性黏土用量、溶液温度、铬离子Cr(Ⅵ)浓度、pH值和吸附时间对改性黏土吸附废水中Cr(Ⅵ)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废水中的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黏土用量50g/L,温度30℃,pH=3,Cr(Ⅵ)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晶致石墨矿碱酸法单因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碱熔条件为Na OH/C质量比3.8g/10g、碱熔焙烧温度600℃、碱熔焙烧时间90min;酸浸条件为盐酸浓度8%、HCl/C用量比为20ml/5g、酸浸温度80℃、酸浸时间150min为最佳工艺。最后运用SEM、XRD、XPS等检测表明,固定碳含量从74.02%提升到90.43%。  相似文献   

13.
以硫酸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粉煤灰投加量、吸附时间、罗丹明B初始浓度和p H值对去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罗丹明B溶液50.0 m L,硫酸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0.3000 g,吸附时间为100 min,p H值为2,此时去除率去除率为84.68%,去除容量为1.41 mg/g。  相似文献   

14.
碱性品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复青 《大众科技》2005,(10):167-168
文章论述了以钢渣为吸附剂处理碱性品红染料废水,考察钢渣颗粒度大小、溶液PH值、温度、固液比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以及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钢渣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脱色率达97.87%,吸附量可达到42.4mg/g.  相似文献   

15.
以橙子皮为试材提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为1.4,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h,在该条件下,橙子皮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达61.79%。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3.0077g/g、溶胀度为9.7218ml/g。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市政污泥和农业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复合型吸附剂。考察了污泥-秸秆混合比例、吸附时的p 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Cr6+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与秸秆配比为1:1.25,碳活化时间2h,温度800℃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吸附剂性能最好,此时对Cr6+的吸附效率可达99.67%。  相似文献   

17.
王婧  陈馥 《内江科技》2012,(8):25-26
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对合成条件中的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反应物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和交联剂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丙烯酸中和度80%,AM:AA(g/g)=0.3,引发剂用量1%(质量分数),交联剂用量0.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0℃。经试验,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树脂于常温常压下,吸水率可达281克/每克树脂,吸生理盐水率93克/每克树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与硫化物沉淀法对化学实验废水汞去除的效果、耗时及成本。方法:采用Na2S及ZnCl2溶液浸泡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烘干后以过量加入废水中(pH调至6),搅拌30min后用测汞仪测定终末废水汞含量;硫化物沉淀法将15倍理论值的Na2S投入pH调至为9-10的废水中,待产生沉淀后再向废水加入适量FeSO4。比较两种方法的终末废水汞含量、耗时与成本。结果: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终末废水中汞的含量为(0.0370±0.013)mg/L,硫化物沉淀法为(0.0456±0.00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F=4.797,P=0.039);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耗时和成本分别为(69.4±20.7)分钟/升、(3.25±0.78)元/升,硫化物沉淀法耗时及成本依次为(37.9±10.8)分钟/升、(0.98±0.21)元/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汞的能力较硫化物沉淀法强,两法处理后废水的汞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0.05mg/L,但前法的耗时及成本均较后者多;两种方法均具有长处,应根据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成分特点、人力及资金进行综合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9)
为了研究加工工艺对牛蒡-芦笋茶菊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传统制备工艺,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牛蒡-芦笋配比等条件,测定菊糖提取率。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配比都对菊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加热时间4.5h、加热温度70℃、牛蒡-芦笋配比1.5∶1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芦笋茶菊糖提取率最高,为26.4%;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菊糖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芦笋茶含水率为7.70%,复水比5.15g/g。  相似文献   

20.
以皮皮虾壳(甲壳素)为原料,再用NaOH溶液进行处理使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制备壳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寻找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以及甲壳素和NaOH溶液的投料比对脱乙酰基的影响,以探索出壳聚糖最优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最优的制备条件:将甲壳素按投料比1:300(甲壳素质量和NaOH液的体积比)加入到45%的NaOH溶液中,在水浴温度为85℃的水浴锅中加热3小时,用自来水清洗至中性,室温下晾干。制备的壳聚糖含水量为9.0%,灰分含量为0.4%,脱乙酰度为8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