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薏作品     
《科教文汇》2013,(14):I0004-I0004
杨薏,1974年生,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石墨炔是一种全新的碳族材料,1968年著名理论家Baughman通过理论计算证实了石墨炔结构的存在,2010年我国中科院院士李玉良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大规模制备出了石墨炔薄膜。本文统计分析了石墨炔相关专利申请的时间、地域、主体、技术等专利信息,概述了石墨炔的制备、掺杂、复合功能化以及应用方面的专利技术发展信息,揭示了石墨炔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石墨炔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七马架石墨矿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为大型晶质石墨矿床,该矿床发育有17条石墨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本文详细的研究了矿石矿物及化学成分特征,分析了其对选矿的影响,为下一步选矿方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某石墨矿以隐晶质石墨石为主,不同程度的伴生有绿泥石、石英、高岭土、伊利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选矿工艺流程,即一段粗选两段精选,最终选出含C固为87.73%,回收率为79.73%的开路石墨精矿。  相似文献   

5.
姜德生,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光纤传感技术专家。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光纤传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光纤传感、检测、诊断与控制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研究光纤传感微信号检测及处理方法;研究光纤材料的微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新型光纤传感敏感材料的传感机理、光敏特性和制备工艺:研究光纤传感与控制基础理论的工程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余永富,男,生于1932年9月,河南南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选矿系,被分配到长沙矿冶研究院工作.现任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院科协主席,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铝土矿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是保证我国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较全面地介绍了铝土矿中主要铝硅酸盐矿物和铝土矿选矿尾矿的理化性质及综合利用研究现状,提出了铝土矿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应集中在材料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分离提取有价成分与杂质脱除等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对膨胀石墨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膨胀石墨材料在密封、环境、催化、军事、医学、电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石墨未来需求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明  陈其慎  于汶加  沈镭 《资源科学》2015,37(5):1059-1067
天然石墨是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须的矿物原料,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文从天然石墨消费的主要部门,核算各产业石墨的需求量及未来发展方向。对耐火材料、钢铁铸造、密封材料、制动材料、润滑剂、吸附剂、电池电极等产业的未来需求预测,结论为:到2020年中国石墨需求量将达到100万t,是2010年的1.42倍;耐火材料行业需求量将减少,而密封、制动材料,润滑、吸附剂及电池电极等行业需求将翻番。石墨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2020年前石墨烯产业难以改变天然石墨的消费格局。未来石墨的消费格局决定了中国石墨产业将从材料级产品向专业级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培育电碳石墨材料产业链和新兴材料产业链,开发石墨红外电热材料、石墨高分子材料添加剂、氟化石墨、各向同性石墨等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某石墨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工艺矿物学和选矿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粗选磨矿细度-0.074mm占75%,通过一次粗选八次精选,可获得石墨精矿品位为81.30%,回收率为66.54%,为该地石墨矿的开采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该石墨矿原矿品位9.06%,在保护石墨大鳞片的基础原则上,通过对矿石性质的研究、条件试验及开路流程试验,确定了一粗二扫七次再磨八次精选、中矿再选精矿循序返回的闭路试验流程。最终选矿指标为:石墨精矿产率9.10%;固定碳品位90.30%;固定碳回收率90.62%。试验成果为该矿区地质评价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丹凤北部地区石墨矿矿石类型为石墨石英片岩和石墨大理岩等混合型石墨矿,石墨结晶较好,可浮性较好。经过一次粗磨,粗精矿三次再磨五次精选,获得固定碳含量为91.50%的石墨精矿,精矿回收率为95.59%,选矿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水泥是我国水泥科学研究和水泥工业创新和发展的方向。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组成了"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队伍。预计经过五年的研究,将会解决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初步产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水泥材料科学理论,为大大提高水泥和水泥基材料的综合性能奠定科学基础,使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侯鑫,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生,山东郓城人,199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系统学,1999年7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从事细胞生长、增殖及代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产业化的情况。石墨烯因其特殊的二维结构,具有与石墨负极不同的电化学性能。对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制备方法、储锂机理等做了介绍。从石墨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两个方面材料,即负极及复合电极材料,对石墨烯电极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友好往来     
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Alberts)(1938.4—)生物学家。1960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5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76年起在加州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系任教授。1993年7月起任美国全国科学院院长。阿尔伯茨教授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5-765
<正>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王丹研究组在二维碳材料在光转换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石墨烯材料,由于其特异的C原子六方排列的网状结构,拥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大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载流子流动性。基于此,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提取和传导由吸收光子的半导体及高分子材料产生的载荷,从而大幅度提高光电及光催化器件的效率。石墨炔材料,类似于石墨烯,却含有以C原子三键结合为主的网络结构,被认为  相似文献   

18.
王远亮1955年7月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78年2月至1984年10月,进入成都工学院攻读天然高分子材料,师从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徐僖院士和何先祺教授,获硕士学位,1984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进行天然高分子研究。1986年6月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室主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生物流变学专家吴云鹏教授。1998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出访德国AachenTechniqueUniversity,进行应用生物物理学研究。1997年任重庆大学教授。1998年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任国家"985工程""生物流变学与基因调控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重庆高分子材料学会理事长,重庆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立国  白鹏 《科教文汇》2011,(19):154-155
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男篮在第十三届CUBA西南赛区的7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同时对武汉理工大学男篮阵容以及教练进行分析,得出西南赛区冠军武汉理工大学阵容年轻完备,战术素养高,在技术统计各方面均居领先地位,分析得出其制胜因素,为其后面的全国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04,(6):60-60
湘浑大学1976年成立数理系.1977年开始招收物理学专业本科生,1981年成立物理系.2002年组建成立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我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12人(含博导8人).副教授17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纳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者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列为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