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深入调查广州市具有代表性的8个城中村社区,了解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的体育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中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不够强烈,热情不够高涨,体育人口占18.09%;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城中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是选择与朋友、同事一起;广州市城中村的体育发展现状目前还不尽人意,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摘要:“城中村”是村中城市化过度的产物,是中国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居民体育出现无序发展现状。为促进“城中村”居民体育健康有序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城中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作为考察对象,选用大量的个案研究,以个人、家庭、组织及社会为纽带了解“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现象。以社会失范理论解释发生在“城中村”中的体育赌博、体育犯罪、体育传销、体育非法组织等社会解组现象,分析“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框架构建“城中村”体育的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制度,使“城中村”体育发展趋于良心循环。研究结果表明:“城中村”传统文化对人的控制已经减弱,而新的文化价值尚未构成,因此社会失范在这里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体育控制失灵现象是“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城中村”的社会体育结构和规范制度对控制发生在“城中村”体育社会解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城中村”应该依靠村委会的力量,重建“城中村”体育公共空间,建立一套规范的社会体育规范体系,管理“城中村”体育,从而达到“城中村”体育组织的自主整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和个案访谈为基础的定性研究,对城中村居民搬迁后的适应情况做一个了解。从日常生活、经济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及文化适应几个方面,分析该城区城中村居民搬迁后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调查城镇化建设中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全面反映太原市城中村公共体育均等化发展的概况,揭示太原市城中村公共服务的发展规律及其制约因素,为太原市积极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本研究从太原市6个区域内的173个城中村中分层选取6个城中村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法方法,找出影响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子:外在因子、内在因子、基本因子、性别与资源共享因子和意识形态因子五种因子。应重视太原市城中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调动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的积极性,扩大金费来源,促进太原市城中村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社区具有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性的显著特点。在这里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遗留,而且存在居民素质较低、社区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适应新制度的管理与运作方式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中村"社区向真正城市社区的全面转型,必须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正确处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向真正城市社区的过渡与衔接关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居民和居委会及企业管理人员也要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中村并入城市的步伐加快,各种遗留问题也逐步凸显,在这其中,城中村青年政治参与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好这一课题,不仅是真正衡量城中村是否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也能够很好地解决城中村青年经济基础与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脱节的现象,从而增强城中村整体政治参与的活力,为今后社区化城中村的民主政治孕育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目前已经影响到城市环境的整体发展和规划。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找出城中村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借鉴其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中村改造的经验,西安的城中村改造应:城中村土地国有化;政府统一规划,市场主导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统一建设、成片改造,有计划逐步推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改造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公众的参与对城中村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公众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发掘公众在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现状特点,提出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的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快城中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使体育在城中村内涵式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和意识的冲突中成为一个有效的连接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中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州市多个城中村的现状为基础,对城中村原住青年群体的发展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城中村、应急突发环境问题能力差以及污染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像一个复杂的链条,关联着城镇建设中一系列的问题,要使将变成城里人的村民们在较短时间里,完成观念到身份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讲,并不逊色于上个世纪的农村体制改革.如何有效、全面、和谐地完成"城中村"的改造,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进程中,流动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文章以贵阳市X区I“城中村”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其教育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前班的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在分析学前班教育活动实施的制约因素基础上,文章认为应从提升民办小学校长综合素质与能力、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提高学前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加强家校合作五个方面着力,以促进“城中村”民办小学附设学前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4.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与态度直接反映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诉求,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较高,也积极支持旅游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做到既满足当地居民的利益要求,又对居民存在的落后观念和思想进行引导教育,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15.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之一,居民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治理的水平和成效。从社会治理理论视角关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深入分析居民参与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提出推进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研究PM2.5污染与居民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以辽宁省本溪市2019年的死因数据、大气污染和气象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PM2.5日均质量浓度与居民死因类型的相关性,并采用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对本溪市大气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与居民日死亡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PM2.5污染与居民日死...  相似文献   

17.
依据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兰州市区155个贫困住区分别归类为棚户区型与城中村型、多民族型与单一汉族型,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揭示兰州城市贫困住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棚户区型、城中村型和单一汉族型的贫困住区在市区层面均呈凝聚型分布,而多民族型贫困住区呈分散型分布。2)4类贫困住区都存在1个高密度区(带)和1个次高密度区;多民族型与单一汉族型还各存在1个较高密度区,但核密度最高值差异较大。3)在城市基础地理要素黄河、洪道和铁路两侧,不同类型贫困住区的数量与比重不同,亲疏关系差异较大。4)微观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格局和民族文化,宏观上的产业发展政策、住房供应体制和城市规划是影响贫困住区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文结合国内外文猷,对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指出现有居民感知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理论对于居民感知的解释力存在一定差异,文中探讨了不同理论对于居民感知研究的适用性及局限,以期更能积极地引导旅游研究与实践,推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1)广东省城镇社区居民整体健身意识较强;(2)居民参加体育健身项目既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广东地域特征;(3)城镇社区居民的经常性健身活动主要采用就近的方式,绝大多数与亲朋好友及邻居一起锻炼,说明通过社区健身环境的健身活动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4)没有时间和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以及场地设施不完善是影响城镇社区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山区、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生活在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显示:海岛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明显的好于山区。海岛地区偏重鱼虾类与内陆地区偏重于畜、禽肉的地域性饮食结构,致使居民的营养物质摄取不均衡,对居民所患疾病的种类有较大影响。山区与海岛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不佳,排在前三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痛风、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