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专生自卑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 ,是社会的宠儿。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但是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倾向。何为自卑 ?自卑是一种心理状态 ,是自我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属于性格上的缺馅 ,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 ,或者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中专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一点 ,生理方面是最原始 ,最直接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 ,青年男女对自身的外部形象越来越看重 ,如身材矮小 ,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这是学生身心发展关键的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变化较激烈的时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调节,就会引发行为偏离,生出事端。因此必须通过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整好中职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中职生心理素质不高是其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职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和培养健康心理的对策。中职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首先,中职生存在自卑心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受高校扩招影响急剧下降,大多数学生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他们走入中职学校是出于无奈。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自卑心理常伴随他们。研究表明,自卑心强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  相似文献   

4.
一、中等生写作心理分析作为班级里的中等生,他们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不少人性格内向,心理具有隐蔽性。长期以来,中等生在写作中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1.写作自卑心理中等生在写作中的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产生怀疑并作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网聊时代”“微博时代”和“网游时代”,比较容易养成网聊、网博和网游的习惯,久而久之便成为网恋。作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网恋心理特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咨询和辅导,使他们摆脱网恋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的学习潜力、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一、中职生网恋心理的成因(一)人际关系因素中职生的第一大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有关调查表明,中职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方面特征突显,更多地注重与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1.自卑心理因素。中职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一些中职生心胸狭隘,同学关系不融。有的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在网络中寻找可以摆脱自卑心理的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6.
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当前许多初中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下面就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谈两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当下全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中职生在就业过程中尤其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十分有必要关注中职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本人分析了中职生就业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总结了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力求消除他们的心理焦虑,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最终能够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李如樟 《教育革新》2009,(11):66-66
心理调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理辅导中老师面对不同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创伤仅仅通过说理,安慰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就象很多同学自己说的那样:道理我懂.但就是无法从这种状况中摆脱。所以如何让中职生学会自觉地调节自己心态的能力。使他们以健康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及学习的诸多问题就成为心理辅导的最佳选择。那怎样可以让中职生具备这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所谓心理异常 ,是相对正常心理而言 ,指个体与社会准则大相径庭并严重阻碍心理健康发展的那些心理形式。因此 ,矫治学员“心理异常”、培养学员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时期“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措施。自卑心理的矫正。自卑心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品质。从心理学上看 ,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自己看不起自己 ,把自己看得过低 ,遇事表现出我不如人 ,甚至自惭形秽等 ,这是自卑的典型病状。一般来说 ,学员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 ;二是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 ;三是过低…  相似文献   

10.
自卑是一个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能力、品质等方面作出偏低评价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 ,若不及时克服 ,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 ,怎样才能帮助中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 ?(一 )帮助学生分析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 ,有的甚至还很严重。因为产生自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自身条件的缺陷 ,有家庭变故 ,有好胜心受到挫折 ,有自尊心得不到应有满足 ,还有人际关系淡漠、紧张等等。找到了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教师就能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排除自卑心理 ,…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挫折心理等不良心理状态。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促进大学生求职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职生大多属于升学独木桥上的“落水者”,他们常常带着心中的阴影进入职校大门。由于受陈腐观念的影响,他们心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卑感。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自卑感,就会严重阻碍中职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探索中职生的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疏导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并设计出一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期能提高中职生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改善他们的职业生涯决策状态,同时为职业生涯咨询或中职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黄奉平 《教书育人》2001,(15):34-35
对后进生教育中,我们往往加班加点地为后进生补习功课,师生、家长都付出了努力,而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除了少部分后进生在智力上、学生方法上存在问题外,大部分后进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应该从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一、后进生的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白眼,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期望较低,常有一种“我不行”的消极心理。这种心理使学习活动受到影响,导致学习活动的失败或不良…  相似文献   

15.
自卑心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中学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同学产生了自卑心理,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有的同学进入青春期后,自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并设计出一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以期能提高中职生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改善他们的职业生涯决策状态.同时为职业生涯咨询或中职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与普通高中生的最大区别在于:首先,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升学,而是就业,于是无形的生活压力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承受生活之重,产生了心理焦虑.其次,他们因年龄、家庭及专业的变化,在个人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学习生活成长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心理问题能否顺利合理的解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了解中职生的生理特点及其对心理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他们通常表现为自我态度消极、情绪状态不佳、行为方式异常等。自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甚至自毁前程。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结合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自卑心理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而选拔上来的同龄青年中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被誉为“时代的骄子”、“社会的栋梁”。所以,多数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但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我们却看到,许多大学生有一定自尊心的同时,还有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部分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作深入调查和分析,帮助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表现自卑心理是一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把自己看得过低的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对…  相似文献   

20.
黄淑丹 《湖南教育》2002,(14):21-21
目前,中学生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情况,轻则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引发学生失足甚至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厌学逃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自卑心理自卑是自我意识偏离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离或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在学习中缺乏信心,进而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产生畏学、厌学的心理。但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徘徊在自卑与自尊的边缘,最后他们选择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