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成自述》是一个存在虚构的叙事作品,其中的“李秀成”是接近却并不等同于真实历史人物李秀成的人物形象。这个“李秀成”的一生可分为“安分守贫”的“穷民”、“愚檬”“迷”从的教徒、“骑在虎背,不得不由”的“佐乱”之将、认死求活的“失国”之囚四个阶段。他不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革命者,也不是罪恶滔天的匪徒。既不高尚,也不卑鄙,而是一个迷信、盲从、无知、本分、认真、善良、才华出众而又怕死的普通人。他参与了历史,但那是历史选择了他,他只是被动地遵从“天命”而已,是一个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个人。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是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他关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不能以此作为历史记载的根据。以张学良自述为基础写成的《张学良世纪传奇》一书由于在史料选择上过分偏重张学良本人的回忆 ,因而在“九·一八”不抵抗、“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的记述上和大量第一手资料显示的历史真相存在距离。这提醒我们 ,历史回忆不等于历史真实 ,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塑造了各式各类的“英雄”形象,其中,作品用笔最多的正面人物是圣子式的“英雄”史天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圣徒型的人物”,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品行端正、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但也有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他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或一种观念的体现或化身,这一形象对丰富当代文学“英雄”人物画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要求多样性,英雄人物也可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很多文学作品里的英雄形象总是正儿八经,让人觉得死板、不真实,但李云龙却很鲜活。李云龙是一个“另类英雄”,同时也是一个“人性化的英雄”。他就像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触手可及,小毛病一大堆,却生动有趣,某种程度上,正好印证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想象。李云龙虽然是过去的人物,但他的个性却符合当下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画虾     
舒乙 《少年读者》2009,(1):80-81
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当然,他是大师,几乎什么都画,白菜、桃子、牡丹、山水、人物,样样好,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虾,齐白石不光画得多,而且是他的“发明”,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离不开人物的讲授,而人物的讲授必然要讲其“形”与“神”。“形”就是历史人物的外貌特征、生平事迹等;“神”就是历史人物的形象魅力、性格特征、精神气质等。只有讲好历史人物的形与神,才能使书本上的人物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7.
清末的教育体制改革是中国历史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劝学篇》和“癸卯学制”集中体现了他“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思想。他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史为体,世界史为用”;并就历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要求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推行于实践。张之洞的历史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的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与贼     
《少年读者》2009,(1):7-7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  相似文献   

9.
浅析苏童新历史主义小说“性恶论”的历史叙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童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包含了三大系列,通过对他的农村及城市题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叙事符合一个结构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是他“性恶论”的历史叙事的依据,形成了苏童小说中历史叙事的一个根本结构。这种性恶论的历史叙事既给他带来了创作上的突破,同时也导致他的创作走向了困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合传体的《海上花列传》,短短六十四回的篇幅内,时间跨度限定为九个月,展开了三十多位烟花女子的生活画面,共涉及到一百多人的完整故事片段,可贵的是,虽然很多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角色相同,但小说中没有类型化的人物;尽管人物众多,故事复杂,却善始善终地叙述每一个故事,交代每个人物的结局;为充分展现人物性格,释放人物感情,总是将人物置于各类矛盾冲突中,并随着矛盾冲突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始终保持一致。无庸置疑,《海上花列传》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这一成功来自于作者为自己制定的塑造人物的“三无”标准:“无雷同”、“无矛盾”、“无挂漏”。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历史小说”通过两种类型的小说,即书写被正史排斥的人物、事件和重写正史已写的人物、事件,用复数小写的“小历史”改写了单一大写的“大历史”,从而质疑颠覆了传统的历史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叙事诗歌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一是体现在他一般不笼统地描写劳苦大众的群体形象,而是选取不同类型的、一个一个的具体人物加以描写,从而展示出一幅幅中唐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充分揭示了主题。二是体现在他的叙事诗中的人物描写,强调主观情愫的融入,即“寄情于人”。使诗中的人物成为诗人情感罗网所滤过的产物。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是体现在他擅长用轻笔淡墨即白描手法来勾勒各种人物形象,并能以“形”传“神”,达到“形”和“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汤永成 《新高考》2005,(10):22-23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在于知古鉴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而历史人物的评价又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合情合理、客观地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历史科考试大纲》在其考试能力要求的“历史阐述”部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学会“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充满霸王气质的“枭雄”,但作为文学形象,刘备则“有德”而平庸,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下不断“醇儒”化的结果。儒家伦理观是个自我封闭系统,不宜培养开拓进取并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格,因此势必导致人物英雄气概的失落;再者由于主人公已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观念的化身,这自然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金松岑是近代颇有成就和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深沉的历史意识反映了国内外半个世纪的历史面貌,记录重大事件和人物,历史上发生过的实事,官府的敲诈和百姓的涂炭,以诗证史,以史补诗,具有鲜明的“诗史”特征。当然,诗歌毕竟不同于历史,“诗史”的深层含义应为“史外传心之史”,他的创作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把“社会历史批评”或“美学和历史的批评”界定为马克思文艺批评的方法,是不确当的。从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和批评实践来看,他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本质特征,应是基于文艺“公转”律和“自转”律对立统一基础上的辩证批评,即文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审美批评”和“历史批评”的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水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正在编写中的《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中的一节.正史对张旭的记载极为简略,但如果对唐代有关诗文加以爬罗掇拾,并加以集中编织,一个性格丰满、生气勃勃的草圣形象就跃然纸上.在唐代诗文聚焦下,他表现出多方面的成就,是狂草名家、抒情诗人、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其性格内涵更是丰富复杂,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不多见的“圆形人物”的形象.李颀称他为“太湖精”,杜甫称他为“东吴精”,他无愧于太湖精灵、东吴精英的称号.  相似文献   

18.
乔金霞 《辅导员》2010,(12):18-19
“历史是一条线,地理是一个面。”这是前人的学习经验。其实历史不仅有时间之“线”,它也有地理之“面”,人物之“点”,系统之“体”。因此,历史教学须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恰当,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秦可卿三题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原是一个次要人物,由于种种原因,近来学界兴起一股秦可卿热,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秦学”。文章认为:一,“秦学”不能成立;二,秦可卿不是什么皇家公主;三,所谓“删去”“淫丧天香楼”诸文的脂批不可信。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必修1第29页“历史纵横”提到叶名琛时仍然突出其“六不将军”的恶名,类似观点还有很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此学界早已形成共识。两广总督叶名琛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重要人物之一。他身负清朝外交重任,但战败身陷,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屈辱的一页。清政府对他大加斥责并将其立即革职,英法侵略军也以“叶钦差办理公务不协”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辩护,晚清名士薛福成讥评叶名琛为“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从此在民间留下了“六不将军”的恶名。这种评论并不公允。澳大利亚的黄宇和利用被掠到英国的“广州档案”等大量史料,经过8年的研究,在1974年著成《两广总督叶名琛》一书,为叶名琛进行了全面的辩护。对此内地学界没人反驳,还是继续“挺叶”。经过学界长时间的努力,比较真实的叶名琛逐渐浮出水面,兹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加以总结,以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