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说:"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从此"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被明确提出。这可以说是给我思考的问题找到了一个答案。本文就如何构建"少教多学"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究。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只有让我们的课堂达到高效的目标,才能体现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根据"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紧扣课程标准要求,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事教学工作已有20多年,我理解的"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上,学生想学、乐学,教师主要是组织、引导,这样上课不辛苦,也不用加班加点,还有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努力地探求这种教学方法,教学的乐趣、教学的心结就在于此吧!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懒"教师,在教学的伊甸园中,我苦苦追寻。我愿为此"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实践中我深知:教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生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在生本理念下教师思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从而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教师不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4.
<正>何谓"少教多学"呢?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把"少教多学,变灌为导"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精心安排课前预习提前预习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经了解,多数教师也注重让学生提前预习,但  相似文献   

5.
<正>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我理解的"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上,学生想学、乐学,教师主要是组织、引导,这样上课不辛苦,也不用加班加点,还有闲暇时间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我  相似文献   

6.
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 ,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多元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究的兴趣1.采取多种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风格等  相似文献   

7.
<正>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而现在国家积极倡导的"少教多学"正在接近夸美纽斯当初的理想。那么何为"少教多学"呢?"少教多学",从字面上理解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少教"并不是真的少,而在于教得恰当,教得有效。"少教多学"核心部分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在追寻夸美纽斯于很多年以前提出的教育理想"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怎样才算最优的教学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提示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给学生的感官以多重刺激,有效克服了写字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缺陷,给写字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一、用电教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教育成效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有没有主动性。学习有了主动性,就能使"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因此,在写字课的起  相似文献   

10.
<正>"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想。夸美纽斯著作中提出,要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校园里可以少些抱怨、吵闹和无益的劳苦,多点悠闲、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间有很多因素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兴趣的动力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具体活动集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成功可以使人满足,获得的成功越大,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亚民 《广西教育》2014,(9):104-104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教育理想境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无论何种教育或教学,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人格的建树或知识的获得。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学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学生,都应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如同生本教育方兴未艾一样,现代教育技术也在发  相似文献   

17.
<正>"少教多学"就其内涵而言,和传统教学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区分:第一,"少教多学"更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依存关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着眼于自己如何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按照自己的意念去教育学生,而不顾及学生自身的感受和兴趣,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断裂。"少教多学"的基本教育理  相似文献   

18.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整体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立足本职,紧扣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以这样做。一、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废除填鸭式的满堂灌,代之以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乐趣,教给语文学习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不会学"  相似文献   

20.
正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可见,只要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少教多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笔者认为,只有先有了老师的"少教",才会有学生的"多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如果喋喋不休唱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