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探究阅读主题.应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使他们知识、技能与态度得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左右。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么大的阅读目标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和探究的源泉。确定探究阅读的主题,培养探究阅读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课外探究阅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补充,如何避免其常见的随意性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培养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自主选择,增加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呢?应做到:自主选择学习目;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时空。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学生和课三中,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生吞活剥、被动接受,失落了应有的主体地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自主交流阅读的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陆秀文 《学周刊C版》2010,(7):150-15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已经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与主要方式手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实际,适应文本的特点,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自主阅读呢?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是提高自主阅读感悟水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能否自主学习,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科学实践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可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大家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运用向读方法,自主发表阅读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有独特感悟和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志英 《生活教育》2011,(14):30-31
自课改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深刻变化,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总结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以教为主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动手能力更强,质疑能力更高。而作为数学课堂的设计及组织者——老师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如何选择更优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和提升?在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如何用最佳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理性?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如何有效引领学生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引导对话与学生自主探究相得益彰的课堂。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每位教师应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1.
传统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和个性特点,挤压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阅读的全过程,自主感知阅读材料,以实现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泉泉 《语文天地》2013,(20):64-6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阅读文本,在体验过程中,调动已有知识储备与体验,自主理解与领悟阅读文本,从中获得独特的认知感受。那么,如何恰当地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3.
叶永红 《考试周刊》2013,(51):33-35
文章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缺失现状,研究如何利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媒介进行阅读的内容为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一段时间后,学生阅读范围扩大,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丰富了阅历,提高了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郑周轮 《考试周刊》2013,(11):33-34
<正>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特定情感体验下产生的积极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利用新颖的引导教学,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以学生熟悉的景和物进行引导,就  相似文献   

16.
阅读兴趣对学生学习语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学生的阅读兴趣呈下降趋势,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二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三是给学生创造便于阅读的条件和环境;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自主探究性的阅读方式被充分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种阅读方式顺应了新课改中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探究性思维的理念。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阅读,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创设好自主探究性阅读的问题情境呢?一.自主探究性阅读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相似文献   

18.
杨桃 《凯里学院学报》2005,23(1):108-109
阅读兴趣对学生学习语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当前学生的阅读兴趣呈下降趋势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 ;二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是给学生创造便于阅读的条件和环境 ;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19.
要想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应加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怎样让对话更有效呢?个人认为要做到“三读”数学文本,即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  相似文献   

20.
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师引导下运用在精读课中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的自主解读与探究,引导学生与课本、与作者进行自主对话。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