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公共产品是西方福利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长期以来,福利经济学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供给,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供给公共产品是低效率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和反国家干预思潮在西方的兴起,经济学家开始探索通过市场方式即私人供给公共产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私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对整个社会福利来讲往往是缺乏帕累托效率的,因此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政府通过对产品市场的产品征税来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来源,政府的税收政策面临公平与效率的权衡,既要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又要保证税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公平。  相似文献   

3.
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看高等教育的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并不具备完全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认为由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应该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而由市场提供的高等教育则是私人产品.因为其所具有的外部性,要求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供给上必须负有主要供给者的责任.同时也因为其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就使市场供给具备了可能性和合理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高等教育供给相对不足,所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应该是在当前条件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视角的高等教育与高教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供给,或二者联合供给。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还是由政府提供,这种单一主体的提供方式已经束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分析高等教育的经济性质,就是要从产品供给的角度分析高教体制改革,论证高教体制改革的可能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共治理是以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为依托,力图克服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的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理论。公共治理型政府则是公共治理理念在政府中的应用,从传统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依赖于有限政府、民本位政府、民主透明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社会本位政府以及责任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公共治理是以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为依托,力图克服“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的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理论。公共治理型政府则是公共治理理念在政府中的应用,从传统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依赖于有限政府、民本位政府、民主透明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社会本位政府以及责任政府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王飏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36-37
治理理论是20世纪末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地方治理理论是其分支,相对于一元化的模型,它主张在治理中尤其是社会政治治理中的结构应当是多中心的、自主的、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从这一理论观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针对我国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提出除了强化和优化政府对于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外,商业市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的供给途径,也将成为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另外渠道,这使得我国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大量公共物品市场提供模式为我国公共物品的市场化提供了借鉴。准公共物品既可以通过市场来提供,也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促使私人自愿提供,国内在市场化提供方面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对私人供给的研究还很不够,文章对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各类主体都存在缺陷和不足,社会企业能很好地解决政府和市场在提村公共产品时存在的问题,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的不足,从而成为新型的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与政府治理结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城市公用事业由于投资主体单一、缺乏竞争、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急需实行民营化以激活民间资本,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因此要求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共同承担社会公共管理的责任,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公共产品"吗?--对一个流行观点的质疑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作者从界定外部性这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出发 ,探讨了公共产品的判断标准及其与外部性的关系。教育的产品属性依赖于它被提供的方式 ,同一层次的教育既可能是公共产品 ,又可能是准公共产品 ,还可能是私人产品。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只是政府补贴教育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在市场日益介入教育的情况下 ,政府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公共物品的边界和范围,实际上很难明确划分。大部分物品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纯粹私人物品之间。引入产权制度、组织以及技术等排他手段,公共物品能够由私人有效供给。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的企业家行动总是能够展示出公共物品的多种私人供给方式。一定情况下,搭便车和排他问题不再成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制约因素,非赢利性行为下的民间公益,也是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一种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公私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萨缪尔森的产品概念来界定高等教育产品的公私属性,并以此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全球性、浮现的世界市场和全球公共产品,那么以是否国有来界定高等教育产品的属性就行不通了.若从社会特性来区分产品的公私属性,那么全球的高等教育产品只能分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类.由于公共产品往往在市场上生产不足,所以,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私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内在属性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商品住宅小区中存在着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矛盾,要缓解这些矛盾,建设和谐社区,必须为小区业主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堆护他们的公共利益。但是,政府和市场缺乏供给满意公共物品的动力和压力,小区内部的单个业主很难也极少采取独立行动来供给满意的公共物品,那么,要维护小区共同利益并供给满意的公共物品,集体行动是一种必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科都十分重视对本学科逻辑起点的探讨,但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却没有对此作充分的论证。本文认为,公共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应为公共物品。作为“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样对社会共同体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个生产、经营、管理、消费的问题;但由于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又具备了“公共”性质,不能按照私人物品供给和管理的机制来实现,而必须由公共权力机构来统一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和“物品”之间的内在张力正是公共管理行为产生的内在根源。“公共”和“物品”之间的矛盾也决定了“公共”与“管理”的持续冲突,而后者又构成了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政府的专利,而政策分析学派则打破这个神话,认为公共物品可以由市场和非营利部门来供给。与多中心治理思想相呼应,在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上,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多中心供给机制悄然形成,三者之间的合作供给机制扩大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范围,丰富了供给方式和途径,其中NGO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实验经济学和重复动态博弈论双重角度对公共品私人供给"囚徒困境"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改进模型的方式,提出了矫正公共品私人供给博弈模型的五种途径:延长博弈链条;设计选择性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回收机制;公共品与私人品捆绑供给;提倡优良的社会道德意识形态。以期对公共品私人供给效率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a growing literature on global public goods theory,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this framework to promote the equitable provision of goods and social services, such as basic education, on an international scale. Due to a lack of research into this theory’s applicability to education, the author aims to discern how such a framework might be applied, and its possible policy implications, focusing on universal access initiatives and the debate on private provision of schooling. The paper further question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using global public goods theory given certain crit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