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何立波 《档案天地》2009,(7):28-30,39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盛典.也是党和国家举行重大节日庆典的一种隆重仪式.在相当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或国家的威势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其中从1949年到1959年11年间每年都举行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2.
<正>国庆阅兵是军队向祖国和人民的一次汇报,阅兵也是一扇窗口,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凝聚力,进一步提振民族信心,展现国家维护和平的决心。在和平年代,阅兵更多地被赋予了仪式和外交意义。本期"影像",特刊登建国初期国庆阅兵的部分照片,以铭记历史,启示未来。  相似文献   

3.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9,(19):23-23
9月18日上午,人民出版社与新闻出版总署直属机关党委联合举办了《共和国阅兵纪事》赠书仪式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并讲话。国庆60周年受阅部队代表和群众游行方队代表分别获赠了《共和国阅兵纪事》。  相似文献   

4.
国庆阅兵作为盛大的庆典仪式,两岸三地电视台对这一"媒介事件"进行了直播。电视对阅兵式的直播构成了"媒介仪式"。本文选取三家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新闻频道、凤凰卫视资讯台、中天电视新闻台,分析其如何通过"媒介仪式"来进行叙事。重点对两岸三地三家电视台阅兵直播报道的呈现内容、表现方式、叙事理念进行分析,并指出失当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1 2008年10月12日,士兵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参加国庆阅兵仪式。当日是西班牙国庆节,西班牙陆海空和警察部队的4000多名官兵、250辆战车及70多架战机在马德里参加了隆重的阅兵庆典仪式。2 2008年10月1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左)和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亚利桑那州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在辩论后问候观众。奥巴马和麦凯恩当晚在亨普斯特德的霍夫斯特拉大学参加总统选举前的最后一场辩论。  相似文献   

6.
胡君华 《军事记者》2009,(11):18-19
回顾军报整个国庆阅兵宣传活动,可谓高潮迭起,张弛有度,精品频出。笔者认为,这其中加强国庆阅兵宣传的新闻策划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运动盛会、文艺晚会、国庆阅兵作为实践案例,从仪式传播的视角探究了媒介事件中音乐的功能、效果和话语的表征实践,以突出音乐的社会意义建构及其在媒介仪式的"巨大话语系统”中所体现的文本特点、现实价值及主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8.
刘婷  郑娅丽 《新闻世界》2011,(4):139-140
国庆阅兵作为盛大的庆典仪式,两岸三地网站对这一"媒介事件"进行了报道,构成了"媒介仪式"。本文选取三家网站——人民网、凤凰网、东森新闻网,分析其如何通过"媒介仪式"来进行叙事。重点对两岸三地三家网站阅兵典礼报道的呈现内容、表现方式、传播模式及理念进行分析,并指出失当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徐焰 《北京档案》2005,(1):32-33
国庆阅兵是一个国家极其隆重的大事,是国威、军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多次阅兵仪式.毛泽东在这里多次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将士.当年的人民解放军官兵都把能到天安门前接受毛主席检阅作为最大的幸福,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部队的镜头也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钟妍 《东南传播》2012,(8):189-191
1992年法国传播学者戴扬和卡兹撰写的《媒介事件》从传播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首次提出"电视的仪式角色"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9年国庆阅兵盛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这些事件经由广播电视大众媒介的直播报道构成了典型的媒介仪式行为。媒介仪式传播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创作,本文试通过对以庆典、开幕式解说为代表的媒介仪式有声语言的分析,探讨有声语言在媒介仪式中的作用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日,届时我国将举行盛大的国庆阅兵式。这次阅兵涉及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部队,反映这些年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果;同时,注重选择具有光荣传统和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的部队,安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参阅。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阅兵,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最近的两次分别是1984年的35周年阅兵及1999年的50周年阅兵。这13次阅兵,有哪些让人难忘的瞬间?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阅兵,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自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最近的两次分别是1984年的35周年阅兵及1999年的50周年阅兵.这13次阅兵,有哪些让人难忘的瞬间?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5年前建国35周年的庆典。 1984年10月1日,参与国庆庆典报道的新华社记者王新庆负责拍摄小平同志阅兵的照片。那一年的阅兵仪式上,检阅车前有两辆先导车,一辆载着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另一辆车上是新华社记者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制人员。他们是历史的记录者。而车上唯一的新华社记者,也是车上唯一的摄影记者王新庆,肩负着真实地反映阅兵,为历史瞬间定格的重任。 肩上的担子真的很重,43岁的王新庆事前做了许多专业准备与研究:用多长的镜头、几个胶卷、将快门  相似文献   

15.
赵军 《湖北档案》2009,(10):35-35
196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国庆20周年阅兵仪式。上午10点整,天安门广场响起了亲切悦耳的《东方红》乐曲,毛主席第一个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天安门广场顷刻锣鼓喧天,欢声雷动,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毛主席频频向周围和广场上的人群挥手致意,“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相似文献   

16.
易文 《新闻传播》2010,(2):22-23
本文选取了去年和10年前的国庆阅兵中的徒方队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从镜头数量、景别、长镜头等进统计,从中比较出这两次阅兵电视构图的优劣。  相似文献   

17.
1984年,国庆阅兵。在阅兵指挥车上,小平同志旁边立着一位目光炯炯、威风八面的将军。这位曾被时人赞为"神将"的军人就是秦基伟,当时他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8.
说起国庆庆典电视直播,参与者每天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天大的责任!庆典当天上午的活动最重要,上午的活动阅兵最重要,阅兵中胡锦涛主席检阅受阅部队是重中之重.我的位置与任务就是在红旗先导车上拍摄胡锦涛主席阅兵的近景画面.  相似文献   

19.
王成  吴诗涵 《军事记者》2010,(12):41-42
由中国军网制作的国庆60周年阅兵报道专题《国庆大阅兵》,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个网络新闻专题,策划精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吕吟 《新闻世界》2010,(12):88-89
重大国际事件由于媒体对其的集中报道而成为一国对外宣传、塑造国家形象的极佳窗口。但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我果国家公关事业来说,这个机会更像是一个挑战。本研究选取美国三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刊登的关于2009年中国国庆阅兵仪式的全部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今后利用重大庆典活动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