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塑造品牌""品牌战略""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图书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也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然而,"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产品是暂时的,文化是永恒的"——文化毋庸置疑对于图书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布老虎丛书"作为中国第一文学类图书品牌,用其成功的经验告诉人们,只有文化的品牌才是经典的品牌,只有在品牌中注入文化,才能打造优秀的图书品牌,建设成功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伴随互联网蔓延,社交媒体的泛化,逐渐衍生进化出粉丝营销,即基于人-人的朋友关系的粉丝社群间的营销模式。粉丝营销模式中不再是以消费者的名称、会员卡号或者手机号码作为惟一识别,海量涌现的数据信息为品牌营销带了机遇和挑战。纵观业界,小米、亚马逊等粉丝营销成功案例借助大数据应用"科学化"地提升了品牌与粉丝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本文基于对大数据本质及其蕴含的营销价值的深度剖析,契合业界粉丝营销中大数据应用案例,以粉丝定位、产品定制、品牌传播和粉丝管理等为角度,总结提炼大数据变革为粉丝营销带来的五大利益,高度概括大数据应用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和iReader小说文学类图书为例,初步探讨了手机阅读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发现,以个性化的产品吸引读者、以实惠的价格打开市场、以多样化的公关塑造品牌是它们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关键策略。在未来的竞争中,国内同行业应该更多地革新营销理念,以让手机阅读普及大众。  相似文献   

4.
1利用豆瓣网进行图书网络口碑营销的可行性传统的口碑营销是指企业通过朋友、亲戚等人的相互交流将本企业的产品信息或者品牌传播开来。随着传播技术和现代网络的发展,"网络口碑"这一概念被提出,网络口碑营销发展起来。网络使人们不再被地域空间、时间所分割,而是人们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人民文学出版社“老人与海”文创产品的众筹项目为例,研究“图书+文创”的众筹项目运作和营销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产品创新不足、传播范围有限、读者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图书+文创”产品的开发、营销应注重深挖内涵、创新形式、打造品牌、拓宽渠道,为图书的众筹文创营销模式的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迪斯尼动画和日本漫画创造了大量的动漫品牌,这些动漫品牌通过图书、影视和衍生产品等形式,不仅创造了巨额利润,同时向全世界传播着自己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而中国的本土漫画虽然有过一些经典的作品,但是没有流传久远的漫画形象,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漫画品牌,使得中国的漫画图书产品一直以来都  相似文献   

7.
毛菁华 《出版科学》2007,15(2):76-79
图书库存量持续上升和读者"买书难"现象并存,反映了出版社在图书营销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区隔,主要表现为: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过剩,促销手段模式化,营销传播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因此,出版社在营销中应注重以对市场的细分构建读者区隔,以对市场专长的清晰界定构建产品区隔,以策略性的传达构建营销传播区隔.  相似文献   

8.
北语社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了纸质图书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网络出版三大出版核心,国内营销、海外营销、网络营销三大营销渠道。利用先进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形态,增强品牌力量,拓展传播渠道,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王欣 《新闻前哨》2013,(9):95-95,99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此后,微博渐成为网络传播和市场营销的重要工具。微博营销指营利或非营利组织利用微博进行信息的快速传播、分享,实现市场调研、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推介、品牌传播的营销行为。2010年起,出版社品牌形象塑造、图书推广也搭上微博快车。两年间人民文学出版社粉丝超过55万,铁葫芦图书粉丝超过15万。微博营销显示巨大成效。  相似文献   

10.
樊金凤 《出版参考》2023,(6):48-50+56
随着主题出版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文学类选题和精品力作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的重要宣传阵地。作为主题性和文学性兼具的优秀之作,《宝水》从选题策划、图书编辑到营销推广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图书出版后收获各方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本文聚焦图书策划和推广的历程并总结经验,以期能为业界同仁打造文学类主题出版精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戴世富  张莹 《东南传播》2014,(11):106-10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化,此时单侧重对品牌产品的物质营销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在消费产品的同时附带轻松休闲的娱乐享受。因此,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轻松、娱乐地接受品牌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的共同选择,"娱乐至上"也由此成为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的秘笈。重庆青春小酒"江小白"通过塑造娱乐形象满足"软性"需求、推崇娱乐态度凸显品牌理念、强调娱乐传递彰显品牌个性以及打造"粉丝圈"来助推品牌营销,真正将娱乐因素贯穿到品牌传播的各个方面,成为娱乐营销模式的范例之一。  相似文献   

12.
如今凭借单一屏幕进行营销的时代早已过去,只有采用产品、品牌"内容化"、跨屏传播"乘法化",口碑营销"系统化"、品牌认知"互动化",企业品牌才能在生态式传播环境中生存并壮大。在同质化产品严重过剩、受众触媒碎片化时代,靠在强势媒体上重复一句响亮的广告语的品牌再也飞不起来了,必须把产品结合品牌精神和理念,以能够植入受众心智的多种方式、多种媒体有效组合才能打动消费者,并带动市场销售,如何跨屏传播的问题也由此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文学类与非文学类各占一半。非文学类图书出版与销售开始趋于集中小说畅销成为最大特点。青年一代成长、图书与影视互动以及网络大踏步进入生活成为推动小说发展的三大力量政法类小说直面现实,大胆揭露社会问题,深受读者欢迎,并成为影视热门选题,容易产生互动效应春春小说,书均排行榜周期最长,发展空间很大作者是所有品牌中最宝贵的品牌,是所有图书宣传中最闪光的亮点文学类,作家出版社上榜书最多,共有8种;其次为人民文学,6种;再次是春风文艺,4种。有2种书的社7家:江苏文艺、知识、华艺、光明日报、漓江、海天和群众文学类,出版社列名排行榜次数,北京最多,77次。上海9次。两广、海南共15次非文学类上榜书中经济类最多。证券类图书热销。个人生财类图书较之企业生财类图书有着更大的市场素质教育图书成为2000年最畅销图书,在非文学类图书排行榜中生命周期最长非文学类图书品牌效应更显突出,培育品牌作家和开发系列化选题成为致胜绝招非文学类图书进入排行榜最多的出版社是四川人民,5种;其次是中国轻工,4种;世界知识,3种。有2种书的社5家:吉林摄影、中国经济、中国财经、三联和世界图书公司绝大部分畅销书价格在10-30元之间,书均价格为19.70元。文学类书价位更趋集中,且倾向于低价位。非文学类书价位层次多,但主体仍然是10-20元及20-30元价位。越便宜的书,销售周期越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与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在这两大特点下,生产性受众与目标受众细分后的"圈子化"对图书营销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分析生产性受众与社交媒体的关系,以及意见领袖与个性化阅读对图书营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社交网络将会让图书营销中的冷门不再"冷"结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文学类图书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人类将自己的思维、感情、感受等心理活动通过文字形式表达而形成的艺术.文学类图书作为文学的物质载体,成为文学思想传播的主要承担者.让阅读者触摸历史、释放情感.1978年以来,文学图书类的出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文学作品、文学图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消费产品.从1999年至2008年历年图书出版的数量来看,所有类别的图书均在2007年达到了高峰值.文学类图书不同于科学技术类图书,其读者群体的广泛性是任何类别的图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6.
图书营销在图书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图书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图书营销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成功的图书营销能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出版社核心品牌价值,有利于聚集优质选题资源;另一方面,成功的图书营销能使图书信息和价值得到有效传播,唤起读者阅读期待,从而带动图书的销售.如何把图书营销做足做透做深,而不是停留在一场"秀",一直是图书营销人员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媒体资源利用、读者对象关注、营销元素挖掘、营销手彀创新、营销重点把握等几方面来探讨和分享在工作实践中的营销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图书的营销策略。以《红书》作为典型案例,揭示图书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产品定位明确目标读者,设计精准媒介传播路径进行深度营销,通过活动化、场景化营销策略实现整体营销传播,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促进图书的持续销售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开始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业竞争力。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传统图书营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教辅类及类教辅类图书的营销。传统图书营销要想在"互联网+"时代中抓住机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探索新的营销策略。本篇文章主要以教辅类图书的营销为例,分析传统图书营销的核心难题,探索"互联网+传统图书营销"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传统企业销售产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社群是连接企业和用户的关键,社群的力量将推动企业变革和品牌再造,企业和品牌社群化将成为下一个潮流.网络社群营销影响着各行各业,出版产业也不例外.可以说,社群营销已经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图书编辑不得不重视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作者签售已经成为当今图书营销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文学类、传记类、经管类图书的作者签售,更是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促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