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明 《兰台世界》2007,(10S):56-57
傅抱石先生(1904:10-1965.9),原名长生、瑞麟,江西新余人,生于南昌,是我国近代美术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画家、史论家、书法篆刻家。尤其他的山水画作品,睥睨古今,将皴擦和渲染结合起来,把水、墨、彩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重视画面的气氛渲染、笔墨韵昧及季节表现,讲究意境的加工与创造。其综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皴法精神的“抱石皴”,从立意、布局、结构到笔墨技巧,突破陈规,敢于创新,从而开拓了中国画创作的崭新境界,成为一代国画大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30日出版的一家晚报,在A15版刊登一篇题为《湖北两女干部包养男生?》的“问号新闻”,不惜笔墨地对一则道听途说、且被当地官方辟谣的传言进行了渲染,  相似文献   

3.
快餐化评论的表现形态 纵观快餐化评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一 第一,老生常谈:新闻事件发生了,便洋洋洒洒评论一番,然而,由于习惯于常规思维,这种论述却只是在为"常理"作证,颇费笔墨后的结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空间,认识它需要的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的观照:那笔墨的表现、色彩的渲染、造型的刻画等等外在形式的后面,是一个用心参悟生活的艺术家。火车到达怀化站前一小时,我收到了鲁子华的短信——我已在车站等候。之前在他的二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份,继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绝对隐私》一书后,随之《单身隐私》、《相对隐私》、《非常隐私》、《女人隐私》等同类书也纷纷上市,且销量看好."隐私"图书泛滥,某些报刊媒体也曾推波助澜,大肆渲染,"隐私"图书在取得市场效应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众多的社会生活类报纸,为了产生轰动效应和提高发行量.大量刊登所谓社会的“奇闻逸事”,不惜笔墨地大肆渲染色情和凶杀的场面,有时甚至把道听途说、子虚乌有的事,编造得栩栩如生、“真实有据”。连有的权威媒体也出现了《纸馅做的包子》这样令新闻界蒙羞的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7.
轰动世界的事件未必每天发生,但轰动性的新闻每天都在诞生.许多时候,原本普通的事实,经过某些媒体的渲染,便可产生轰动效应.更离谱的是,一些传言或子虚乌有的东西,也堂而皇之地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武警被拐骗到煤窑挖煤一年多,这样的"新闻"背后,是事实还是谣言?可信度几何?如果是谣言,它又是如何变成新闻事实的?  相似文献   

8.
1950年12月20日晚,著名学者傅斯年在接受质询后,因脑溢血逝于台湾省议会议场.消息传出,由他担任校长的台湾大学的学生群情激情,甚至到省议会去抗议.这主要是受报刊对傅斯年之死大肆渲染的影响,使他们在情感上一时无法接受.而各种报道和传闻中,一个细节尤能搅动人心,即傅校长是被参议员郭国基"气死"的.  相似文献   

9.
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正如穆青同志所说的,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在短新闻中,细节对刻划人物性格,深化报道主题,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可信性,显得尤为重要。 细节在短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能生动、具体、深刻地说明问题,一个精彩的细节往往胜过作者的许多议论和渲染的笔墨,使报道篇幅更有份量。  相似文献   

10.
"明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star,含义比较广泛,媒介在从事明星报道时,只将精力集中在娱乐名人上,为此,我们将以此类明星为报道目的的新闻称为"明星新闻".近些年来,传媒虽然对"明星"大肆吹捧,却常常为受众做出"明星"是"不高贵的名人"的隐含判断.明星的负面的社会评价的形成与媒体对娱乐圈黑暗的现象、腐朽的生活方式的报道和渲染有很大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明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star",含义比较广泛,媒体在做明星报道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娱乐圈的名人上,因此,将此类以明星为报道目的的新闻称为"明星新闻".近些年来,媒体虽然对"明星"大肆吹捧,但是,也常常为受众做出"明星"是"不高贵的名人"的隐含判断.明星的负面社会评价的形成与媒体对娱乐圈的黑暗现象、腐朽生活方式的报道和渲染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档高收视率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舆论认为<非诚勿扰>过度宣扬和渲染"物质至上"、"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流相悖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节目内容进行具体解析,得出<非诚勿扰>系列负面评价的产生是"蝴蝶效应"在电视传播过程中的体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视媒体在传播与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如何避免"蝴蝶效应"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文 《新闻爱好者》2010,(7):134-135
文人画亦称士人画,是一个有着特定范畴的概念,它专门指绘画中属于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创作,并以之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它要求画家本人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其中包括文学、哲学、宗教诸种思想因子。标举以文人品格修养为核心的“士气”、“逸品”,以题材的高雅、笔墨的讲究、神韵的追求、文学情韵的渲染为其显著特点。它不仅使我国民族绘画走向世界,而且表现了卓越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4.
围绕王菲生产、锋芝恋、李湘夫妻关系、翁帆怀孕等等,这些“八卦新闻”被不少媒体大炒特炒了一番,余烬犹热。对此。引起了一些人.尤其是某些好为民众指点迷津的时评家们的批评。他们把媒体的这种报道说成是唯利是图、追腥逐臭、不顾社会效果,说媒体放着那么多的国计民生大事不去报道,却大肆渲染名人隐私,甚至是以揭人伤疤痛处为乐趣,格调低下。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低俗之风理应批评、制止。  相似文献   

15.
一、电视法制节目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 1.过分渲染和过度曝光引起负面效应 法制节目对某些内容和情节加以过分渲染和过度曝光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对犯罪的方式方法,公安部门的侦破手段等不加取舍地展示以及对血腥暴力等场面的过份渲染.前者会成为潜在犯罪人员形象生动的"教科书",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破能力,甚至还会诱导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最近,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两家媒体--大庆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大庆晚报>和黑龙江日报旗下的<读者新报>在就一位患尿毒症的孩子的报道上出现不统一,两家媒体开始相互攻击,打起"笔墨仗".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2,(3):17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前不久“一传媒”集团下属的刊物,以大字《毒蟹袭港》为题,无中生有地报道、渲染从江苏输港的大闸蟹含抗菌素和雌激素,在食客、商户中造成恐慌。虽然经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即刻从进口、批发、零售市场中抽查检验后,声明从未发现如报道所言物质,但仍令不少食客对大闸蟹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8.
姚倩 《今传媒》2017,25(10)
《流民图》是蒋兆和学贯中西最具代表的长卷画作,作品真实地展现了战争年代哀鸿遍野、流离失所的流民景象.蒋兆和注重写实,运用中国传统笔墨语言与西方素描造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全新的笔墨技法,力求挣脱传统"古法"的束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这幅巨作在中国绘画史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变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深远影响,画家利用这种中西融合的方式来展现历史和表达民情,揭示民族灾难和社会混乱在劳苦民众身上所留下的痛苦印记.本文从《流民图》这幅作品的构图、人物造型以及笔墨这三个方面分析中西融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09元旦来临,新年即至,各大主流报刊正是"新年致辞"纷纷,"通版社论"芸芸之时.然而,报纸之间,媒体之上,却也涌动一股新潮,既不像新年贺辞那样喜气洋洋,也不像社论那般严肃有加.这些文字或主编亲自操刀,或编辑部全体共撰,或二三记者执笔,当然还有完全用读者"言说"取代.它们用非言论的形式,阐述着主编者的观点;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着社论性的思想;用人情味的笔墨,彰显着平民化的境界.新年伊始,这些别开生面的文字在社论、贺辞之外,以一种较为新颖的新闻表达方式,宣传办报理念、传递媒体信息、表达人文情怀,向读者送去祝福,给受众捎去问候.这种形式、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体味,并加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栋 《今传媒》2007,(9):9-11
2006年12月30日,《南方都市报》把一份沉甸甸的168版"十年南都"隆重纪念特刊献给了广大读者.1997年-2006年,为了盘点《南方都市报》这十年历程,该报推出了系列活动,包括巡展、藏报、专刊、盛典等.这一切均"以更浓重的笔墨来为时代作卷,为十年家国的变迁作注,为媒体与时代的关系作证"为统领,不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文字、图片和报道形式,"十年南都"系列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评价:"这(特刊)是我平生之所见最具有诚意的总结."但在笔者看来,"十年南都"系列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南都十年历程的梳理与总结,还体现了传媒人"让理想推动现实"的信念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