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妈妈漂亮呢?绿草鲜花是妈妈的笑脸;鸟语蝉鸣是妈妈的欢歌。可是,昔日漂亮的地球妈妈被自己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妈妈,如果您的孩子这样问您,您会怎么回答呢?是告诉他月亮去了地球的另一面,还是说月亮下班回了家?作为大人,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转动。”我们会告诉孩子。有责任心的父母.可能还会找出三个圆形的物体,分别代表太阳、地  相似文献   

3.
孩子星球     
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会闪闪发光的星球,这个星球叫做孩子星球。为什么叫做孩子星球呢?因为星球上的全体居民都是孩子。这些孩子来自地球,都是地球上的小科学家。他们虽然是孩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居住的地球,70%是海洋,30%是陆地,陆地上有约30%被森林覆盖,尽管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城市里,但城市只是地球很小的一部分。世界那么大,孩子应该以天地为课堂,在户外探索自己和自然。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不得不说,当下我们的孩子正在被一种空前的"丰富"包围着,这种"丰富"不仅仅来自所处世界的多元和物质层面的超额满足,更来自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在各种  相似文献   

5.
孩子星球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会闪闪发光的星球,这个星球叫做“孩子星球”。为什么要叫“孩子星球”呢?因为这个星球上的全体居民都是孩子。这些孩子来自地球,都是地球上的小科学家。他们虽然是孩子,但是一点儿也不比大人差,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建设着自己的星球。  相似文献   

6.
每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学生,大家在一起上课、学习,我们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是否都已经了如指掌了呢?我们对待好玩、贪玩、淘气的孩子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是否是从孩子的特点出发,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呢?过去,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了,在学习上不用功了,事实上,是我们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而已,在违背孩子天性的情况下,又会有哪些孩子会爱上学习呢?本文谈谈一则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低碳、环保、节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现在地球的现状不容乐观:人口激增、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生物资源衰退以及地球大气层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人都为低碳环保做贡献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孩子是"地球村"未来的主人,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环保自觉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究竟怎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让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8.
孩子星球     
日期:2月6日天气:三级宇宙风心情:自由与快乐同在哎,为什么我们什么都得听大人的?为什么总要等我们长大了才能操控机器,才能做大人们做的事呢?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如果有一个星球,上面全住着孩子们,那该多好啊!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这颗星球建造得五彩缤纷。我们会让“孩子星球”上的工业非常发达。因为我们会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明许许多多实用的小东西,出口到其它星球;我们还会研制出许多种处理地球垃圾的方法,为地球提供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持……当然,我们还会用我们的方式,邀请其它星球上的动物到“孩子星…  相似文献   

9.
给孩子写信     
正我因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原因,在孩子四岁时就经常与她分开……有一句谚语说:孩子都喜欢吃"奉子菜",意思是说孩子都喜欢受表扬与奉承。其实,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喜欢成就感,喜欢跟肯定我们的人在一起,讨厌那些对我们吹毛求疵的人。经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于管教了……是孩子难于管教了,还是我们不懂得管教了?这是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20,(2):6-6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某种意义上讲,是养育孩子成就了父母。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课程都补上,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修剪自己的生命枝叶,最终圆满自己的人生。试想,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感兴趣,又怎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又怎会去探索,去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呢?如果我们的生命正在走向开阔,这难道不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吗?所有这些改变,都表明我们在成长。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相似文献   

11.
感觉     
——爸爸,书上说地球围着太阳转,我怎么没感觉?——傻小子,喝它二两你就有感觉了。亲爱的家长朋友,你是不是也在其醉陶陶之中感觉着地球的旋转?美哉!乐哉!以己昏昏,使子昭昭?己且不知,如何教子?要想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的是我们家长自身的素质。感觉@晓云  相似文献   

12.
正说真的,我们很多大人对某种新鲜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怎么高,为什么认为孩子会接受得很快呢?要知道,他可是刚刚开始尝试这个地球上各种各样奇怪的食物啊!对于挑食,很多家长的理解都有偏差,比如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家孩子只吃萝卜、土豆这类块茎类的蔬菜,不吃绿叶蔬菜。我把菜剁得很碎,做成肉丸子,可他还是不吃。女儿1岁多,3顿饭都吃得不少,但是不吃蛋类。怎么做都是吃过两三次就不爱吃了,鱼和肉类倒是吃得可以。怎么才能让她吃鸡蛋?  相似文献   

13.
地球可以钻透吗?地球里面究竟有什么?不仅你们这样想,科学家也想知道地球深处是什么样子。如果用一个巨大的钻头在地球上钻出一条隧道,再乘火车游览一番,一切都会看得清清楚楚了。小朋友,你知道这条隧道有多长吗?将近13000千米,轿车要疾驰4天4夜才能走完,就是坐喷气式飞机也得用14个小时。不过,即使能够制造出穿透这样深度的钻探设备,这样的隧道也难以钻成,因为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坚硬的岩石都可以熔化。难道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地球里面的构造吗?不,地震波帮助了科学家,它穿过地球内部又被反射回来,告诉我们中途碰到了什么。我们的地球就像…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完全了解这颗绿色星球。比如,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位于地球内部的物质都在进行一些什么反应?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现在,来自地球内部的中微子为人们张开了一双探测地球内部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正>地球上的星星?什么意思?地球上怎么会有星星?在心理学上,有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你只能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他们就像星星一样,遥不可及。好久没有看过如此动人的故事了,那是一种静静地、深深地、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内心的温情和感动。它讲述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九岁男孩子差点被家人和社会抛弃,直到才华显露的历程。我一连看了两遍,每一次都泪流满面。一对父母拥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他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可同时,他们也拥  相似文献   

16.
汤玉丽 《现代家教》2000,(10):50-50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是每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不应单纯是幼儿园、学校的事,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期的孩子主要靠模仿来学习,成人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儿子13岁了,现在我和他对话时,他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每天上网不要超过1小时,他就说谁规定的?为什么你们可以随便上?他经常说大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活动,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我应该怎么说服他呢?刘秀英: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孩子的青春期来临了。在孩子成长中的某一天,父母忽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似乎都不认识了,伤心、愤怒、挫败感一齐袭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变了呢?为什么原来的教育方式孩子开始不接受?自己辛苦为孩子付出十几年,为什么得到的是这个结果?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理解我们?等等。  相似文献   

18.
奶奶的日记     
1983年4月15日我的小孙孙刚刚爱听故事,爱学解放军“打仗”,爱观察小动物……他对周围环境极感兴趣,经常提出许多问题来:“奶奶,蚂蚁是好的还是坏的?”“什么叫做地球?”“树叶为什么落下来?”“船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天为什么会下雨?”等等。今天他一边吃棒冰,一边抬头问我:“奶奶,棒冰为什么是冰凉的?”我又被他的问题问住了。我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由此我联想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他们所感知的周围一切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好问。我们要正确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这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还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肩负着教育孩子重任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给孩子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应该是长流水。只有这样,才能教好下一代。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当我们凡事都以孩子为先,当我们自己省吃俭用却坚持为孩子买最好的东西时,我们也许忘记了:接受着这一切的孩子们,他们,喜欢这样的爱吗?这样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让我们听听孩子的心声,看看他们都需要怎样的爱。  相似文献   

20.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类比想象,激趣交流 1.师:(病情越来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病了,大家同老师一起去看望这位病人吧。(播放堆放垃圾及其危害性的课件) 2.自由发言:看望了生病的地球妈妈,你们知道她的病因了吗?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一环节设计了类比想象。同时利用鲜活、直观的画面。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垃圾确实危及四方,危害地球母亲。这样,激起孩子表达的欲望,大家畅所欲言,非常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