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戴勇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00-105
琦君是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一个典型作家,其散文在母题书写上具有很大的民族特色。高扬大爱旗帜,抒写乡愁是琦君乐此不疲要表达的中心。在大爱表达上,由人及物,并最终从佛理中得到阐释。琦君散文具有一种浅愁美学,通过故乡民俗经验,以及文化记忆抒写达到对乡愁母题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情感凝结而成的,她执着地追求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美学境界,并且能时时显示出自己的独创性,呈现出中国特有的清雅疏淡、意味深醇的人文艺术精神和民族风格特色。如果把琦君散文比做一位温婉淡然的女子,那么"诗意"是她的气质,"禅意"就是她的风骨,"情意"便是她的灵魂。琦君散文的审美特征将从"诗意美"、"禅佛心"和"人间情"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髻》是琦君众多散文中的一篇经典之作,不但继承了作者一贯以"母亲"为主题的思想,更糅合了佛老思想对作者的影响。本文试着从"髻"这一意象分析入手,窥探琦君对于女性乃至人生的体悟。  相似文献   

4.
琦君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大家,在台湾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威望。文章试图从散文题材的拓展和社会角色的转换两个方面来阐明琦君在其散文创作中挣扎和突破,从而重新认识琦君在散文史上的位置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琦君散文中,最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文中散发出来的浓浓感情,本文从她文章里流露的情感角度出发,探讨琦君散文中结构特色。  相似文献   

6.
琦君奶奶     
几个月了,一直想着琦君奶奶,心中很难过。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琦君散文》。琦君奶奶写她小时候读书写字的事,我几乎可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入选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桂花雨》,但呈现方式却不一样,笔者从单元的角度、插图的选配、文本的删选三个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桂花雨》。最后给出教学建议,并感知琦君散文的特色,体悟琦君散文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琦君散文被视为台湾"闺秀文学"的代表,体现了"闺秀派"文学的艺术特点。琦君散文中穿插运用"口语式的絮语""书卷式的诗语""动态化的叙述语",文风朴实,语言疏淡清朗。  相似文献   

9.
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被编入了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现当代散文单元)。教师用书的"思想意义简析"说:  相似文献   

10.
韩姝婧 《小学语文》2012,(7):100-101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和故乡的散文。文章作者是台湾作家琦君,琦君从小师从围学大师夏承焘,《诗经》《左传》和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经典的熏陶使她的散文具有r一种清新的诗化情蕴。  相似文献   

11.
琦君有台湾的“冰心”之誉,其作品大量与母亲有关,数量无人能及。琦君写得最好最感人的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她母亲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虔诚的佛教信徒。在琦君看来,她是女儿心灵的保护神,是传统美德的典范。琦君大量写母亲的散文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一种书写饮食的传统,中国台湾作家琦君也不例外。她的饮食散文清新雅致,充满温情,字里行间透露着她的种种情思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蕴藏着传统文化精神,地方传统习俗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简默和赵方新的散文构思有很大差异,赵方新散文娓娓道来,简默的构思一波三折,总是夹杂着痛感,骚动不安,具有意识流意味。赵方新笔下的乡野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乐观喜庆之情,简默的散文在回首童年的同时却总是夹杂着对现代文明的控诉和对城市化进程中乡野颓败的无奈。二人的语言特色也差异很大。赵方新的语言多俚语、俗语,而简默的散文充斥着精工打造的诗化语言。赵方新的语言温婉亲切,简默的语言笔触犀利,恰成互补之势。  相似文献   

14.
"欧苏"之称,自宋至今,经历代文论家推崇,已成为散文理论史上的专用名词。南北宋之际吕本中《童蒙诗训》之《文字体式》最早正式将"欧苏"并提。"欧苏"文代表成熟柔美的宋文,是平易自然的古文典范。"欧苏"又"和而不同",历代论者大体上有欧高苏低、苏高欧低、"欧苏"各具特色和否定"欧苏"四类意见。欧文纯正,苏文性灵,他们以其胸怀和才性,共铸宋文双璧,显示"不同"魅力,凝成"和"之力量,有力延续古文之气脉。  相似文献   

15.
考察西汉前期散文,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具有浓厚的文学书写特征。“用事”是这篇文章典范式的表达方式,它对后世隶事用典手法的成型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不仅显现于表达形态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为文学散文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叙事到用事再到用典,是中国散文由提供思想范式和统治经验的“致用”之文,走向个人意志与趣味的张扬及其表达,最终形成真正的文学散文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柳宗元都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著名作家之一,特别是他的散文文体创作,具有诸多同时代的作家所不能媲美的创新特质。通过对古代散文的概念、文体论的概念以及对柳宗元的散文分类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柳宗元散文的分体分类,有利于我们对柳宗元散文文体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考察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与企业文化的各种现象,比较家族文化在泉州、台湾家族企业中的表现形态,探讨家族企业的发展与家族文化的深层关系,研究家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规律,探索、展望泉、台两地家族企业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8.
素素散文论     
素素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活跃的散文家之一。素素散文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在于,她紧紧抓住了“真”,在其散文中凸显出主体意识。尽管是女作家,不过素素散文的视野广阔,不仅包括婚姻家庭类女作家通常涉猎的内容,而且还有对中西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反思的文化散文。其散文是当代散文领域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突凸显了“翻译的政治”这一核心问题。散文译介对中国散文现代性转型的作用,应着眼于翻译话语的差异性,首先,关注翻译者所采纳什么样的话语方式;其次,翻译散文的“理论旅行”,又为特定的历史语境所制约,出现不可避免的误读、篡改和挪用;第三,从“归化”的翻译策略看,着重探讨国外与国内不同语境下,构成中国现代散文“现代性”转型的关键要素;第四,关注散文大家族内部的分化与独立。各种散文的文类并非壁垒森严、互不关联,而是互竞互补,滋长繁盛,共同演绎着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群星璀璨的夜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古代散文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曾有过几个奇峰突起、大放异彩的时代。先秦时期是散文创作的一个极其繁荣辉煌的时期:几部历史散文巨著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于后世的叙事文学、传记文学有着深远影响;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对我国后代散文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