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散打是中华武术的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以踢、打、摔等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并结合防守、步法等技战术综合运用的体育项目。武术散打不单单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更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年来广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随着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一系列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武术散打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是在青少年中的开展现状还不容乐观,本文旨在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突出习练武术散打的优势,并得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更加促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武术散打进入普通中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出发,结合武术散打的项目特点,突出武术散打在培养青少年人格方面的功能,初步构建出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符合当前青少年比较适用的武术散打推广模式,使武术散打进入普通中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的特点、竞赛规则、女子开展武术散打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散打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国外的一些搏击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文章旨在完善、创新武术散打发展不足的地方,以挖掘其发展所具有的潜力,为加速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将其推向奥运、面向世界提供点滴之鉴。  相似文献   

4.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流传甚广。作为一项传统的搏击项目,武术散打的娱乐功能、竞技功能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接受。武术散打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延楠 《武当》2023,(1):80-82
随着国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武术套路运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能够充分满足青少年身体、心理的发展。为了更好普及武术套路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本文将会通过详细的分析,探究武术套路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运动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散打运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最大贡献不在于运动项目本身,而在于运动实践所引发的我们对武术理论问题重新认识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唯物史观对武术散打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试验过程的技术因素进行回顾;对武术散打的理论基础包括概念的定义、分类、本质特征以及技术规范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与总结;对武术散打运动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谢梅 《中华武术》2002,(9):51-51
5月25日,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张山、武术影视明星于海、王群及法国武友罗汉和我应邀来到了江苏省新沂市,参加江苏省2002青少年武术散打擂台邀请争霸赛。新沂,地处我国黄淮平原,古称“钟吾国”,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我国武术散打现存问题,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散打运动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散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要把保护散打现役运动员、改良和强化散打综合技战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等作为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重点加以实施。此外,要扩展武术散打运动的群众基础,提高大众对中华武术的认识,促进对武术散打运动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武术散打职业化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对实施武术散打职业化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武术散打职业化改革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我国武术散打尽快走向职业化商业化,有效推动武术散打项目自身的发展与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使青少年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主题.在描述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化视野对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提出思考.研究认为:青少年是传承武术文化的主体;我国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传承路径单一是影响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化理论,提出应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以及同辈团体等多方面拓展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使得武术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但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武术普及程度较低,学校武术场馆、器材严重不足,武术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不高,青少年对武术的认识有较大偏差,现有武术教材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忽视礼仪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针对现状提出改革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散打教学开展的现状,习练武术散打对中小学生的积极意义进行了理论阐述,以求探究出一套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方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散打教学在中小学开展不够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家长传统观念上的偏见;武术散打教师师资力量缺乏;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缺乏专门训练场地;武术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武术散打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对抗性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温岭市7所中学武术散打开设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武术散打专业教师很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武术散打所需的器材不健全,都制约着武术散打在中学的正常进行.但值得高兴的是,学生对武术散打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证明了武术散打进入中学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被列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武术启蒙训练兴趣的培养可以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是促进其终身武术观形成的前提,也是搞好武术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武兴趣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培养现状,提出了在21世纪全球共同发展的背景下,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转型。青少年武术的培养目标应由功夫型转向健康武术型,淡化竞技武术;培养观念由吃苦型转向快乐型;教学内容由枯燥型转向兴趣型;教学模式由被动型转向自主型,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龙光敏 《体育世界》2010,(10):113-11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散打新旧规则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从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的视角看,我国武术散打运动主要呈现出4大趋势:武术散打运动竞赛规则与国际化接轨:武术散打运动的价值取向由注重外在显形价值向注重内在隐性价值的方向发展趋势:武术散打运动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武术散打运动由传统保守型向市场开放型方向发展趋势:武术散打运动由简单经验型向复杂科学型方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散打和其它搏击术进行了比较。以使散打运动更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使中国散打走进奥运会,全面推行商业化机制的运作,使散打被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提出青少年校园武术文化的概念结构,分析青少年校园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青少年校园武术文化概念内涵,并进一步剖析青少年校园武术文化系统结构,开创符合时代需求的青少年校园武术文化实践模式,让武术运动在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武术散打分为试验探索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基本完善阶段、成熟发展阶段.剖析当前我国武术散打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发展对策:发展定位--制定武术散打奥运发展规划;发展手段--全面推行武术散打段位制;发展方向--繁荣武术散打竞赛市场;发展基石--促进武术散打走进校园.  相似文献   

20.
《李小龙传奇》的成功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部电视剧给青少年武术学习者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李小龙传奇》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在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借鉴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李小龙传奇》里独特的主人翁形象促进了青少年武术学习者形成健全的人格;李小龙自身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韧对青少年武术学习者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他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李小龙还促使武术学习者遵守社会道德、遵纪守法做一个忠义之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