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画之表象是画面、是造型、是镜头,是一切直接诉诸于视觉的元素;动画之内里是主题、是立意、是故事、是情节。动画是两者的结合,在动画创作中,表里之间,应该如何协调,是本文的主要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这个含义中,至少要理解三方面内容:教育者是谁?受教育者是谁,品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教育者是谁?可以是家庭、社会、国家、政党等,也可以是学校;受教育者是谁,可以是成人、普通公民、特定人群,也可以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包括哪些内容,可以是道德教育,还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情感、心理、法律、礼仪等教育。德育的含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文讨论的是中学的德育,是指中学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学德育有效性不高,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令我们不无疑惑:在电视上或在公共场合,经常能听到某人是作家、某人是歌唱家、某人是画家、某人是书法家的介绍,但极少能听到某人是教育家的介绍。提起教育家,我们的脑海里一下子能呈现的是孔子、蔡元培、陶行知,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当代活着的人,有被我们承认是教育家的可谓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提出的素质教育新理念。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三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阅读是本、理解是本、体验是本、感悟是本、思考是本、探究是本、发现是本、创新是本。然而,课堂教学中有些背离课标要求的教学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教师设问多,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6.
智慧和知识     
陈哲 《成才之路》2011,(28):100-I0017
智慧和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智慧是哲学的对象,它是一种沉思、体验和直觉的产物,是世界主客体的统一,是真理、思想和世界观;知识是一种逻辑思维、分析综合、理性的产物.知识是科学的对象,是事物的关系、普遍性和规律。前者包罗万象,始终如一;后者以主体为转移,是整体中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朱克胜 《考试周刊》2014,(46):178-178
<正>人的成长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子女的镜子。人的一生家庭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持久的。因此,人的品质、性格、爱好、志趣、理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朋友要实现这个愿望,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一、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先做人,后做事。学会做人是培养孩子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人字一撇一捺,站立起来,靠的是人格、品德。丢失了人格,缺了德行,本事愈大,做的坏事便愈多。所以说,德育不合格,出的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出的是次品;体育不合格,出的是废品。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等。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健,文化素质是前提,科学素质是核心,劳动素质是表现,思想素质是主导,政治素质是根本。素质教育所讲的能力,除体力和智力外,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力、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元素,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想象等能力。培养思维习惯,开发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灵魂。如何识人、选人、育人、用人、激人、留人是企业管理的根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线,也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动人、博大的,而且她首先是动人的。通俗地讲,语言是故事的讲述、是情节的另一种表述、是意象的依托、是情感的寄托和外在显现。语言的教学是美丽的、充满情感的,当你用心静静地体会,走进我们要给孩子的文本中去的时候,她是异常动人的。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育人的社会组织,是师生探究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心灵、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发展之路,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源泉所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真谛是什么?是激情、梦想、勇气、冒险,还是柔韧、刚勇、圆通、拖沓。生活需要细细品味、鉴赏,一杯茶,一个和女儿的拥抱,都是值得回味的瞬间。在人的生活中,有一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的,有了也许增色,没有也无损本质,有一些东西则是不可缺的,缺了就不复是生活。笑是生活,哭也是生活。是哭还是笑,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美国黑人总统林肯说过:"人快乐的程度多数是由自己决定的。"有心理学家列出了一个算式,幸福=现实/欲望,它与人的欲望成反比,欲望越多,幸福感越少,反之幸福感越多。所以,我们壮志凌云,我们脚踏实地都是为了那个站着是一座山,倒下是一座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语文从总体上来讲,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不同。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数、理、化等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揭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学科,是在探索人生生活的意义,是对人们精神领域发生影响和作用的。科学追求的是精简性与简约性,而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生动性、丰富性;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统一的,而人文科学的标准是多变的;科学强调的是客观事实,而人文科学强调的是主观的感受。不同的性质和价值决定…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有各种各样的规律,本文论述思维规律。灵感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发生思维,其特征是:突发性、跃迁性、模糊性、独创性。灵感的出现和形成,以生活为土壤、以知识为桥梁、以激情为火种、以想象为翅膀,“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经专注、苦求、而顿悟的。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思维形式,其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系统性。抽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辅助思维。三种思维的思维对象、过程、目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抽象思维是线性的,形象思维是二维的,灵感思维是三维的;抽象思维的载体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思维的载体是具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异常心态,如自卑、胆怯、自私、虚荣、孤僻、嫉妒、任性、骄横、情绪抑郁、空虚等。表现在学习、生活上则是敏感、焦躁、胡乱猜测、烦恼、厌学、缺乏自信、恐惧考试、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甚至迁怒于人,人际关系不良等。其主要原因是后天环境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所致。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7.
幸福     
幸福是什么?有人认为幸福是有一个温馨的家,是闲暇时能和孩子在一起玩耍,陪伴他从咿呀学语到一点点长大;幸福是同爱人、孩子一起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个饭,看看电视聊聊天;幸福是在受到挫折、困难时,有家人的倾听、关心、理解和支持。幸福是拥有至高的权力、绰绰有余的钱财,住大房子、开好车,穿漂亮衣服,吃美味佳肴,喝美酒佳酿,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幸福是健康。是自已、家人、亲朋、同事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为病痛所折磨。幸福是与朋友相聚,小酌畅谈,游山玩  相似文献   

18.
宋慧敏 《教育探索》2008,3(4):24-2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新课改是一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素质教育是导向、是目标,新课改是行动、是方法,新课程方案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而新课程则是素质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和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三大思想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思想基础是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锐意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打造品牌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着力点。改革是前提,管理是手段,创新是关键,质量是生命,特色是灵魂,品牌是标志。新建本科院校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有质的突破,为此,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大胆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凝练特色、打造和形成品牌,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品牌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