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舜德 《体育学刊》2001,8(4):70-72
通过对青海部分高校体育课结构的回顾与分析,在继承传统“三段式”体育课结构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宗旨,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设计新的体育课结构.教学实践表明,此结构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达标成绩和达标率,扩充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体育课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高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是,大学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竞技体育化和军事化导致体育课不可能完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任务。当前体育课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的传统模式,将体育的长期目标与体育课的具体教学任务相混淆,把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改变了体育课的教学内涵,而且干扰了课外业余体育锻炼活动,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9,(2):48-5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并据此提出今后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进与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理念的长期禁锢与不断迷失、教学目标的过度片面化与功利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单一和不当等弊端,并据此提出不断加强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性认识、努力完善各高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等建议,可为今后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在分析高校体育课探究式教学开展现状的基础上,针时存在的问题,创建了高校体育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验,检验理论研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研究提出的高校体育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结构,综合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精神和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探究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均得到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范围、形成的原因以及目前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水平的层面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了重新确定与划分,为保健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确立了多样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雅文明的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高校掀起了网球热潮。但是,高校体育网球课中的学生生理负荷较最佳负荷却有些偏纸。从网球运动本身特点、网球在高校开展情况、高校体育课课时安排以及开方式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将对网球选项课教学提供参考依照。  相似文献   

7.
杨兰  雷伟 《体育师友》2020,(1):47-48
十九大以来,高等教育不断推动新的教学变革,在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高校体育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形式上正发生着积极变化,向着"优"、"全"的方向发展。打造高校体育课内外联动教学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体育学习和实践机会,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高校体育课内外联动教学机制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实践体育课内外联动机制的具体思路,以期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杰  彭杰 《体育科研》2006,27(3):82-86
根据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多年体育教学改革实践,在总结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构建当前高校体育课新教学模式,提出了高校体育课应建立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体系,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教师择优上岗,学生“三自主”选课的管理机制,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网上理论学习,分级评价,分级确定学分等完善的体育课改革方案及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方法,对太极拳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上主要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太极拳内涵讲解缺失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求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谢长林 《精武》2013,(18):75-76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是它的基本形式之一。一些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往往只重视实践课教学,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重视和加强理论教学,才能使学生具备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掌握科学地健身方法,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权利的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卫忠 《体育学刊》2007,14(6):25-28
研究体育权利分类的技术目的在于寻找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体育权利的性质、主体、客体、内容、发展阶段以及体育权利和国家的关系等等都可以成为体育权利分类的标准.从标准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对体育权利的划分是相对的.研究体育权利的分类不仅要在技术上完成对分类的考察,更重要的是要促成体育权利体系的完善.标准的设定可以凸显体育权利立法的缺陷和不足,体育权利的分类可以体现相关的体育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12.
高校开展体育赞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赞助是企业或商家和体育竞赛活动组织者共同获得利益的事业,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开展体育赞助带来了机遇.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和竞赛活动组织者应更新观念,树立市场营销意识,通过开展体育赞助,扩大财源,增强体育竞赛活力,促进高校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和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动画片一直是少年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而体育作为动画题材却更有助于发展少年的体育意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别阐述了体育动画与体育意识的内涵,并从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意志和体育价值观的体育意识的四个方面来分析体育动画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做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问和社会调查,借鉴国外体育经纪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考祭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发展现状,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剖析,提出规范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完善大众体育环境,从发展终身体育的角度发展大众体育,是日本发展大众体育采取的主要做法。我国目前发展大众体育应借鉴日本的做法,重视完善大众体育环境,发展终身体育。我国完善大众体育环境应以改善居民日常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所为重点,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和建设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终身体育,可促使我国改革体育管理体制,建立体育的统筹管理体制,有助于我国大众体育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化随着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而得以不断强化。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化所引发的文化变迁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化既是其规范发展的过程,又是其特色逐渐褪祛或丧失的过程,提出应理性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化过程中的异化危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统计学研究应与运动实践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统计是体育实践中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在体育科学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统计学的研究与运动实践结合上存在着严重脱离现象,将阻碍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尽快加以扭转。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核心期刊高校作者项群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3年国内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2633篇论文的高校教师进行项群统计,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是体育科研领域的主要力量。在作者群中,高校男性教师多于女性;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是体育科研队伍的主体;高学历教师是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力量;中年教师是体育科研的骨干。广东高校体育科研活动开展的较活跃;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以及核心期刊所在地区进行体育科研的高校较多,教师发表的论文也较多,反之较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我国体育科研主要集中于体育院、系,高校非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研究的较少。个人研究仍是我国体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赞助发展的阻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我国体育赞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我国体育赞助中尚存在以下问题:法律制度限制体育赞助的发展;人力资源极度匮乏;企业对于体育赞助效果评估不乐观;赞助商的合法权益受到忽视;强有力的体育中介机构尚未形成。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广开言路,活跃体育赞助的学术研究;健全法制,立法上为体育赞助重新定位;加大体育经纪人的教育培养力度;提高体育赞助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取得巨大发展.体育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化的体育场馆逐年增多,体育设施遍布乡镇;群众体育产业初具规模,成为朝阳产业;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日渐完善,结合型管理体制表现出较强优势.新中国群众体育经过60年来的发展,昭示出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