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爱红 《考试周刊》2013,(21):58-58
<正>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奠基石。"读"是小语课堂情感体验的有声表达,让"读"贯穿课堂,"读"出小语课堂的精彩与美丽。现结合小语课堂中的"读",谈谈感悟。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多形式"读",培养语感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途径。读的方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读。朗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结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孟娟 《教育》2013,(6):51
古人很重视朗读在学习中的作用。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课堂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忽视朗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又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7.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见。没有“读”这个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认为“读——品——诵——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的能力。"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朗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新课程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重读、重感悟、重语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地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朗读方面"要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要让学生"喜欢读,感受朗读的乐趣",并且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俗话说,读一书,增一智。要想学生有兴趣地去朗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兴趣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改以来,"以读代讲"的教法赢得了高度的赞誉并广泛运用,朗读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新修订的小学语文大纲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人教社课程标准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单元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那么,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中的引导,就是让学生带着一颗心去读文章,把阅读教学引向佳境,使学生走向理解的新高度,进入理解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张楠 《辽宁教育》2009,(10):38-39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在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读中学读"的阅读教学策略.如何让"读中学读"落到实处呢?我们在教学中提倡精讲多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