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非正式制度的法律功能及其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虽然作用的社会层面各不相同,但二者总是相伴而存。非正式制度基于其底蕴深厚成为正式制度创新和转化的制约因素,并且发挥着深刻的法律替代和置换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伴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人们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它有一种导致社会无序化的倾向,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调节方式,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选择。民主和法治彰显了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当前,应当首先培育全民的法治理念,创设完备的法律制度,为正在构建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理性地追求个人自身利益的强大动力,既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经济繁荣的主要源泉。无论这种结果是好还是坏,均依赖于社会制度结构,这种制度结构指限制人类行为并将他们的努力导入特定渠道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包括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及其实施效果。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实行机会均等,能够形成自动解决冲突的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高效率,还要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解决制度缺失,做出合理(均衡)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利益均衡机制和社会正常的表达机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构建一套科学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改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应建立一种有利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立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为重要补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指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系统的构建,这个系统的结构就是制度。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说法,制度是为人类发生相互关系所提供的框架。要使社会和谐有序运行,就需构建相应的制度体系,包括正式制度体系和非正式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前提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解决好市场经济与法律的关系,使之规范化、法制化。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法律建设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步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 TO,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已经形成,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就立法本身而言,应增强其预测和超前功能。我国的立法工作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实际上是把法律看成仅仅对现存社会关系的认可和维护,而没有更深层次地考虑对新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校制度变革:正式制度与制度社会资本的有效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冰 《教育学报》2005,1(2):65-70
科层化、官僚化的教育体制已使学校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组织,一个不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组织。现代学校制度的危机就在于制度社会资本的下降。因此,当今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学校成为“自组织”治理体系,让其中的制度社会资本即非正式制度“复活”或“再生”,即充分发挥习俗、规范、学校化、学校氛围、隐蔽课程的作用,因为它们往往比正式制度具有更好的潜在约束作用,更能节约交易费用,从而更有利于学校发展。但是,良好的制度设计应该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达到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9.
制度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影响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运用分析叙事法和比较法,对东西部民营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早的温州和临夏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传统社会非正式制度、社会关系网络与传统经营模式之间的相互选择机制.西部地区企业成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非正式制度属于强势制度,一些尚未实现的潜在收益不能对非正式制度选择产生激励,难以形成企业成长的社会资本,很难实现原有经营模式的转变.在特殊地区,技术变迁应该先于制度变迁,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应该实行相机而动的跟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我国有关终身教育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注重非正式制度建设在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终身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终身教育法律制度配套体系的建设,推进终身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看教育作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包括主体、文化、物利、关系、制度和环境六个层面, 它们各具作用,又相互关联。教育之于它们的良性互动有着特殊的功用。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为表现在:促进人、社会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开展理性教育和敬人教育,推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和民主政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创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本文从社会宏观结构和几种基本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对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组合,各种利益之间的分化和矛盾日趋激烈,利益过度分化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严峻挑战。为此,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应积极建立健全系统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主体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是因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需要,一方面是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为基础,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前提,目前,首要的问题是培育合格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5.
试论党内关系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率。其次,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再次,党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两者的影响也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也是任何具体社会形态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在人——自然——社会的互动关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自觉能动性决定了社会具体结构的建构性。劳动实践的“物质变换”在自然规律的作用及其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上都强调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公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应该重新定位,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着重要意义,构建好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司的社会责任,践道守法是公司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它既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应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重刑主义思想、“严打”的刑事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历史与现实表明,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刑法的地位与作用,摒弃重刑主义和迷信刑法的观念,实行刑法的轻刑化与非刑罚化,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妥善解决好打击犯罪、预防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并综合考虑社会其他诸多因素,才能最终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关系的基础,人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性。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阶段这一现实,因此,必须思考以当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因素入手,本着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逐步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属性和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键、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