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小集体,班级文化是这个小集体的灵魂。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建立好了班级文化,学生才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一、班级社会心理学研究回顾关于班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班级组成、班级人际关系、班级规范、班级凝聚力、班级结构、班级目标、班级领导和班级社会气氛等八方面 ,其中研究较多的是班级人际关系、班级社会气氛、班级规范和班级凝聚力。(一 )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其中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1 .师生关系。最早的师生关系研究是利皮特和怀特的关于教师领导作风的分类 ,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教师的领导作风可分为三种类型 :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并论述了各自的特征。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作了验证性研…  相似文献   

3.
从班级的一般含义和班级建设的实质人手,分析了高职班级的特征,并对比班级建设的一般内涵,概括了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六个方面的特殊内涵,结合班级建设的教师团队形成,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一个班级若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班级就是一盘散沙,就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反之,这个班级就是一个紧紧聚合  相似文献   

5.
徐翀 《文教资料》2009,(4):180-181
大部分硕士研究生班级管理工作由班级干部承担,而作为班级干部,他们对班级成员无法进行强制性约束,并几乎没有实权,只能逐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而最终达到班级成员对班级的共同治理.文章探讨了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班级特点,并针对其特点从学生干部管理班级角度提出了涟漪式硕士班级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时敏 《文教资料》2007,(33):107-109
教师角色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班级活力中的教师角色,探讨了教师角色如何对影响班级活力的因素(如班级发展、班级准则、班级凝聚力、班级环境、班级困难等)发挥作用,提出在班级活力中教师应当灵活地扮演领导者和服务者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学生班级问题分析,从班级氛围营造、班级目标制定、班级制度规范、班级干部培养、班级活动凝练、班级资源开拓和班级建设考评七个方面对高校班级建设途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李俊  谢春虎 《教育与职业》2012,(20):170-171
文章论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贯彻和谐观念,推进班级和谐;建设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时代精神。进而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具体尝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月,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指导班级进行文化建设,形成班级特色;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丰富班级文化建设载体。  相似文献   

9.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让家长自愿、直接参与到班级事务和半日活动中,与班级保教人员共同管理班级的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这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开辟了家园合作的一条新渠道,促进了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打造一个能育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呢?本文阐述了作者对班级文化内涵的理解,并根据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创建班级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管理学倡导“以人为本、文化为先”的今天,完善合理的班级管理体制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引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本文以班级文化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为主,从班级文化的视角着重分析了现代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探讨了班级文化在现代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影响:阐述以促进班级管理为目的的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一个班级生态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会受班级制度的影响,很多具体的班级生态状况,就是班级制度的投射。班级制度是如何诞生的,班级制度的内容和形式是怎样的,班级制度是否得到了积极执行等,都会对班级生态创造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从接手新班开始,在对班级情况和学生特点做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后,我把创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管理的切入点。一、确定班名、口号和班级目标班名和班级口号要体现一种希望、一  相似文献   

14.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实践证明,班级读书会是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有效方式。在新课改形势下,讨论小学语文班级读书会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班级读书会的概念,分析了班级读书会的类型,在阐述了班级读书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级读书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班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入CIs理论,通过建设理念形象(MI)、行为形象(BI)、视觉形象(VI)来建设班级文化,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打造了班级形象。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班级管理中,辅导员事无巨细、一包到底的"保姆式"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但加大了班级管理工作难度,还造成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级管理质量逐步下降。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班级自主管理,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开展和落实的主体,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班级中,班级文化是灵魂所在,也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因此,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文化塑造学生的品格,助力他们的个性成长。阐述了班级文化的构成、意义,提出了一些性质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和策略,并陈述了班级文化建设对小学个性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班级是大学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管理和约束大学生行为准则的基本实施单位。班级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缩影,班级制度是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班级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展现。本文剖析了班级制度文化内涵,探索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一种社会群体,这是对班级群体属性的基本认同。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这是对于班级组织属性的共同认识。从班级的核心价值方面考察,应提出班级的第三种性质:班级是一种成长共同体。班级的性质应该是班级的群体属性、组织属性和其核心价值的统一,它们共同界定了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亦可视为班级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20.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学校班级管理和师生交流开辟了新的平台,网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建立班级网页,建立班级管理信息系统,开办互联网主题班会,建立班级博客日志,建立班级网络论坛,建立师生网络沟通平台,学校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