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钊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154-155
《力学》是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与《光学》《热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学》合成"五小力学"。目前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弹性力学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其研究方法和解答被大量运用于工程实践当中。针对目前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强化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分别从弹性力学求解方法和解答在科研、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弹性力学新求解方法的应用和发展等方面,探讨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思路,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研究发现,有关气缸类型试题是考查热学的好载体,一直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该类试题命题的意图主要是考查对热学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都是围绕气缸活塞的变化问题设置的.由于该类试题涉及热学和力学知识,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目前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体系僵化,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依据应用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优化重整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原则和具体思路。将原有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课程优化整合为力学理论、热物理学、电磁理论、近代物理学,并对整合后专业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作出了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能大大缩减课时,提高教学效益,突出应用物理的专业特点,为培养合格的应用物理复合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学生对热学理论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方法:在讨论扩散过程的时候,把热学课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相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和扩展。结果:热学课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的适当融合,让学生对扩散系数的微观讨论以及对菲克扩散定律的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从下坡扩散到上坡扩散的讨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扩散过程。结论:热学课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的适当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热学理论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展现基础知识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6.
MATLAB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多个不同频率筒谐振动的合成、分析气体分子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仿真白光干涉与衍射实验以及电场与磁场的可视化等实例,阐述MATLAB在力学、热学、光学及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岩石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的力学分支,它是为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以及水文工程等专业开设的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和应用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岩石力学教学中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体现岩石力学作为基础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和采矿专业基础的实践性,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岩石力学的研究型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学结合对建筑力学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根据高职学生就业导向设置课程内容,改变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构建面向工程应用的建筑力学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授课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考核方式的改变,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重点研究高职学生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高等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突出力学"依托基础,考查能力"是高考改革的命题原则,理科综合始终坚持这一点。对物理而言,学科中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技能和物理模型是一系列的基础知识。物理学科大致分为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几部分,而其中力学是基础,在内容综合上往往出现力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给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应满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改革的基础上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以建筑工程为载体,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建筑力学的概念和理论融为一体,使得学生对力学知识在工程上的应用具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后续建筑结构及施工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力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工程力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整合教学体系,加大改革力度1997年,我们将工程力学课群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定为:对工科力学课程进行整合,以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力学基础,突出工程应用,能反映近现代力学的某些发展,将课程体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等岩土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要着眼对知识深度(理论基础与前沿)、广度(理论的学科交叉拓展,不同领域的灵活应用)的合理把握,打牢创新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方式上要采用以问题为牵引的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态度与习惯。要注重结合团队的研发过程,突出对研究方法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感同身受,体验创新的艰辛过程与突破的快感。要采用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使导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有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气体压强的计算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力学和热学的结合点(图1是气体压强与力学知识的关系图).本文从题根的视角研究气体的压强,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物理高考压轴题具有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等多项能力的考查功能,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压轴题一般含有多个物理过程或具有多个研究对象,需要应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求解,难度较大.从知识体系来划分,可分为力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或力、电、热学综合题以及电、光、原子物理综合题等,其中力学综合题与电学综合题,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力学教学是提升力学教学素养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处理、变分原理的升华、一题多解的讲授、理论力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的方式六个方面详细研究了理论力学教学改进方法,为理论力学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及应用性都很强。目前的理论力学课堂教学更侧重于展示得到瞬时解而非运动过程的整体解的过程,缺乏对力学模型所进行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的深入分析,且所得到的数学模型往往很复杂,很难得到问题的解析解,而引入Simulink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研究了采用Simulink研究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并给出模拟结果,从而展示了Simulink仿真在理论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当瓦特蒸汽机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风暴以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对热机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狂热。但是,一般的热学家和力学家都比较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加之像瓦特、戴维这样一些对热力学做过一些开拓工作的人大都是在自学道路上成长起来的,不太擅于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数理抽象方法进行研究。因此,热力学的真正的理论基础建立者,并不是他们,而是兼有理论科学才能与实验科学才能的法国工程师萨迪·卡诺。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校的力学课程教学是采取本科分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力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虽然对教师来说是轻车熟路,但却不适应专科教育的需要。在学校开展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中,我们力学教研室根据国家教委提出的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以及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质点和刚体,它们都是离散的。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而电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弥漫在整个空间的电磁场,要求的不仅是某一点的场,而是整个场的分布,因此在研究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就表现出区别于力学、热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对人才选择的新要求,理论力学课程的旧的一套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由于教学课时的减少,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如何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精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的问题。理论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势在必行。一、注意与先修课程的关联,精减教学内容理论力学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古典力学体系。理论力学课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化得到力学模型,从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得到定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