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人类的思想领域,神秘感起源于原始宗教和古代人们的鬼神信仰,原始宗教和鬼神信仰则源自远古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思索和普遍存在的对鬼神的敬畏心理。在神秘感影响下,神怪小说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小说中的神怪活动的场所是神秘瑰丽的世界,不论在空间或时间上都与尘世显著不同。经过世俗性的变化,神仙形象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精怪则通过拟人化之后,具备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特征,从而推动了神怪小说的创作、欣赏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宋代文言小说作者籍贯与作品数量两方面着手考述,可以归纳出宋代志怪小说的地域分布特征。其次,结合地域文化分析了这一特色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浓郁的巫术鬼神及术数信仰,他们认为无论个体还是时代的盛衰治乱,都被鬼神所决定,都可用术数以预知,故而常常用它们来指导自我人生乃至社会事务,这直接为志怪小说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其次,离不开这些地方的自上而下的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老百姓的对志怪小说的喜好和提倡。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语文教师在全面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而审美教育已然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具体落实的目标。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社会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那么该如何借助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美的感染,如何通过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他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的创造能力呢?就对高中小说阅读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和其实施路径的一些想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古代小说审美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明代以前偶然出现的小说文体意识,不过是模糊、不自觉的闪现,而在明代中后期对小说审美价值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全面的高潮,这在明代小说序跋中有丰富、具体的展现。归纳起来,明代小说序跋探讨小说审美性,有“奇”、“幻”、“趣”、“异味”、“精严”等范畴概括,对清代小说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邓颖君 《文教资料》2012,(26):15-18
李碧华善以鬼神写人心,利用鬼魂轮回表达现代人生活的种种境遇。痴男怨女、爱恨情仇,构成了她笔下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消费主义与女性主义衍生出了其"妖女复仇"式的折磨杀戮。奇观、爱欲、血腥构成了其怪谈小说的三个要素。本文主要从中国志异与日本怪谈对其创作的影响、作品中的复仇情结以及作家残酷的美学趣味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论述李碧华的怪谈小说。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维吾尔小说界曾经出现过一批年轻作家,他们的小说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在创作手法和审美追求中体现出“新、奇、异”,作品实现了方法的多边探索,他们的小说被人们称为“探索小说”。他们是否可以称为一个流派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家背景分析,对他们创作方法和审美追求的共性进行考察后认为,按维吾尔文学发展史和作者审美追求来看,他们可以称为—个流派。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与亨利·菲尔丁,这两位十八世纪卓越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如椽巨笔写出了彪炳千古的小说,丰富了人类的精神食粮,而且,他们在进行创作实践的同时,对小说创作的一些重要课题——小说的真实性、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小说的审美教育作用等,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他们虽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鬼神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发现,曹雪芹与后四十回作者对鬼神的态度同样是矛盾的,但他们却善于利用这些鬼神描写去教育和警醒世人,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意识;同时,这些关于鬼神的描写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体现出一定的神秘奇幻性、象征性和怪诞美。  相似文献   

9.
小说因其复杂丰富的审美文化表征,在现代文学中当居首要地位,在中学文学教育中更是举足轻重。可惜的是,当前小说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困难。中学生的“小说阅读”现状更令人忧虑,他们的小说阅读因其签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肤浅而走入“偏食、猎奇、囫囵吞枣”的误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小说阅读中的辩证分析法”不失为小说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是宋朝人托名苏轼写的。文章假借艾子的一次奇遇的形式,记叙了两个行人对待鬼神的态度以厦鬼神对他们的态度。前一个行人不仅不相信鬼神,还用脚踩踏神像,虽然对鬼神表现出了大教,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尚巫之风非常盛行,由此出现了很多专业巫觋,他们多不从事其他职业,而以巫术为谋生手段。由于巫风昌盛,鬼神信仰泛滥成灾,民间供奉了许多不为封建国家礼典所认可的鬼神即“淫祀”。巫觋和淫祀广泛地存在于民间社会中,对社会生活乃至政治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认为,在人们生活环境周围存在着许多鬼、神和怪,由于他们的存在致使人们的生活、生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巫师们认为他们自己已经掌握了对付这些鬼神侵害的办法。从《诘咎》篇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认为人死为鬼.鬼的危害非常大而且鬼十分可恶,人们要想保全生命就要掌握鬼神怪的禁忌。  相似文献   

13.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大量表现鬼神因素,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也不是创作者为了达到令人惊愕的阅读效果,从而在小说里极尽全力叙述鬼神妖魅之事,而是有其直接的目的,那就是满足大众好奇传奇之心,借鬼神调侃讽刺与以神为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长期流行着一种有别于儒释道三教的传统宗教,其核心就是对天地、鬼神的信仰.古人坚信正是无所不在的“神”,才使得他们的生活井然有序.先民心中的神是山岳湖海的精灵,是天堂地狱的主宰,是芸芸众生灵魂的皈依,是逢凶化吉的救星.昭通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地名,反映了先民们的人生百态,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不仅是研究宗教文化的珍贵史料,也是了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5.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创作者在小说中大量表现超人力因素,鬼神等怪异现象在作品里司空见惯,创作者做这样安排,有其特殊目的。可以说,体现故事的传奇性、讽刺性、揄扬性是清代白话公案小说着力表现超人力因素的直接动机。  相似文献   

16.
商代诸神与商代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商代是一个以神为本的神权统治时代。尊鬼事神、崇信上帝鬼神、迷信巫祝占卜之术,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在商代人心目中,诸神具有三种不同的权能:自然权能、战事权能和人事权能,它们通过不同权能主宰着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发展。商代人“万物有灵”的观念与多神崇拜的行为决定了商代信息传播的观念与运作。商代诸神不仅是万事万物之源,而且是万千信息之源。商代诸神是各类事件与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相似文献   

17.
《搜神记》是魏晋神怪小说翘楚之作,干宝以其“游心寓目”的小说观和“遂混虚实”的叙事技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神怪题材小说诞生以来约定俗成的“搜奇辑逸”之创作理念。作品在创作动机、题材的选择与处理、神怪形象的定位与操作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世情化倾向,意味着神怪题材世情化的萌芽,对后世传奇、小说及戏曲创作影响颇深,凸显其独特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8.
大姚昙华山彝族俚濮世居山区,交通闭塞,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至今仍然是古老的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其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是万物有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功利性.  相似文献   

19.
闽南古代宗教戏曲与鬼神信仰的密切因缘,导致其发生了某种衍变:在功能上,成为酬神酬鬼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娱神娱鬼兼娱人的审美性;在类别上,产生了打城戏这一独有剧种;在演出结构和文本结构上,形成了戏仪交错融合的形态;而在表演者的构成上,则往往直接由僧道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