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分工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是马克思用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和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枢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讨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敲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大门的最有力的叩击。首先,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深入考察人类社会结构和系统描述社会历史进程的"切入点",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新的出发点;其次,社会分工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形成的特有"视角",并借此科学地预见了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最后,社会分工是马克思考察现实的人的发展历程的基本方法论"支点",并找到了一条消灭异化和私有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消灭分工。  相似文献   

2.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是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恩格斯说,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由此可见唯物史观(还有剩余价值学说)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推动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直接原因,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恩格斯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一方面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新近取得的政治统治的发展,在欧洲最先进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重要地位。事实日益令人信服地证明,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研究物理规律。即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同教学过程的认识规律存在着一致性,唯物史观就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因此,用唯物辩证法去指导历史教学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兹略述几点如下: 一、历史与现实我们学习历史,除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外,就是总结历史经验作为现实生活的借鉴。所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王夫之说:“所贵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说明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类自身。所谓人类自身的改造,说到底就是要不断改善人类的素质。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促进着人的素质改善的历史。然而,人的素质的变化如何反过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对于这个问题过去的认识是空泛的,若明若暗的。至少,人的素质的作用是被大大低估了。  相似文献   

6.
中学《社会》学科是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系统工程中新形成的学科体系。它是综合传授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认识社会的视角吸收历史、地理学科和其他有关当代中国及世界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社会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以正确观点认识社会现象,以积极  相似文献   

7.
顾恺 《中学物理》2012,(7):13-14
古人云"史能明志",常看历史会给人增加思考的欲望,会寻那历史的轨迹去思索一些现在的社会现象,也同时会给人许多的启示.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李泽厚的主体论哲学在对革命话语解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实践为内容的主体概念,这一解构的方式最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以康德具有先验认识能力、自由意志和审美的主体来改造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改造历史和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基于此立足点来透析在80年代的语境中,这一解构方式是如何来构建80年代的精神图景,以及其在后"文革"的语境中是如何重塑当代的历史和个人的生存方式,进而反思我们当下的处境。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金原瞳的《裂舌》是属于"身体小说"中的一种,可命名为"身体改造小说",它与颓废主义关于身体的认识与描写一脉相承,并体现了当代社会中的自恋文化特征,受制于消费文化,缺乏正常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许东庆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1):88+110-88,110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家,很多同时也是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伽利略、笛卡儿等。如果我们分析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人类认识的结晶,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包含了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和社会的有力工具和武器,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1.
石楠传记小说坚持"以历史真实为依据,合理想象;以艺术真实为根本,不避虚构",即"以真为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从而使其传记小说在有限中抵达了无限,在以语言为媒介的故事形态中超越"现实世界"而建构起一个跨越时空的"心灵世界"与"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农业的出现,无疑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与"工业革命"一样,指向并推进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从世界范围来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面临第五次产业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以至社会革命更大影响的思想,是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发展.依据这种唯物史观,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变革,这就是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历史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以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提出了"精神解放"、"妇女解放"、"解放运动"等概念,初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理论;认为世界是群众的世界,平民的世界,历史是"平民的新历史",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主张知识分子应该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做民众的先驱,民众做知识阶级的后盾";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表述,初步阐述了作为"共性"的社会主义与作为"个性"的各国实际之间的关系,认为"主义"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产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会是"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  相似文献   

16.
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类社会已经从后工业社会进入到了"风险社会",吉登斯认为由于当今社会充满了危机和风险,我们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失控的世界""。风险社会"理论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各种潜在的危险正在日益侵蚀我们的安全。研究风险社会及其特征对我们在风险社会中该如何生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曲萍 《现代教育》2012,(2):76-77
2011年7月新一期"山东省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结束后,我从中撷取了部分使我感触颇深、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都将产生很大影响的"名言",整理为我自己的"培训语录",作为我在本次培训中的精神收获,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化的同时,当今人类却在社会管理上陷在腐败、内耗与战乱的可悲状态中找不到出路,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控制着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把社会运行过程锁定在"丛林路径"上;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中国人应当深入认识价值体系在社会政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进而在实践上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它为序参量重组社会政治过程,打破社会政治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推动社会生活进入"和谐路径",在此前提下,才能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总结世界历史经验、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始终坚持的科学历史观,是高考说明关于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层次。要更好地把握唯物史观却又离不开宏观认识。下面就历史纵横方面的宏观把握来谈谈学习历史中的唯物史观和宏观认识之间的联系。 一 世界历史观是我们考察历史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历史学习中的横向宏观认识 我们在学习中国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确立世界历史观。比如,如果不是从世界历史观出发就很难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结果。只有比较清楚地掌握了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