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客户企业在实施SaaS云外包时,面临因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效率参数及努力水平不可观测所引发的隐藏信息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该问题,在考虑服务投资影响效率参数分布情况下,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SaaS云外包激励机制,并对机制性质及激励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激励相容性的自我实施条件由服务生产结束后CSP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付出努力的边际负效用及客户企业的边际收益决定;最优努力水平是效率参数的减函数;服务投资与效率参数进一步改进的条件概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最优激励机制可由固定服务报酬及收益共享构成的线性合约表示。  相似文献   

2.
唐国锋  但斌 《科研管理》2015,36(4):136-144
激励机制设计是解决应用服务外包中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方法,外包合作时间对激励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合作时间如何影响应用服务外包激励机制设计的问题,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在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所拥有的服务能力及努力水平不可观测下,建立两阶段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外包合作时间与合同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包合作时间较长时,合同激励效果与收入共享比例正相关;外包合作时间较短时,合同激励效果与收入共享比例负相关;对客户企业而言,在寻优中随着合作时间的增加,收入共享比例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经理人努力水平和项目经营成本两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研究实物期权投资经理人的最优激励机制,综合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非对称信息为连续分布(区间上的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建立了最优激励机制模型,并具体分析求解最优分成制合约,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企业拥有者制定经理人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监督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涉及到委托代理模型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激励效率、降低风险成本,考虑加入风险变量。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部门,说明在同等假设条件下,引入监督变量同样是激励合同的影响因素,比加入风险变量更加优化目标,为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最优激励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对称信息下服务外包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中外包方与服务外包提供商之间关系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分析,研究了非对称信息下服务外包最优激励机制。此外,通过对服务外包市场竞争程度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服务外包的最优激励合同,提出了建立服务外包提供商最优激励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融资的供应商与制造商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应链融资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核心型制造商之间,物料供应合约归结为委托代理激励合约。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核心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使供应商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并且能够实现制造商收益和供应商成本损失之间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造商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以付出最小代理成本为代价,使供应商选择最优努力水平的同时承担一定份额的风险,能够实现制造商和供应商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本文引入电商效率系数对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的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的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的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公平偏好条件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而当激励合同中的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零售商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以及整个供应链总收益相比无公平偏好下的收益存在帕累托改进,验证了电商效率系数的提高对渠道总收益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对称信息下软件服务外包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建立发包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发包方参与水平、报酬激励系数和承包方努力水平最优解,进一步剖析发包方参与成本系数、承包方能力系数、努力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程度、外生随机变量影响系数和不确定性对这三个变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设计与发包方参与相匹配的报酬激励机制,为发包方在软件服务外包中的参与决策和激励机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引入电商效率系数比较研究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无公平偏好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当激励合同中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其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引入Holmstrom和Milgrom提出的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构建烟草商业企业激励卷烟零售客户销售和服务水平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对努力成本函数相互独立和相互依存两种情况下的卷烟零售客户激励问题进行分析,期望得出在此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合约安排,为维持烟草商业企业与卷烟零售客户良好的利益伙伴关系和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知识链组织合作创新过程中信息对称和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代理组织知识投入的努力程度更高,核心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邱强  卜华 《科研管理》2021,42(11):200-208
    本文采用2006—2013年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逆米尔斯比率作为管理层私人信息的计量变量,采用Heckman方法估计管理层私人信息,股权激励实施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私人信息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相关,即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实施具有内生性;在控制内生性基础上股权激励实施决策与之后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即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在之后的三年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结合样本选择模型结果,高管持股比例高以及高管薪酬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说明实施股权激励是内部人控制的结果。因此,研发投入增加并不能被视为代理问题的缓解,实质是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即激励效应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是企业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并非缓解企业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发外包中,服务商参与技术成果转化能提高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和成功率。针对技术成果转化中的服务商道德风险与激励问题,在奖励激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监督激励。首先,构建奖励与监督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奖励与监督激励的可行空间;随后,研究监督成本对客户激励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监督成本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客户引入监督激励时的收益更高,反之则奖励激励更有效,且临界监督成本与服务商努力成本、服务商"偷懒"下技术成果转化成功的概率正相关。最后,通过算例对研究结论进行演示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危机产生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机数据、信息量大的特点,,危机应对已经超出了企业的处置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大数据下的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研究云计算平台上IaaS、PasS和SaaS三个危机管理云服务平台系统框架建设,并分析其主要实现功能和技术,为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危机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郭晓玲  李凯  石俊国 《科研管理》2021,42(11):129-136
  客户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买方市场势力是客户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中的61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市场竞争强度和市场动态性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买方市场势力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买方市场势力对创新研发投入产生的“促进激励效应”越明显;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动态性越高,买方市场势力对创新研发投入产生的“促进激励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马林山  赵庆峰 《现代情报》2015,35(7):148-152
文章概述了大数据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企业信息管理未来的变革趋势,指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地位日益突出。为了让企业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下及时的分析出实时、精准、大价值的情报,企业必须按照大数据的要求,建设企业竞争情报运行保障机制。最后,作者从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重建现有的情报运行机制、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交互式竞争情报系统,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开放的数据监控、收集、决策支持工具平台,建立能充分激发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契约性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构建完善的企业竞争情报运行保障机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洪志生  霍佳震  苏强 《软科学》2012,27(7):101-106
由于代理企业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运用信号博弈和激励约束模型的分析发现:战略联盟核心企业在甄选阶段应提出具有较高强度的信号要求,确定能避免逆向选择的信息租金额;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型代理企业的激励契约,向高能力者收取一定质量保证金后配以较低程度的质量激励,向低能力合作者提供质量补贴后配以较高程度的质量激励。  相似文献   

18.
郑永彪  张磊 《科研管理》2013,34(9):36-45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激励代理人朝委托人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主要工具是静态激励模型和动态激励模型。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动态激励模型,研究了在企业创新管理中,领导如何在不具备某些信息的情况下,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长期的创新动力,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中的政策激励。分别构建了在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等两种情况下,员工在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中的努力分配情况的连续时间模型,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最优激励合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比较发现在过去与未来无关的条件下,员工的努力水平与将保持不变,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努力方向,忽视企业创新工作。建议在企业创新的政策激励动力机制中,将员工的过去业绩及努力成本都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来激励员工在不同时期调整其创新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