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意义]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的错失焦虑症(FoMO)问题愈加普遍和严重,提取出移动社交媒体环境青少年用户FoMO的关键特征,为未来构建一套稳健而实用的FoMO测量量表建立基础。[方法/过程] 采用关键事件分析和深度访谈两种质性研究方法获取原始信息资料,并利用NVivo 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提取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FoMO的关键特征。[结果/结论] 从情境、目的、行为、结果和心理5个维度提取出由50个节点构成的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FoMO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2.
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错失焦虑症(FoMO)量表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 鉴于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错失焦虑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测度用户在使用移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FoMO程度,本研究尝试在中文情境下开发FoMO的有效度量工具。[方法/过程] 以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结合用户访谈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初步测度问卷,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方法进行量表开发。[结果/结论] 最终构建一个包含心理动机、认知动机、行为表现和情感依赖四个维度的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FoMO测量量表,具体涉及16个相应指标。数据分析表明,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为后期针对移动社交媒体采纳和持续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提供工具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健康信息规避量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构建稳健而实用的大学生健康信息规避(HIA)量表,以期为有效测度大学生HIA倾向及HIA相关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并为健康服务机构和大学生群体合理应对HIA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选择性暴露理论和前期调研,开发大学生HIA初步量表;利用初步量表对27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获取的实证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信效度检验后形成大学生HIA正式量表。[结果/结论] 大学生HIA具有负面情绪、认知冲突和行为改变的三重结构,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951,3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871-0.919,具体涉及10个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构建稳健且有效的信息成瘾量表,准确测度个体信息成瘾程度,以期为不同程度成瘾群体合理缓释信息成瘾现象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社会—生理—心理模型,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和专家咨询法开发信息成瘾初步量表,在105份前测问卷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收集834份正式问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结构的检验与修正,形成信息成瘾正式量表。[结果/结论 ]包含社会表现、行为模式、生理反应、心理状态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信息成瘾正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在形成正式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信息成瘾常模,通过聚类算法实现对无信息成瘾用户、潜在信息成瘾用户和重度信息成瘾用户的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用户对于移动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和使用频率激增,错失焦虑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已经从原先的个体现象演化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症候群。对这一新兴群体现象进行系统梳理及分析,以更好地理解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模式和心理因素。[方法/过程]以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结合沉浸体验、网络/手机上瘾等相关研究成果,从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的概念阐述、测量量表以及影响因素3方面进行研究回顾,最后从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角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FoMO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结论]以往的FoMO研究对于概念辨析、情境界定以及多方法的融合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针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媒体开展的FoMO理论和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这一命题对于我国信息管理研究者,尤其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向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本文从融合大小数据分析的角度,深入用户偏好形成的内部机理,构建包含因果关系标签的用户画像,提高其在应用中的预测能力。[方法/过程]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偏好的关联关系,为量表式小数据分析提供理论假设素材并获取用户偏好的因果关系,通过语义集成形成完整的用户偏好标签体系。[结果/结论]以互联网股票投资领域进行数据实验,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能够深入用户偏好形成的心理,提高用户画像分类预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微信已成为拥有老年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社交网络,构建微信老年用户群体画像对促进老年人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能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移动终端日志追踪软件获取微信老年用户使用日志数据,并构建实验环境、布置实验内容获取老年用户使用能力数据,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老年用户属性及使用行为数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结论] 基于老年用户画像体系中的用户属性及行为数据聚类结果深入分析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发现微信老年用户与其他用户群体相比使用强度、交互强度、使用能力偏低;而且微信老年用户群体具有显著差异性,学历越高的老年用户使用能力、交互强度、使用强度越高,即微信活跃老年用户多为高学历用户。根据微信老年用户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何变化、不同信息需求类型的重要程度及其被满足的程度(以下简称"满足度"),揭示满足度高和低的信息特征。[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初步调查,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类型,包括与疾病相关、自身相关、社会相关和学校相关的信息。基于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556份有效问卷,厘清各层面信息需求所包含的类别。[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优先需要的信息主要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发展、政府应对措施、事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满足度高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量化、流程清晰、表述明确、信息源权威、采用声像信息源等特征;满足度低的信息类型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复杂、信息笼统、缺乏权威信息源等特征。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在疫情信息管理和发布上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有何变化、不同信息需求类型的重要程度及其被满足的程度(以下简称"满足度"),揭示满足度高和低的信息特征。[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初步调查,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类型,包括与疾病相关、自身相关、社会相关和学校相关的信息。基于此开展问卷调查,收集556份有效问卷,厘清各层面信息需求所包含的类别。[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优先需要的信息主要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发展、政府应对措施、事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满足度高的信息类型具有数据量化、流程清晰、表述明确、信息源权威、采用声像信息源等特征;满足度低的信息类型多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复杂、信息笼统、缺乏权威信息源等特征。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在疫情信息管理和发布上提供参考,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数据用户相关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以透镜理论为依据,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出发,研究科学数据用户如何在数据共享平台中选取合适的数据。[方法/过程]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选取14位被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初步获取科学数据相关性标准集合及其使用情况;第二阶段通过发放671份问卷获取相关性标准的重要性,并对第一阶段获取的相关性标准内涵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最终得到9个科学数据相关性标准,分别为主题性、可获得性、全面性、时效性、权威性、质量、便利性、规范性和可用性,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全面性和规范性是科学数据的新增标准;可获得性、可用性和便利性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质量和规范性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质量与权威性虽然不相关,却保持一致的判断趋势。在未来的研究中为真正提升检索效率,改进检索系统,除考虑用户经常使用的标准之外,还要发掘那些使用频率不高但是很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流行后,大量信息和舆论铺天盖地而来。准确把握疫情暴发期公众的信息获取行为及特征,分析探索错失焦虑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认知心理学等梳理分析错失焦虑、信息获取行为、无聊倾向及情绪之间的关系,构建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采集957份样本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检验模型,结合访谈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期,移动新媒体是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接收推送分享与主动搜寻行为均衡,信息阅读观看的日均耗费时间较长,呈现高频次短时间隔获取特征。疫情关注度显著正向影响错失焦虑与信息获取行为;无聊倾向与错失焦虑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错失焦虑是信息获取的动机性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错失焦虑较高的个体更容易感染负面情绪;信息获取行为与负面情绪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构建休闲情境下阅读者的分层量表,探究深度休闲阅读者的特征及权重,为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提供助力。[方法 /过程]采用休闲观理论,在文献调研、专家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初始量表。运用题项分析、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纯化,经信效度检验后形成正式量表。而后通过调研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所构建量表的适用性与实用性。[结果 /结论 ]深度休闲阅读者具有持续获益、强烈认同、坚持不懈、个人努力、次文化、生涯性6项特征。经实证研究发现当测量者不具备上述特征时,可判定为随兴休闲阅读者;当测量者仅具有持续获益这一特征时,可判定为潜在深度休闲阅读者;当测量者具有除持续获益以外的任意一个或几个特征时,可判定为深度休闲阅读者。最后,按照深度休闲阅读者特征的重要性以递进式排序,据此提出随兴休闲阅读者到深度休闲阅读者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探索网络舆情受众体参与舆情事项创建传播的动机,为把握网民心理,引导网络舆论正确走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定性与定量混合的研究视角,依据扎根理论采集研究资料并通过编码从中抽离出10个动机范畴,根据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结构化分析动机范畴的关系意义,为原始资料编码过程融入定量思维。[结果/结论]揭示受众体的3种参与动机对舆情事项的危机程度、突发程度、管控难度的影响,为从参与动机的视域下划分受众群体、有的放矢地干预网络舆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测评量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结合国内外数据素养相关研究及前期调研,凝练研究生数据素养评价指标,构建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测评量表,为全面测度研究生数据素养水平提供客观评价工具。[方法/过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运用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研究生数据素养胜任力标准,从数据意识、数据收集与评估、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利用与归档、数据伦理层面编制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测试量表。[结果/结论]最终量表包含48个题项,经数据分析验证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拟合度,可以作为评价研究生数据素养能力的量化工具,并为制订针对性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催生了类型繁多的海量文化遗产大数据,合理的分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大数据科学管理与有效利用的关键。[研究设计/方法]根据文化遗产与大数据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文化遗产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并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文化遗产数据分类现状进行探讨。[结论/发现]分类焦点应从具体类别的文化遗产信息向文化遗产大数据这一类资源整体转变;同时,现有分类体系中出现的维度单一、粒度粗糙、类目设置不严谨等问题也亟需解决。[创新/价值]采用组配分类法,以文化遗产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文化遗产领域特征和数据特性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文化遗产领域特征与数据特性的二维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基于实证调查分析,探究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特征、信息行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 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个案数据,主要采用话语分析法和归纳性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结论] 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以电子信息需求为主,信息查寻以专业数据库为主、搜索引擎为辅;主要通过全文或关键词检索方式来进行文献检索;通过结果分享模式实现团队合作信息查寻;偶遇信息利用对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质量起重要作用;大学生数学建模团队信息行为有其一般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