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次,我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公立学校蹲点,该校三年级班主任朱迪小姐热情地接待了我。走进教室,我奇怪的是朱迪小姐的办公桌放在教室的一角,面对全班学生。我自己也是教师,我觉得课间十几分钟休息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自己就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另一方面,学生一直处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也很不自由,分开来双方都觉得不错。可是朱迪说“:我们的班主任都是全天和学生在一起的。我不觉得学生闹,他们也不认为我坐在教室里他们就受到拘束。”主课英文和数学都是班主任教的,只有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学生们才离开他们固定的教室,到有特殊设备的教室里…  相似文献   

2.
一天早晨,下课不到三分钟,我手中的一本作业还没有批改完,就有几个学生慌慌张张地跑来,叽叽喳喳地报告着:“任平摔跤了。”“流了好多鼻血!”“血还在流。”我把笔一扔,快步走到教室,一边帮任平止鼻血,一边向学生了解情况。一会功夫,鼻血止住了,我松了口气,可...  相似文献   

3.
选择倾听     
胡小萍 《山东教育》2008,(11):21-21
记得那是学期快结束的一天,课间我正在教室里专心地批改作业。突然,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跑进教室向我报告:“老师,小陈的牙被小徐打掉了,流了很多血!”我一听脑子里嗡的一下,怎么又是小徐,这孩子太不让我省心了,我跑出教室,看到小徐一声不响地站在小陈旁边,小陈则用手捂着嘴,血还在往外流。我急忙把小陈送到医务室,给他止了血,还好那颗牙本来就快要掉了。  相似文献   

4.
1995年.我终于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做了老师后,我就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因此,我每天都要早早地来到教室.督促学生利用晨间的好时光诵读。放学后,我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因为还要抓紧时间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谈一谈孩子们在校一天的基本情况和所作所为。晚上回到家,我常常一个人静心梳理当天的教学情况.然后制作第二天上课所需要的教学用具,或者阅读专业书籍和办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握手     
去年6月下旬,升中考试前一天,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征得我的同意,在教室里小聚。晚休铃声响了许久,同学们还没有离开,我只好到教室请他们回去休息。不知为何,当第一个学生经过教室门时,我伸手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于是,一个接一个,五十六个学生陆续与我握手告别。为何要与他们握手,也许自己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升中考后,有学生到我家坐谈,没想到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感谢你那次让我们终身难忘的握手。你可知道,许多同学都是流着眼泪离开教室的。”“是因为同学分离,还是因为我?”“当然是因为你。”“为什么?”“说不清楚。”真没想到,…  相似文献   

6.
当学生离开课堂后,能够由衷地喜欢上看书,自觉地沉浸于阅读,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的做法是“营造书香教室”。  相似文献   

7.
下课了,我还没有离开教室,就发现有两个学生张明与王华在教室里追来逐去的。我截住了他们,是王华怪张明说他是“神童”,生气了。我奇怪地对王华说:“神童有什么  相似文献   

8.
三段"4·20芦山地震"时的教室视频无意中被放到了网上,教师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 然而当记者走访被地震波及的学校,问及每个教师,回答却是:"这是应该的.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在汶川大地震时就坚持最后离开教室的教师,毫不讳言:"我宁可死,也不愿抛下学生自己先跑!这与母亲抛下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教师是什么?还是那个在教室里诗意地带着孩子徜徉人类文明的领头人吗?不,他是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9.
三段“4·20芦山地震”时的教室视频无意中被放到了网上,教师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然而当记者走访被地震波及的学校,问及每个教师,回答却是:“这是应该的。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在汶川大地震时就坚持最后离开教室的教师,毫不讳言:“我宁可死,也不愿抛下学生自己先跑!这与母亲抛下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选择倾听     
记得那是学期快结束的一天,课间我正在教室里专心地批改作业。突然,一个孩子急匆匆地跑进教室向我报告:"老师,小陈的牙被小徐打掉了,流了很多血!"我一听脑子里嗡的一下,怎么又是小徐,这孩子太不让我省心了。我跑出教室,看到小徐一声不响地站在小  相似文献   

11.
吴郁葱 《现代教学》2014,(Z2):103-105
<正>寻常的咨询电话不寻常的自我觉察一天晚上十点多,我突然接到一个高三男生的电话,他的声音里有一份焦躁,叙事的过程中话语不断颠倒重复。他说自己的性格是热情的,属于狮子座,但这样的性格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受伤害,"看见自己爽的同学就容易成朋友,看见不爽的就成敌人,结果几年下来,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班级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成了自己的敌人。我和我的朋友与众多的敌人斗得不亦乐乎,有时甚至大打出手。刚开始老师还站在我这边,到后来连  相似文献   

12.
口哨风波     
沈志媚 《师道》2006,(1):41-41
我手捧教本,像平常那样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向教室。刚到教室门口,一声清脆的口哨声使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竟然有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迎接自己的语文老师。我的气不打一处来,非把那个可恶的人揪出来不可。我紧绷着脸,大声说:“敢做要敢当,谁吹的,自己站起来。”气氛紧张极了,教室里鸦雀无声,但对于是否有人会站起来,我一点把握都没有。果然,1秒、2秒……人没抓到,我的尊严却在一点点地丧失。一计不成,再用一计。我对那个嫌疑最大的A同学说:“请你去一趟办公室。”在离开教室之前,我又对坐在那里发呆的学生们说:“自学吧,你们不就希望自学吗?”来…  相似文献   

13.
镜头一:独特的教室文化苏霍母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走进班级的第一天我让学生们在字典里查出“自律”的涵义,聪明的孩子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图,要他们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从此“自律”便成为班级特有的教室文化。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有些好动,正当我绞尽脑汁为此发愁的时候,一位学生在她的周记里建议班上养几盆花,我建议“:再养些小金鱼,就你负责?”呵!没想到班里学生一致举手表决同意。从此班里安静了许多,美丽的花朵和游戏的小金鱼也成了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小的教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苏兴震 《班主任》2007,(1):38-38
我做老师第一年,就被“委任”为班主任,当时心里真是又喜又怕。新生报到第一天,注册、收费、发放书本、编排座位、入学教育等事情忙得我昏天黑地,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教室,我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可一转身,却发现教室满地狼藉。怎么办呢?现在叫学生回来打扫已经不可能了;就这么脏着不打扫吧,开学第一天就给别人留下如此差的印象,心里又不情愿。想来想去,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了。我一边拿起扫帚清扫教室,一边自我安慰:都说花钱  相似文献   

15.
月光如水     
这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觉醒来,白天发生的一幕幕又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天,我带幼儿午睡起床后,幼儿离开休息室回教室,我则细心地清理好床铺,拖完地,关好门窗后回到教室。刚进门,园主任就气呼呼地找到我说,我班的两个孩子午睡后没有回教室,在大厅门外打架了。我心里一惊,意识到这是工作环节安排的失误,就说:“那么,我们就规定值班老师先把孩子送回教室,再去整理床铺?”“不是规定,你自己想办法……”领导打断了我的话。现在想起来,自己的建议也不对,如果老师先把孩子送回再整理床铺,那么下…  相似文献   

16.
那天发生的一幕,我一直不能忘记。那是前年六月份的一个晚上,作为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当时已经是处在高考前冲刺的最后时期。那天是周四,晚自习有我的值班,到了10点20,我要回家了,依照平时的习惯,在放学回家离开学校前,我总是会到班里转一转才走。也就在我回到教室刚刚呆了5分钟,正在和一个学生说话的时候,忽然从教室外面跑进来一个学生,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可是当我看到是学生邵时,我随即想到他今晚上是因为身  相似文献   

17.
李招义 《师道》2006,(8):42-43
一我每个星期有两天陪着他们在教室吃饭,为了防止他们违纪,我常常是自己在食堂吃完后,才拿着自己的饭盒站在教室门口,这时总会有学生放下自己的饭盒,走过来接过我的饭盒。“老师,我给您盛饭。”“老师,我给您打菜。”他们就这样一个一个地问着,我一个一个地婉拒,也没感觉到厌烦  相似文献   

18.
顾连梅 《班主任》2021,(3):66-66
晚自习前我来到教室,还来不及坐下,平日很顽皮的学生明就走到我身边。于是,我与这个自己平时本不十分喜欢的学生聊了起来。交谈中我得知,由于专业成绩未过线不能参加高职考,他明天就会离开学校回老家实习了。这个平时令人头疼的学生,今天脸上少了些往日的桀骜,多了几许掩不住的落寞,这让我感到不忍和酸楚.  相似文献   

19.
班有贫困生     
读报时间,我到班上检查读报情况,走到教室窗外,我看到班长正在给同学们阅读本周新闻。我原本准备在窗外查看一下就离开,这时我看到刘勇同学正用自己的拳头顶住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我在一所重点中学里教书,是负责管理学生纪律的行政老师。一天,大雨瓢泼,狂风咆哮。我去各班清点学生到校情况,有的学生撑着伞畏畏缩缩地跑来,有的学生干脆呆在寝室不来上课……唯独有一个学生顶风斗雨、快步流星地冲进教室,任雨淋湿衣裤,自己也被淋成"落汤鸡"。还有一次,学生们放学了,教室里静悄悄的,空空如也。我路过某间教室时,看见有个人铁钉似的钉在座位上,正埋头读书。我仔细打量,没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