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有唯物史观做支撑,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实践证明,只有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观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2.
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有着特定的内涵和现实针对性,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视野作具体阐释;从抽象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立场来理解以人为本,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夏国兴 《教育与职业》2007,(23):170-171
传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育人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发展观的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育人模式创新实际上也是一个树立新的发展现的问题,文章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依据以及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悠久的哲学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自己"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再次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它不仅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新时期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发展观,其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有其独特的内涵,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今天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努力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德育就是在肯定、尊重人的自尊和权利基础上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必须具备有科学的发展观,要关照德育主体,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德育体制和具有服务人的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不能片面理解"以人为本",要注意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发挥人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体现在它坚持和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新时期辩证全面的社会发展观,为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法的人本主义>一文提出"法的人本主义",在相当程度上把"以人为本"视同"人本主义",把法制建设要"以人为本"归结为法的人本主义或人本主义法律观.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法律观是基于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新发展,而"法的人本主义"或"人本法律观"则是泛带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性质的抽象化法律理论,二者的内蕴有着本质差异.与"法的人本主义"意涵相关的"权利优位于义务"和"权利优位于权力"的提法也不尽恰当,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构建什么样的社会,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形态的一种表述,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这不仅可由唯物史观得以说明,也可以且有必要从科学发展观加以论证.符合自然根本法则的社会秩序结构基于底层起始的文化建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就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以个体文化过程作为社会建构的起始点,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以期涌现出和谐社会的秩序结构,这是教育应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民生观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认识和看法。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民生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演进的,其研究的着眼点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再到全面发展的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萌芽阶段,伴随着唯物史观确立的正式形成阶段,以及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完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重要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运用,它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本质,又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坚持、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社会实践的核心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根本原则和与其内在的一致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对于我们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理论构架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念的扬弃,这个思想的产生具有深远影响。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着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后者为其提供了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而前者也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和研究,存在着两方面的缺憾:一是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偏颇理解;一是对法、法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不够,更不用说对法制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前者的缺憾,在实践上造成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上的一些偏差;而后者,在实践上造成“以法治国”观念的淡薄,在人类历史上,社会的“跨超”发展与正确的法、法律的制定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往我们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认识不够。这些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由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局限在一般抽象的概念上,不深入研究人类的历史造成的。马克思晚年的历史学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理论,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不同道路及其原因,从而加深对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贯穿于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研究,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从人类社会维度和自然生态维度,揭示了现实感性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对马克思历史观建构维度的梳理,既可以彰显马克思对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又可以彰显马克思对自然环境的生态诉求。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反实证主义的和历史主义的诠释。拉布里奥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社会生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历史是一个整体,它以社会的形成过程和改造过程为基础。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了自身,创造了人类历史及人为的环境。拉布里奥拉基本上把握住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其同时代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也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以社会统筹发展为基础的整体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本观、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观.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只有在克服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辩证法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倾向、恢复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才能重新认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视野中,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借用合力定律对处于史前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动说明。历史合力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的辩证法、唯物论和历史性的统一,对研究和阐发历史辩证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民主是近代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历史性。由于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由主义民主最终也未能避免走向普遍主义的命运。18世纪兴起的历史主义致力于打破僵硬的自然法传统,消解了自由主义的普遍性根基,并进一步造成了当代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对自由民主的普遍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强调了民主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