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1980-2009年间甘肃省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甘肃省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运输通道的不畅通.在1980-2009年间,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2.3404,且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2—2008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高等教育发展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江西省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空间分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互动效应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显示:江西省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着互为推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半对数的定量关系;江西省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在水平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而其空间增长则具有非一致性的特征。因此,既要重点发展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地区,也要根据该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作好空间布局,以促进其二者的时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研究甘肃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分别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甘肃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规模的扩大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推动作用,但是金融效率的提升并没有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5.
服务经奔时代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凸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从已有的研究采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问题并未得到确定的答案,在中国情境下对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更显单薄。为此,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角度出发.应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发现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二者之间互为因果荚系。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与制造业之间也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本文基于2004—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卓 《内江科技》2007,28(6):66-66
本文从实证出发,借助于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了1991年以来四川省工业产值与GDP之间的关系,发现四川省工业产值与GDP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四川省工业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海洋相关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误差修正(ECM)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并结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带来海洋生产总值的增加,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也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相比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当前海洋科技创新产出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据此,提出贯彻海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结合市场资源配置、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史永东  武志  甄红线 《预测》2003,22(4):1-6
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下的计量分析,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因果关系;计量分析的结果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发现。文章结论与我国正处于从转轨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国情相吻合,对供给主导假说及需求遵从假说均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定位的分析,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的分析,结合山东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产业密切相关。本文利用1986--2006年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时甘肃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开胜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07,29(4):139-145
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关系的研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78年~2004年中国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耕地消耗将带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良好愿望只是一种错觉,实际情况与此相悖。因此,有必要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解决耕地保护难题可供选择的途径,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资源消耗的盲目依赖。  相似文献   

13.
程华  李莉  陈丽清 《未来与发展》2013,(6):116-119,109
本文首先采用1990-2010年统计数据通过Granger检验中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关系。然后采用广东省2000-2010年面板数据,测量广东省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结果显示:科技与经济间不仅都存在着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而且存在着显著的同期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广东省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平稳,整体协调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4.
陈悦  宋超  徐芳 《科研管理》2019,40(1):12-21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从科学与技术交互的视角,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试图对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产出三者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模型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之间相互促进;相比技术产出,科学产出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产出;经济产出促进技术产出的效果要好于对科学产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出,“科学-技术”交互效应是存在的,并且对经济产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情况对“科学-技术”交互效应的实现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章首先总结并评述了当前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因果关系,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30个省份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宏伟  刘思峰  袁潮清  马开平  李静  刘伟 《资源科学》2012,34(12):2374-2381
本文基于生产函数的多变量分析,以1978年-2008年样本区间数据为基础,利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法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投入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至今,我国经济的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而且研究表明:短期内并不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单向或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据此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很强的能源依赖型体系。最后,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选取中国1999-2010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协整及Granger检验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说明股票市场发展各指标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因此,建议通过完善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机制,遏制过度投机行为与非理性市场操作,实现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竟虎  郑凤娟  杨东 《资源科学》2011,33(4):684-689
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1997年-2006年间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分析了市域土地经济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除1998年外,市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差距不断增大。从空间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状态,而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则以兰州为中心向外递减。土地集约利用重心表现为东南向西北方向迁移,而经济发展水平重心则由西向东迁移。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协调度较差。  相似文献   

19.
戴魁早 《科学学研究》2008,26(3):626-632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看,两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明显。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陈菲琼  王旋子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61-1667
利用广义经济系统控制方法和动态规划理论,我们构建技术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广义经济控制系统,推导出最优控制变量选择对技术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最优路径,并以甘肃省1978-2007年数据验证该理论机制。实证表明甘肃省工业部门技术结构偏离最优经济发展路径。结论进一步验证,技术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负相互作用,在控制系统中形成负反馈控制能够达到系统最优化。最后,从提高反馈效率和到达最优状态最短路径选择的角度,我们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