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文章基于当前企业用工荒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对处于企业用工荒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做了描述分析,重点从政府政策、产业结构、高校教育、大学生自身等层面,揭示出了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4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就业心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从"就业难"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分析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也引发了诸多的思考。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国家宏观就业形势、毕业生本身、学校专业设置等原因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没有受到系统全面的社会化教育。如果能够给大学生提供较为有针对性的社会化教育,那么在就业的时候就能减少就业的盲目性。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化,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在研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问题时,需要对就业困难学生额外的关注,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综合社会复杂的就业背景,从而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5.
就业难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也是热点话题,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成为焦点。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分类,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帮扶办法,及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已经呈现上升趋势,使得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自身认识、社会认知及高校就业指导等许多方面,因此,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应从社会认识、高校就业服务及用人单位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女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促进她们更好地就业并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转变,大学生面临就业紧张的严峻问题:高校教学内容及体系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缺乏政策支持;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大学生就业路径创新促进社会稳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着手:经济新常态下的首要任务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8.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9.
每年两会上,就业一直是热点问题,李克强总理说,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传统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剧烈变化,从传统的科层制朝更灵活、更扁平的方向发展,呈现信息化、分散化、虚拟化、小型化的特点。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慢就业现象亦日益突显,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大学生快就业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浅析研究大学生慢就业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建议,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就业难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正确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文章主要从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外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韩冰 《科教导刊》2019,(11):172-17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具有天然的角色优势,但也存在着就业指导专业知识欠缺、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工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需要高校重视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培训,做好辅导员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辅导的系统培训,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完善就业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难,固然有就业形势、高校教育体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大学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大学生自身游乐过多、学业荒废、缺乏锻炼等自身的原因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就业工作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除了市场需求外,大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及就业期望值也对求职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对高校就业工作模式的变革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并结合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中领 《文教资料》2010,(7):212-21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其解决途径也是各式各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探讨如何弥补大学生自身的缺失,以便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就业的竞争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态势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学生自身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长远发展。文章将结合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入手,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以及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择业心理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如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服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社会产业发展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文章认为社会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的陈旧、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准备不足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政府、高等学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高校的招生与就业制度正在发生变化.在经济危机期间,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中国突出社会热点问题.虽然近年出现“用工荒”现象,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依旧存在.考研热几乎与就业难同时存在,就业与考研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难与考研热现象出发,在分析了就业与考研的利弊后,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这个关键时刻应采取的措施,以做好大学生分岔路上的指导工作,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转型期里各种矛盾交织后突显出来特殊现象,它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着标准偏高、结构失衡、理性程度不足;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弊端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厘清存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各种矛盾应是解决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