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琴  徐辉 《比较教育研究》2022,(6):38-47+74
印度作为世界援助体系中的新兴援助国,经历了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角色转变,形成了以伙伴发展关系管理局为顶层协调管理机构、以政府主导的多元教育援助项目为主体、以特定区域为对象的教育援助空间、以多样化教育援助方式为特点的对外教育援助体系。印度通过加强教育合作,提升了对周边区域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加大教育交流,传播了印度本国语言和文化;通过建设教育枢纽,提升了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印度对外教育援助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教育援助角色的国际认可与受援国对其合法性的认可,但也面临对外教育援助缺乏整体设计、长远规划、持续动力和援助层次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对非洲教育援助出现从项目援助模式到部门援助模式的发展态势,实践中仍存在受援国参与不足和援助有条件限制等问题.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在对非洲教育援助的理念和实践方面开创了一条特色化道路,包括:因地制宜,关注实效;以平等合作为前提,帮助非洲国家进行能力建设;追求共同利益,不附加条件.这些都为国际社会对非教育援助提供了经验,继续探索、持续改进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外高等教育援助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依据交换形态和援助动机两个维度可以将日本对外高等教育援助模式分为四种类型:战略对接型援助模式,以国际理解为理念,利用战略对接的形式满足受援国的利益诉求;资源共享型援助模式,以共同利益为理念,通过与东盟、非盟等区域联盟合作,促进师生国际流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基建供给型援助模式,以自力更生为理念,致力于改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提升科研环境;委托代理型援助模式,以教育开发为理念,向第三方组织提供基金或奖学金,为受援国的学生提供留学机会。每一种模式有各自的理念、动机、目标和行动,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援助效果。  相似文献   

4.
就业援助: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援助在不同的发达国家中具有不同的实践模式.英国的就业援助模式主要包括职业指导体系和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美国的就业援助模式主要包括充分就业政策、失业保险制度和公共救助系统:日本的就业援助模式主要包括"终身雇佣"制,终身技能开发机制和劳动力供需调节机制.英、美、日三国实施就业援助的经验,给我国推进就业援助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发挥政府在就业援助服务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三是要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四是要完善再就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教育援助强调危机情境中人道主义教育援助与发展教育援助的深度融合,旨在提升危机情境中各方教育援助的整合效力,确保所有儿童都可享有优质可持续性教育机会。主要国际组织在加强人道主义教育援助和发展教育援助之间协同关系中,初步形成了规范、能力、操作“三位一体”的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教育援助理论框架,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实践行动,提升了危机情境中教育援助的有效性。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援助为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援助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需要合理布局后疫情时代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教育援助优先事项,建立多主体协调机制,将疫情应急教育制度化到国家教育常态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为资深教育援助提供者,在国际教育援助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脱欧公投后,英国在目标取向、援助内容、实施方式以及审查体系等方面对教育援助政策进行了调整。英国教育援助政策呈现出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动力,以追求即时收益为价值取向,以援助证券化为实施方式,以高标准审查体系为过程保障的新变化,由此构建出英国对外教育援助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孔祥 《教学与研究》2004,11(11):45-51
有关对外援助的观点主要有补充论、代替论、受援国中心论和援助国中心论.与其他研究各国如何利用援助、一国为何向外国提供援助不同,援助国中心论只是关注一国为何向外国提供援助.援助国与受援国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差别很大.为了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援助,受援国接受了援助国提出的全部要求.援助国中心论认为,援助国提供外援是为了影响受援国,它还得到历史经验的证明.简而言之,援助国中心论认为,援助是一种可对受援国施加影响的工具.在冷战结束后,对外援助的规模和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主导性的国际援助模式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主导形成的。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对外援助事务,但在当前国际援助事务中的发言权明显不足,并因为自身援助理念、范式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不同而受到来自西方国家和媒体的批评和指责。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援助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援助事务,参与国际援助规范和议程的设定工作;加强对自身援助工作的有效宣传;改革对外援助理念、政策和机制,从而改善援助效果,推动新时期中国援外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援助是日本对非援助政策的主体内容之一,透析日本举办的历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可发现,日本从早期的对非专项援助到建立体系化的援助机制,援助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逐渐涵盖了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日本打着"非洲主事"和"国际伙伴关系"为原则的口号,实则将教育援助融入外交经济战略,从对非教育援助参与者演变为自主领衔的角色.日本通过教育援助输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对非洲进行全领域、全方位的渗透,提升了其在非洲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彭文平 《教育科学》2012,28(3):74-79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对外援助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援助理念来讲,日本认为教育是一项人权,援助教育可以削减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实现人类安全,接收教育援助的同时,发展中国家更应依靠自助。日本对国际教育的具体政策主要是:将基础教育主要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来看待;对于高等教育,则主要通过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且援助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转向管理。最后,日本国际教育援助的区域重心已向非洲转移。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颁布数年,国际教育援助中的南北援助模式和南南合作模式仍然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痕。现代化理论视域下,裂痕产生的原因是传统和新兴援助国的现代化逻辑不同。西方学者不断生产“普世性”的现代化理论为国际教育援助体系的西方主导权背书造势,构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化逻辑。然而,本体论上文明社会遮掩的资本逻辑;认识论上全球教育共识的虚假想象;方法论上技术官僚主义的精心算计暴露了西方现代化逻辑的非正义性。对此,中国式现代化逻辑较之西方有所超越,包括驾驭教育资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全球教育共识;深化全球教育治理,对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南南合作的典型,这种超越也进而启示弥合两种援助模式之间的裂痕,需要国际教育援助的世界现代化逻辑在理论上突破更为隐蔽的西方中心主义,在实践上通过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教育援助体系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教育援助是提高受援国教育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援助国扩大本国国际影响、提升国家文化辐射力的重要方式.作为国际社会重要受援国的印度,其接受教育援助经历了从工具理性到人文理性、援助资金分配由经济领域逐步向社会部门流动、基础教育超越职业教育跃升为援助重点、援助方式由分散到聚焦等方面的变革.印度的变革对于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实施国际教育援助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三大主体的国际组织、援助国政府、NGO近年来形成多元、多层、多途径合作的局面,特别是政府与NGO,基于对彼此资源的相互依赖,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其合作机制值得深讨。日本作为经验丰富的援助大国,政府与NGO的合作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话协商""助推NGO发展"三大制度结构来实现的,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方根据不同的"资源依赖性"与"组织身份定位",组合成"伙伴型""合同型""延伸型"合作关系。在"伙伴型"关系中双方构成对称性依赖关系,维持各自的组织身份,在"合同型"关系中形成非对称性依赖关系,NGO虽然自主却也受政府的条件牵制,在"延伸型"合作关系下NGO过度依赖政府,致其依附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育援助的输出国,英国致力于帮扶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改善落后的教育现状,在基础设施建设、物资供应、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英国的教育援助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五年规划期,援助的方向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加大了对女童教育的资助力度,提升了教育援助经费的成效,强化了援助合作的管理方式.本研究从英国教育援助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教育援助的成效与问题,并从援助质量、国际合作、政策调整和女童教育等方面,总结了英国教育援助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十年中,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受援格局中的优先地位日益凸显.在援助关系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某个特定国家的教育援助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在援助结构上,这些国家的中等后教育得到了最多援助;奖学金与学生资助在援助国开支类援助中是最主要的援助方式.我国应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援助的投入,且在选择援助对象时要考虑当前国际局势,援助领域优先放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援助方式要将双边项目合作和多边援助相结合,继续开发更多的奖学金项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软实力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旨在加强与亚洲受害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改变"侵略国"、"经济动物"等负面的国家形象;90年代之后,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服务于政治大国战略。在非洲,日本通过举办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输出了新的援助理念,国际教育援助为其联合国外交做出了贡献。在亚洲,日本为扩大其政治影响力,选择了蒙古、越南、泰国等"战略性国家"进行援助。教育援助因其直接与受援国人民的福祉相关,在为日本与这些"战略性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日本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包括教育援助在内的国际援助,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为了完成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出于对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考虑以及响应发展中国家的需求,2018年美国国际开发署颁布了美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基础教育援助战略——《美国政府国际基础教育战略(2019—2023财年)》。文章通过对该战略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国际基础教育援助战略体现出以满足基本学习需要为目标、以关注受援国需求为原则、以共同应对教育挑战为方法的特点。未来五年美国国际基础教育援助将呈现出始终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注重受援国的发展有效性,倡导全纳教育和关注弱势群体的基本动向。作为相对成熟的国际教育援助实践,美国国际基础教育援助的经验对我国开展教育援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美国官方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为例,对美国国际教育援助的政策演进、主要战略及其项目作一概述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对外教育援助政策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援助国之一,具有援助数额大、政治性强、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援助的特点,并把受援国政府进行"善治"作为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划拔援助的一个先决条件。治理理念虽已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定义众多,但是对于善治内涵的界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能被广泛接受的统一标准。美国把评价标准尚不统一的善治作为援助的先决条件的实质就是扩"善治",求霸权,获得经济利益,调整政治战略,维护国家形象,从而巩固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有效援助是当前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议程之一,同时也为国际教育援助直接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教育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在有效援助议程下,审视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政策与实践,不断提升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有效性,这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