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扬 《科教文汇》2011,(10):35-37
"情知性"教学通过多种激励手段,使学生有较多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愿望。在教学中注重针对性、合作性、开放性和反思性,使课堂充满着智慧,显露出生机。"情知性"教学操作策略突出"创设情景"、"互动交流"、"形成结构"、"新知应用"、"扩展变式"、"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展翔 《科教文汇》2010,(24):90-90,92
初中数学课堂上,为了使知识成为学习探究的"知识链",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就必须要做好课堂"留白"和"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凡有合作交流,必先有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9)
课堂提问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互动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对话形式。课堂上,师生间的提问互动交流要做到有效、可行,关键在于教师设置问题的技能与提问交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季璇 《科教文汇》2010,(31):103-104,148
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流。第二外语的学习通常是从课堂开始的,要把"学习"变成自然的"习得",教师应当围绕促进第二外语的习得来设计教学活动。能促进第二外语习得的条件有很多种,本文将仅就课堂二外教学的必要条件,即语言输入、课堂互动、语言输出以及几者之间的关联性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冯华炜 《科教文汇》2010,(12):67-67,73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两种主要形式。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中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在"裂变",取而代之的是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但一直以来更强调的只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却忽视了课堂中的"生生互动",而实际上"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徐锦堂  欧海燕 《科教文汇》2010,(19):24-26,33
"三自一导"大学教学模式分为"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自教、自评"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若干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环节。"三自一导"教学模式不仅能大大增进课堂活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始终确保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还极大增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另外,"三自一导"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可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进行论述。提出的具体策略包括:通过提问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通过实验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通过角色扮演与学生展开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师生双边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学习目标”的愿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例如我们的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组“提问”,但它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与评价,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如果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僵化和低效的。教师课前应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导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入手。  相似文献   

9.
陈隆方 《内江科技》2010,31(12):203-203
课改强调地理新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张顺伍 《金秋科苑》2010,(4):238-238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应教会学生"怎样学"。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教授学生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1.
李素荣  宋绍飞 《今日科苑》2009,(22):218-218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且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读芹 《科教文汇》2010,(29):32-32,39
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实现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手段。设计精当、发人深省、恰到好处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课堂提问要围绕中心设置,要富有启发性,同时要具有适当难度,要注重学科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教师的素养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效教学在课堂一直都不能很好的落实。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效提问"是新课程实施初期实现教育目标的常规手段。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原则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磊 《知识窗》2013,(22):55-55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教师问:"同学们,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回答:"120千米。"教师问:"3小时呢?"学生回答:"180千米。"教师问:"4小时、5小时呢?"学生回答:"240千米、300千米。"教师问:"x小时呢?"学生回答:"60x千米。"接下来,  相似文献   

15.
何佳荣 《科教文汇》2013,(17):184-185
教学改革呼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敦促“问”的艺术。教学中“问”的艺术不仅包括老师的有效提问,还必须有学生的有效质疑。恰当的提问和质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师生高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打造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我们就要构建教学情境与课堂提问的和谐统一,实现课本阅读与逻辑思维的相互配合,搭建课堂引导与交流互动的教学氛围,实现课堂练习与评价反馈的合作共存。在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组织完善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完整有效的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的自主有序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中“导”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束艳红 《科教文汇》2011,(36):117-117,208
教师在"学案导学"教学中的"导"大有学问。它既包括新课之"导"、问题情景之"导"、学习过程之"导",更包括学习方法之"导"、思维方式之"导"、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助之"导"等等。总之,"导"贯穿于教和学的全过程,应该说"学案导学"教学中的"导"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和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信息,从而大大地增强教学的实效型。  相似文献   

19.
张冠群 《科教文汇》2012,(18):113-113,119
在聋校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动领悟知识、自主选择方法和自发评价结果,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不断地探索交流,新的问题情境又让聋生从"学会"到"会学",享受幸福而完整的聋校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贾莉 《科教文汇》2011,(30):106-106,16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传统的教学观。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师要放下尊严和架子,敢于打破课堂常规,放弃"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努力实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交流、讨论、互动,你会从学生身上收获成功。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下熏陶出来的充满探索精神和思维活跃的21世纪的学生们,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