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老师有个“闪光点”的口头禅。她教的学生个个都是宝。即使是令人头痛的学生,她也会说:“这个学生不错呀,有不少‘闪光点’哩!”上星期,我们几个同学来这个学校实习班主任工作,别的班主任谈的经验一条又一条,而她,谈来谈去总是“闪光点”、“闪光点”;我又跟着她实习,真倒霉! 什么“闪光点”、“闪光点”的,说得那么玄。我心想,教育学生有啥,学生好比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6,(25):218-219
作者在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体会到“公正”二字的重要作用,提出“公正”是班主任把班级事务做细做好,做到学校满意,学生和家长心服口服的前提。文章列举“公正地看待学生的学习基础”“公正地看待学生的性别”“公正地组建班委会”“公正地进行学生学习品行鉴定”四个小论点,阐释了班主任只有践行“公正”价值观,精心耕耘、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进步,才能成就教师的良好“师德”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校长自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己好”只会影响到我们自己,而校长的“己好”,因为校长是一校之“主”,所以,就有可能影响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至于校长的“己好”给学校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消极的,这很难说,关键取决于校长的“己好”是否有益,在学校里有没有适宜成长的土壤,如何“生根发芽”。因此,校长有以“己好”治校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要三“思”后方可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学校领导交给我一个曾经在公安局都挂了号的差生,让我帮助他转变,同时要我做该生的“督保人”。当时我觉得这个称呼很特别,后来慢慢爱上了这个称呼。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个老师对学生不都有一种“督保”的天职吗?我们不仅应该成为哪个特别生的“督保人”,而且应该对全体学生都尽到这样的责任,保证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方方面面都不出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如何挑起“督保人”的担子? 我是长岛县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已经度过了30多个春秋。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很“在乎”我在我的学生眼里的“形象”。数不清有多少个早晨我到校先拿起扫把打扫卫生,数不清冲刷过多少次厕所。每当天气突变时,我总要多带几件衣服给路远、  相似文献   

5.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斑竹:许多高校附近都饭店林立。饭店里大学生占据了大半“江山”。如今的青年学生由于突然获得了“财政权”,且大都没有理财经验,生活上的开支就比较随意,毫无计划性,经常是前松后紧,不断出现“财政赤字”。而一些在校大学生也毫无理财概念,每到学期初,在外地读书的学子揣着一学期的生活费进了学校。衣袋里有钱了,出手也就阔绰起来,频繁地下馆子、逛街、买高档消费品等,很快就花光了半年的生活费用,最后只有靠借债度日。小顽童:我每个月的花销都是有计划的,可仍然捉襟见肘,同学过生日啦,老乡聚会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每当接到父母邮来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对外是一面彰显特色的旗帜,对内是一个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对学校的过去,它是一个概括总结;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它又是一个奋斗目标。深思我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结合我校发展过程,经过不断反思、挖掘和总结,作为校长我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一棵树茁壮成长”。“树”意味着希望、意味着发展、意味着成材,“树”既指学生,也指教师。这一办学理念需要我们用发展的、以人为本的观点、用个性化成长的观点、用多一把衡量尺子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而校长则致力于为学生、教师提供成长的肥沃土壤。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只有千千万万的学生发展了,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李海燕 《学子》2014,(12):87-87
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这是事实。但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正确面对这个事实。我们要相信“差生”也可以成才,要看到“差生”也有很多闪光点。我们学校是师范学校,主要专业为师范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女生,而幼师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专业,学生们将来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胡敏 《江西教育》2007,(2):32-32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不管我们的学生是优生还是后进生,甚至“问题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建设未来的栋梁之材。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生之心,一份惜生之情,我们就能发现“问题学生”也有许多优点,并能及时地捕捉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教育和鼓励。有了一颗爱心,还要有耐心。因为对于大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犯错误有反复性。  相似文献   

11.
那薇 《下一代》2012,(4):14-19
“教育唯真,和美唯家”,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家,相信是很多校长的梦想,也是我努力践行的“真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教育的成果。让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在这所校园里,有一种力量在浸润自己,每一个人都那么舒展、快乐。”而这种力量,就是我要努力为之的“大气”所在。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目标是一所学校预期成果的说明也是学校期望达到的境界和成果。因而,学校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既要具有挑战性,以激励师生员工为达到预期目标和成果而发挥拼搏精神和创造精神,又要具有全局性和有效性,使学校各种具体目标的实现能有最有效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四有”新人。我们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抓”工作方案,即抓思想、抓质量、抓纪律。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抓思想“三抓”中放在首位的是要抓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批评一个学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要真正改造一个学生的思想意识却  相似文献   

13.
王志刚 《中国德育》2012,(17):22-24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用“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等名词给我们的学生分类。其实,每个学生都不差,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树立“人人是才,人人成才”意识,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长处,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我们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发现学生成长的“亮点”为推动力,让“每个学生都不差”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应做到:“适时”、“适度”、“人情”、“人理”。一、适时 适时是指教师要抓准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这一点对后进生特别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他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教师及时的表扬往往是促进学生转变、进化的催化剂。在这一点上,我有深刻的体会。记得有一次,我班转进了一个插班生。听家长介绍,这个学生原来的成绩很差,也很调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日趋增多,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中学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到广州这个改革与开放的“窗口”,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作了初步调查。我们走访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召开了几次班主任老师座谈会,了解到:形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危及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一些教师对此还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16.
创办于1992年的海门市东洲小学从办学之日起,就以“追求卓越”为学校精神,以“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有智慧有信念的“新生活学校”。“新生活学校”有一幅美好蓝图:每一个师生热爱阅读;每一个师生热爱运动:每一个师生热爱艺术;每一个师生热爱实践;每一个师生热爱生命。追寻着这样的教育理想,我们在新生活教育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17.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可能在某一学科,某一项活动,某一种本领上做得比别人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确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观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施以爱心,助以信心。经常对学生说:“你能行”,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教育学刊》有一篇文章,提出把“差生”改为“潜能生。我为这句话叫好。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教师应当体会学生生命最大的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能够表现自我,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然而在中小学,“差生”这顶帽子犹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顶帽子就是精神枷锁,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  相似文献   

19.
郑立平 《山东教育》2014,(Z6):24-26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似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却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但是,“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存在又是一个伴随着教育产生与发展的永恒问题,谁也不可能杜绝其产生,谁也不可能保证其根治。所以,预防胜于诊疗,永远是根本之策。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辨析清楚两个概念,一是“学生问题”,二是“问题学生”。所谓“学生问题”是从来就有的,并随时都会发生的普遍问题;而“问题学生”则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  相似文献   

20.
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建设的好坏,对整个学校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与班级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性格、志趣、能力,千差万别,学生的发展态势又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学情”——即细致入微地观察到每个学生、每个层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取得班级管理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