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光在干涉中的位相突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不能把这一特定的条件推向一般。由于位相突变引起的附加光程差称之谓“半波损失”,该物理量对干涉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推导了非平行平面薄膜反射光的干涉条件,并由此出发自然地导出了平行平面薄膜的反射光的干涉条件、劈尖的干涉条件及牛顿环的干涉条件,并使这三种干涉在逻辑上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郭霞 《中学物理》2012,(8):46-48
新课程标准中对“波的干涉”这一知识点的要求是:知道什么是波的叠加,什么是波的干涉,其条件是什么,如何判断某个点是振动加强还是减弱,如何确定一段区域内有多少个振动加强点或减弱点.而对于涉及这五点内容的题目,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尤其是有关振动加强点或减弱点个数的判断问题,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各个突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光矢量出发,推导了两光源发生干涉的条件,利用可见度和相干度的概念,讨论了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关系,得到获得清晰干涉条纹的附加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光的干涉问题,计算要求不高,但对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有关应用等问题的判断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对光的干涉现象、产生干涉的条件及有关应用等内容必须熟悉  相似文献   

6.
根据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理论,本文利用LabVIEW编写程序对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模拟,描述了双缝干涉的图样和光强分布曲线,并计算了条纹间距和对比度,直观地展示了双缝干涉这一物理现象,同时设置了初始条件修改模块,可以清晰地显示不同条件下的干涉现象,为双缝干涉的理论与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学实验条件差,笔者在教学“光的干涉”一节时,尝试了用纸带粗略演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波动光学的另一种讲授方法,即从衍射引入干涉概念的方法。并从光学发展的历史和现代的角度,提供了论据。通过分析衍射和干涉的光强公式,说明了衍射和干涉的物理图象一有利于正确理解衍射和干涉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了关于衍射是光的波动性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特征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波.理解光的干涉与衍射的条件和分析方法,是学习光的波动性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对产生明显的衍射条件和光的稳定干涉的条件、方法、以及有关规律,必须明确掌握.下面结合例子作一讨论.1产生光的干涉和明显衍射的条件与方法光的干涉现象是光叠加的一  相似文献   

10.
波的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光的干涉的基础.但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抽象、复杂.笔者在对波的干涉条件、干涉图样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以下误区,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误区一不同频率的两列波也能产生干涉现象波的干涉现象可以用波的叠加原理解释,很多学生混...  相似文献   

11.
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程差的精确计算和近似计算,得到近似计算的条件。探讨实验操作中应增大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并适度减少两缝之间的距离,利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相似文献   

12.
两类干涉方法及干涉图样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适当的装置产生一定的干涉图样,观察其中条纹的形状、位置和间距及其变化。干涉图样中条纹的形状、位置及间距,取决于光束在各点的光程差以及光波的光谱分布和光源的大小。一般由点光源产生的干涉图样是非定域的,由扩展光源产生的干涉图样则是定域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薄膜干涉指出增透膜增加透射是利用了薄膜等倾干涉的反射光线干涉相消原理,指出增透是利用减少反射光的能量损来增失强透过光实现增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缝干涉是分波面法干涉的典型例子,本文讨论了光源位置对干涉条纹的影响和光源移动速度与干涉条纹移动速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为例研究光场的空间相干性,指出了光源的线度与光场的空间相干性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杨氏双缝干涉理论借助Matlab编程进行了计算机虚拟仿真。所得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完全一致,因此,该虚拟仿真为光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光的干涉理论,计算杨氏干涉实验中在S2缝前加透明介质薄片和在S2缝后加透明介质薄片对干涉图样的影响,从而指出姚启钧所著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4版《光学教程》教材中的错误,并提出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热光的一种理想微观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推出了热光束杨氏干涉条纹的强度空间分布及可见度,给出了一幅从微观到宏观的清晰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18.
谭毅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91-93,190
根据光的双缝干涉理论,应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强分布图形,通过改变入射光强、缝宽、焦距和波长等参数,观察到双缝干涉条纹的相应变化,从量子物理角度分析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形象展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与光学理论相符合。这种方法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双缝干涉的特征和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将压电陶瓷片固定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移动镜上,当加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驱动直流电压增加时,引起压电陶瓷的微小伸长进而引起移动镜的移动,引起光屏上干涉条纹环数目的变化;用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作为光电传感器件捕捉干涉条纹的光强信号,再将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采取USB接口与微机接口,用C++语言编写程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条纹自动计数软件,将这种计数方法与压电系数的测量结合起来,可以自动得出其压电系数.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两光波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光矢量出发,推导了两光源发生干涉的条件.利用可见度和相干度的概念,讨论了干涉条件和相干度的关系,得到获得清晰干涉条纹的附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