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新兴技术的产业化面临达尔文之海,亟需企业家发掘创业机会、整合创新资源,进而推动新兴技术的变革和商业化。基于胜任力理论,构建了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家胜任力的分析框架;进而借助跨案例研究方法,比较了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三位企业家的胜任力结构特征,探究了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家胜任力构成的共性和异质性特征,进而探讨了创业企业家胜任力结构与创业模式选择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1)新兴产业创业企业家的胜任力主要由元胜任力、认知胜任力、个人胜任力、职能胜任力、价值观构成,且企业家胜任力结构具有异质性。(2)新兴产业企业家胜任力结构的差异不仅会影响企业家创业机会的发掘,而且会影响企业家创业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影响企业家创业模式的选择。(3)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并能高效整合市场资源的企业家倾向于选择商业模式变革导向的创业模式;而具有技术研发先验知识,善于捕捉技术创业机会,并且热衷推动技术变革和转化的企业家通常会选择技术范式变革导向的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阅读及前期访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创业胜任力结构及其培养机制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杭州、上海、宁波等8个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183位创业的科技创新人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来验证和修正模型。认为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创业胜任力包含创业机会胜任力、国际文化胜任力、团队建设胜任力、商务创新胜任力、创业效能胜任力等5个维度;可从政府行政驱动、高校创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培养等3个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的环节来构建创业胜任力培养机制,培养机制的各个要素对创业胜任力各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创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确定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结构的主要维度和创业绩效的主要指标,最终确定创业胜任力与创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为创业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市308位参与精准扶贫活动的科技特派员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特征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帮扶效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得出:科技特派员的胜任力模型包括思想意识、工作技能、指导帮扶能力、创业帮扶能力四个维度19项指标。科技特派员的思想意识对其创业帮扶能力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工作技能对其指导帮扶能力和创业帮扶能力均具有积极影响,优秀的帮扶能力可以对精准扶贫帮扶效果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应根据该胜任力模型建立提高科技特派员胜任力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完善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创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张鹏  邓然  张立琨 《科研管理》2015,36(8):120-128
本研究以219家广东省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不同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成立年限下企业家纵向社会资本、横向社会资本以及社会关系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调节企业家横向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企业性质调节企业家横向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企业成立年限调节企业家纵向、横向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社会资本角度对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绩效提出了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电子商务个体经营者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回顾与实证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创业绩效优秀的创业者、创业绩效差的创业者、不创业的普通员工三类主体进行实证比较研究,构建创业胜任力的核心层、中间层及外壳层的三层次五维度指标体系,从而为电子商务个体经营者素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助推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雯  夏清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2):284-293
 学术型企业家在大学衍生企业的创建与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全国“211工程”大学衍生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实证检验了在学术与产业两种不同环境的支持效应下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驱动机理,并探讨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如何作用于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了环境支持对于创业行为的促进模式,形成了“环境支持→创业感知→创业行为”的创业驱动机制,并且,学术型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对大学衍生企业的绩效表现有显著的积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环境支持要素与产业环境支持要素的支持方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创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它包括机会识别过程、机会开发过程及结果三个阶段。创业者胜任力包括机会、关系、概念、组织、战略、承诺、情绪、学习八个胜任力。认识创业过程中的规律,结合创业过程认识创业者胜任力,有助于创业者创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葛宏翔  梁微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75-181
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社会资本与科技研发能力等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深入分析海归社会资本、科技研发能力、初创企业绩效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海归创业要素与初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基于此,选取海归于2015—2018年间成立的26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探究海归社会资本因科技研发能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揭示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结果表明,海归的政策性和市场性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科技研发能力在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初步呈现了海归社会资本影响初创企业的绩效的路径和机制,为海归整合社会资本、培养核心能力,促进初创企业成长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萍萍 《预测》2005,24(5):53-57,48
创业企业的绩效主要源于创业企业家的能力水平及其生产性努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解决创业企业家的能力及其生产性努力问题(包括企业家收益状况、控制权大小、基于声誉的需要、监督约束机制)以及它们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讨论了创业企业家能力水平及其生产性努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家能力内在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测量企业家能力的包含26个测量项目的量表,以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为对象,对254家样本企业业主的企业家个人能力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民营企业业主的企业家能力内含7个维度,分别是: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Nascent academic entrepreneurs need to acquire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to create successful spin-off ventures.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difficulties in this pursuit prior to venture formation and offer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inhibitors. We confirm, combine, and extend two previously identified inhibiting mechanisms into a relational inhibitor category, classify additional structural and cultural-cognitive inhibitors, and highlight how these inhibitors exist both at the individu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We then advanc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ed, multilevel functions of inhibi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offer policy insights on how universities can mitigate their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upon spin-off venture evolution is complex and dynamic. We examine how t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context influences the spin-off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the spin-off venture and the department.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within spin-offs based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at the same universities we observ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arly venture performance. Small differences in initial departmental support from management and senior academics for gaining commercial experience and spending time exploring the commercial opportunity were seen to have a major impact upon the subsequent spin-off development path. Supported ventures gained momentum as the department helped develop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and influenced how these competencies were developed from external actors outside the department. By contrast, a lack of departmental support for entrepreneurship severely constrained the evolution of spin-offs regardless of university leve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hi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shift in focus from the well-studied university level to the relatively neglected department level to help explain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in university spin-off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利基策略的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形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米尔  田丹 《科学学研究》2005,23(3):388-393
本文旨在探寻中国企业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对方正、华为和朗科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共同点是采取了利基策略;研究了基于利基策略的核心技术能力形成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利基策略的核心技术能力形成模型;研究表明,利基策略是中国企业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建构能力成长是形成核心技术能力的关键环节,利基策略的实现还需要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创业知识、创业学习和创业成长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基于288份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样本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业知识、创业学习以及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比创业默会知识,创业确定知识对创业成长的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业学习在创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默会知识影响创业成长中发挥的不完全中介效应更为明显;默会知识会通过创业学习转化为确定性知识从而间接影响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16.
尽管我国创业活动在全球经济体处于活跃状态,但我国的创业成功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创业政策供给与异质性创业模式的匹配度不高。以供需匹配为视角,借助MOS模型,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创业政策与创业模式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政策有助于提升生存推动型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2)动机激发和技能培育政策有助于增强机会拉动型创业者的创业自信心,提升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3)机会增加和技能培育政策有助于扩展创新驱动型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提升其组织管理能力。鉴于此,政府应采取异质性的创业政策供给,即关注生存推动型创业者的动机激发和机会增加,注重机会拉动型创业者的动机强化和技能培育,侧重创新驱动型创业者的技能提升和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业学习与创业导向的相关文献,对创业学习与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明晰这两个构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提升创业学习与公司创业理论的理解和发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8.
张秀娥  王超  李帅 《科研管理》2022,43(5):59-66
如何促进创业是近年来学术和实践领域广泛关注的议题。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本文研究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该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利用来自28个国家跨越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分层广义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制度环境中支持创业法规、金融资本可得性、教育资本可得性和腐败控制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社会文化价值观负向调节二者关系。论文从跨层视角探索了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制度环境对创业意愿的交互作用,拓展了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最后,本文从创业者和政府层面提出管理启示,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上,将创业学习划分为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等不同维度,并基于中国独特的制度、市场和文化背景构建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影响模型,深入探讨创业网络对创业学习的作用机理。来自于杭州和长春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业网络是创业学习(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重要前因,但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个体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对经验学习、认知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张秀娥  李梦莹 《科研管理》2021,42(9):120-126
  近年来,创业激情作为影响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的关键情感因素日益受到学者关注,但有关创业激情对创业成功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创业激情-创业坚持-环境动态性-创业成功”的路径作用过程,以236位创业企业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24.0以及AMOS24.0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激情对创业成功有积极影响;创业坚持在创业激情对创业成功的作用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会对创业坚持和创业成功间的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环境动态性调节创业坚持在创业激情与创业成功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更进一步探索创业成功的影响因素,揭示创业激情向创业成功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