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邓小平科技思想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1))自此,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技体制改革由此循序开展并不断深化。科学基金制正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实践与升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就在马克思的观点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但是马克思科技观具有两重性,所以面对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科技观引领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由刘大椿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一书整合了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的研究成果,分别以“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当代科学论探索”与“西方科学论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然后通过马克思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社会学、科学观的转换、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战略与公共政策、中国科学论的发展、西方正统科学论、后现代科学论等八个章节从辩护到审度对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我国各条战线的改革成就,无一不与他的英名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产物——科学基金制,就是在他的关怀、支持下诞生、发展的。1批准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后,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进行拨乱反正。在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上,精辟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马克思主义观点。这些深刻论述,对于饱受“文化大革命”折磨的科技工作者,犹如春风化雨,极大地激发…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思想发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历经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一套切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使中国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6(3):194-20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构成中最为重要的因素。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是关系到今后十年我国能否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以及在下个世纪能否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大事。本文是全国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在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专题组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和讨论而形成的。文章根据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的实际状况与问题,就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经济这一主题,提出指导思想、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对制定我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邓小平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为我国构建新型科技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以"科技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处理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为科技创新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但是,转型时期科技治理的相关运行机制和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应继续深化和践行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通过有效途径积极完善科技治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文超 《软科学》1995,9(3):1-5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刘文超、邓小平同志一直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对科学技术作了一系列的极为重要的论述,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学说,在中华民族乃至...  相似文献   

10.
刘文超 《软科学》1995,9(2):5-10,15
形势·趋势·规律──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几点认识天津市委党校刘文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科学技术的作用已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证实,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关键。本文仅就当年科技发展的形势、趋势和科技发展的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江平 《科教文汇》2012,(25):94-94,96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这面社会主义大旗到底能举多久的疑问,人们怕字当头,做什么事先问问它姓"资"还是姓"社",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做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实际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均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政策思想。这些科技政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体系。文章简要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思想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3.
1978年3月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经过“十年动乱”后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通过全国科学大会的筹备和召开,我国科技事业恢复了正常的体制和秩序,党和政府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确立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是对“十年动乱”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科技工作的全面拨乱反正,也为20世纪80年代科技事业的开放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技方面曾经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众多领域都位居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是,到了近代以后,中国的科技发展缓慢、停滞甚至倒退,最终被西方超过而落后于世界。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中国发展科技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重要意义。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学界已有很多论述,并且成果颇多。此文从文化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民生科技开始成为科技政策的一大亮点,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这为我国科技政策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目前,国内对民生科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科技的内涵、民生科技的特征、发展民生科技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国外发展民生科技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构建民生科技的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1911年推翻清王朝后.内战、抗日占去了近50年,真正的科学技术发展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的科技政策不断改变。本文主要阐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现状。作者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比欧美晚了150年.科学技术晚了200年;近30年有些进步,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中国人需要再奋斗50年;当前应该埋头苦干、韬光养晦,继续向科学先进的国家学习,学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类科学事业做一点迟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民生科技是民生系统的重要基点,其发展的程度与质量直接关涉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众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处理好科技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则是民之幸。当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才刚刚起步,在理论支撑、保障措施、依托力量、评价机制上还多有不足,这也阻碍了民生科技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为此,必须给以充分重视和关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