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什么是"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例"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概念十分混乱,乃至影响到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实录",以及"教案"、"说课"等名称和内容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歌曲有悲壮与欢快之别,一节课也是如此,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不同,要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这是备课与授课的基调,是总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物体“沉浮”的问题学起来较为困难,难于理解,笔者想通过几个例题的解析,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拓宽解题思路,便于掌握相关知识。例1A、B、C三个物体,质量均为0.5kg,密度见下表,将它们放入足量的水中静止后,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则其大小关系为()物体A B C密度0.50.82.7A.FA>FB>FC。B.FAFC。D.FA=FB相似文献   

4.
宋长丽 《现代语文》2007,(7):113-113
汉语中有些词语从字面不难理解,有些词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果单从字面推断词义就会望文生义.现实生活中,望文生义的现象并不少见,撷取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应用题教学一改原来"门户独立"的传统格局,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于其他学习领域之中。  相似文献   

6.
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关于此问题已有不少讨论,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自己对"有价值的数学"的一点理解,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功,与同行们共研之.  相似文献   

8.
开场白——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好比文艺演出的"开场白",通常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或许可以用三言两语来概括.比如,文艺演出的开场白,有强烈的"引入正题"的意图;那么,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开场白"呢?往往以师生交流的互动方式出现,一般称作"导入"环节,也有明确的"导入教学主题"的意图.或问:怎么"导入",才是比较好的"开场白"? 我们不妨以一次公开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开场白"的例子来展开话题.  相似文献   

9.
线性规划是一种重要的优化模型,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教材中指出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图解法,即运用作图的方法解决区域内最值问题,但其本质则是数形结合的方法.我们在解题中关键要注意的是这种数学基本思想的灵活运用,下面通过试题中的几例看这类线性规划问题的“变异”.1线性规划问题题目形式的“变异”例1已知1≤a b≤5,且-1≤a-b≤3,求解3a析-2b的取值范围.此题常常出现在不等式的性质的练习题中,考察的是不等式的同号相加原理,但实际上这道题用线性规划来解决更简单且易理…  相似文献   

10.
杨长奎 《中学生物学》2009,25(12):51-53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历届高考的命题热点、必考点,特别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及其生产实践应用”在高考命题中的频率最高。总结归纳分析“光合作用”高考热点,对高考复习备考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并列起来。不单独设置“应用题单元”.解决问题分散穿插在各个单元之中.与计算结合起来教学,并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旨在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硫属于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因为对空气污染严重而备受社会的关注,常常以环境为背景对其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13.
“Visual Basic”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但相关的教学范例和实验若不注重其趣味性和实用价值,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文提供了一个用“VB”做自动运行光盘的安装界面的实验题,寻求和尝试“VB”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如图1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出“排列组合”概念,循序渐进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抓住语言文字,即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课本例习题的"组合"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本例、习题一般是用来巩固相应章、节的内容 ,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在相应章、节后供配套练习用 ,讲评之后鲜有问津。其实 ,一些例、习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若能在复习时有意将它们进行组合、拓展 ,既有效地巩固了基础知识 ,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可以收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少胜多 ,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现附例说明。1 “组合”题规律的揭示例 1  (初中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 )题 1 求证  6+7>2 2 +5 。 (第 1 6页 ,练习 1 )题 2 求证  13 +2 <5 -2。PTHK〗(第 1 7页 ,习题 6 3 ,4( 2 ) )题 3 已知a≥ 3 ,求…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上的问题无非分为定值问题和不定值问题,不定值问题也可以说是“范围向题”,它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处理“范围问题”的关键是产生不等式,下面就方程产生不等式的思考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究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陈学莉、杨玲老师针对《乡下人家》的同课异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成功的演讲离不开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一篇优秀的作品需有与众不同的"凤头"。同样上课时的新颖的开头,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产生内驱动力,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