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案教学法(TheProjectApproach)和瑞吉欧教学法(ReggioEmilia)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二者都会有一个主题,并在教学中以此主题为线索把教学内容串起来,连续一段时间内,各方面教学内容都和某一主题有关。方案教学法通常由老师选定一个主题,将各种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新的教学内容以前面的教学为基础,循序渐进,孩子容易保持兴趣,接收新鲜内容。例如,以“春天”为主题时,可以组织孩子们观察种子发芽,在语言课上学习春天的诗,在美工活动中画春天的画,做花朵、昆虫纸工,还可以唱春天的歌,到公园远足观察春天的踪影。…  相似文献   

2.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命题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一、发现法教学采取的形式数学学习中的发现法教学,所采取形式,可以是学生的独立操作、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卡登教学法是梅·卡登女士在20世纪中期开发的一套英语教学体系,其课程的安排十分丰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卡登语音教学法以及该教学法的核心原则"卡登控制"。本文将对卡登语音教学法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法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知识的运用,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二者各有自身的优缺点。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将传统语言教学法和交际语言教学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是中国语境下英语课堂教学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方法。“整合教学法”就是由此构思和设计的。整合教学法整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整合;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整合: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整合;传统语言教学法和现代语言教学法的整合。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整合-构建-反思-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对项目教学法可谓情有独钟,并且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专业课必须以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一味盲目地使用,为项目而项目,因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法等其他的教学法,导致教学方法的排斥和僵化现象。项目教学法也有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应该根据具体课程,灵活运用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是两种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教学方法。本文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它对于如何有效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大力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语教学从引用欧洲的语法翻译法起步,而大洋彼岸的美国教学法改革也在引进欧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经过100多年的改革,美国的教学法走向了繁荣多样化,而我国的外语教学法则仍处在刚刚发展阶段。因此,借鉴美国教学法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法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教学法改革的历史回顾 美国是一个文化后进国。即使是在十九世纪,其教育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当时西方的发达国家。教学理论贫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也  相似文献   

8.
语音教学法     
王宇澄 《教书育人》2012,(6):152-153
在长期的英语语音教学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语音教学法。下面以教学顺序为序,谈一谈我们的教学步骤。一48个基本音素的教学方法㈠何为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联合国在1888年由国际语言学会组织各国专家为世界上202种语言制定的一套词汇音标系统。  相似文献   

9.
图表教学法     
图表教学法石炭井矿务局长冶中学赵智英图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图表教学法的分类图表教学法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说法各异,而最基本的方式是以讲为主,这就是所谓的教师讲学生听。心理学实验表明:同一份材料单凭听觉记忆三天后只能记住15%,单凭视觉记忆三天后能...  相似文献   

10.
推理教学法     
推理教学法源于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即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这种思维形式具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已知现象推出未知本质、从已知本质推出未知现象或从已知结论推出未知结论。该法所涉及到的思维活动包括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等等。推理教学法依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 由旧结论推出新结论——学生对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总要经过日积月累,有一定的过程,从一些旧结论推出新结论,再由新结论推出更新的结论,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原理和现象的互相推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原理推论未知现象,或根据已经掌握的现象推论更本质的原理。这样不断地互推,以实现从抽象推  相似文献   

11.
结构教学法     
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结构思想”,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布鲁纳曾经说过:“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治构,就是该学料的基本概  相似文献   

12.
算术教学法     
算术学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学法和课程。现在这里,阐述两点与算术教学法有关的问题。(一)特殊和一般在课程构成上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是把下位概念(或操作)和特殊事例放在前面,把上位概念(或操作)和一般法则、原理放在后面进行教学呢,还是与此相反地进行?不过,并非是主张,因为现代数学最一般的原理包含在群论当中,从一般到特殊的课程结构就  相似文献   

13.
张代斌 《学周刊C版》2010,(1):141-142
经济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重视实践环节,由浅入深,从实际生活到经济理论,从百姓生活到经济制度,再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根据教材的编制原则与要求.探究式教学法就应该成为教师在授课时首选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由以前的“强调被迫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探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国辉 《教育探索》2000,(11):37-37
所谓双向交流教学法是指学生每天需要学习的知识尽可能在当天的课堂上掌握,离开课堂后学生不用再费很多时间去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只需加强记忆即可。要学生做到课内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关键是要强化课内教学。具体的方法是:充分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当场举手提出,教师应及时予以解答,解答完后如还有学生没有理解可以再举手提出,教师再予以解答,直到学生全部明白为止。一开始学生对当场提问可能不习惯,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有的学生怕所提问题的内容是教师刚讲过的,再提问题会受到教师的指责;有的学生怕所…  相似文献   

15.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亦称视听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洲大陆国家中形成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法针锋相对.情景教学法的理论认为:首先一点,任何语言都是有声的,外语教学应该听说领先,读写步后,这是最基本的教学顺序;其次,任何语言都有其特点,尤其是在句子结构方面,所以外语教学应该将外语与本族语加以比较鉴别;再其次,外语教学必  相似文献   

16.
尝试教学法     
这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创立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法.尝试教学法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授把尝试教学法编入《世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一书中.尝试教学法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尝试教学法的特点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它的基本精神是“先练后讲”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学法     
本文是从苏联密尼柯夫教授主编的‘初级学校教师手册’节译下来的。它说明历史教学的实践,说明历史教学中几个基本的过程和方法。这里面所介绍的许多先进的具体经验,以初级学校四年级(大约相等于我国的五六年级)的历史课为主要对象,对于小学历史教师是有实际帮助的。译文原载‘新教育’。文内的方框小标题,是编者附加的。  相似文献   

18.
王建彬 《考试周刊》2009,(4):104-105
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外语教学法分为多种,文章主要选取外语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进行比较。以便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两种教学法能有比较理性的全面认识,扬长避短,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9.
超级教学法     
近些年来,在苏联、东欧各国以及北美的加拿大等国家内,正在倡导一种名叫“超级教学法”的奇特教法,它的首创者是保家利亚的心理疗法专家和哲学博士拉扎诺夫。“超级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是:当学生听课的时候,教师不要求他们端端正正地坐着,而让他们采用一种松弛的和悠闲自在的姿式去听课。假如学生还没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有张也有驰,有高潮也有低潮,有吃力的地方,也有轻松的地方,有高的波峰也有低的波谷。这就是波浪式教学法的定性描述。 想要进一步定量地描述波浪式教学法,还得研究一下知识量和知识率的意义。 客观上存在知识量吗?有人说,不存在。譬如曾繁辂、伍铁平说:商品价值是一客观量,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可以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而知识量没有这样的计量标准,所以客观上不存在知识量”①。其实不然,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