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校企合作的意义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由高职教育办学性质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是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目的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职教育和企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教育只有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之地和发展空间;只有与企业紧密联姻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和技能熟练的人才;只有通过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必须获得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工学交替”、“校企互动”、“引进企业”是重要的模式;校企合作能产生规模效应,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文章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形成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建议:校企合作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校企合作要以校内教育为基础,校企合作还要着力提升企业在岗员工技能,校企合作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4)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目前校企合作中德育工作存在许多困难,全员协同校企合作模式下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院系、企业建立德育实践基地、协同专业教师布置思政课作业、协同企业榜样激励学生、企业文化和自身的德育优势是加强校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3)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流程有机结合的形式,把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企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人才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以采用"师父带徒弟"为主要形式展开教学,即以学校教师讲授专业知识,企业业务骨干传授技能知识的联合培养,以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得到更长足的发展;企业减少人才流转的周期,降低人才培训的成本,并能储备大批高质稳定的人才,使校企达到互利互惠共赢的局势。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折衷形式尚未摆脱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护理人才培养滞后的困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才对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校企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是把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髙教育的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为企业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双赢发展模式。本文主要从基于人才培养、基于人才交流、基于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基于优质资源共享四个方面探讨研究校企多元化深层次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讨论,阐明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层次,并分析了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模式,即以工程项目为纽带,以工程咨询中心为平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供技术服务”为突破口,使学校成为企业的咨询服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使企业在获得技术服务的同时获得了科研成果;使教师得到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整体素质提升,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学生也通过顶岗实习掌握了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后备应用性人才保障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战线的共识。全国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的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由于目前企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责、权、利不明确,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等造成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本文提出了订单培养与宽口径培养相结合、专业办实体、校企合作招生,共同培养三种基于双赢视角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精确地培养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团队构建“行业—企业—学校三元协同、生产—教学—科研—创新四轮驱动”(简称“三元四驱”)的育人模式,并在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探索与实践。校企共同开展专业调研,构建融入企业元素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采用“企业+学校”混合上课的方式,灵活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理论课由学校高学历教师主导,仿真课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主导,实操课程由企业技术骨干主导;采用以成果为导向,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本专业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有效克服了学校设备陈旧、师资技能不足等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为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合理就业,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与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学校企业的有效合作。但在目前的社会情形中,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如国家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传统观念以及企业机制等。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上问题着手,积极致力于校企合作的建设中,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本文对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和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了探讨,以期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创建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创建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形式,探索高职园林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的运行办法.为专业自身发展、接轨市场、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谋求一条新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钟莲  陈辉 《科教文汇》2014,(10):160-16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以及应用型人才。为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合理就业,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与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学校企业的有效合作。但在目前的社会情形中,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如国家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传统观念以及企业机制等。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以上问题着手,积极致力于校企合作的建设中,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本文对校企合作的意义、模武和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进行了探讨,以期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
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目前已进入第三批次。现代学徒制将学校专业知识教育与企业岗位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以企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为驱动力,实现招生即招工的一体化。学生即学徒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由校企双方共建师资队伍合力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学和岗位训练资源,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机制、校企共建师资和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几方面论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6.
柯倩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4):98-100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需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建立校内校外教学监督体系,并且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为社会输送应用型的人才,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社会,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推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探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17.
结合高职学院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综合高职教学与企业培训的优势,提出校企合作、课程置换,实施“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是形成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课程置换,将教育培训机构自己研发的现有的课程体系引入到学校的学历教育中来,充分利用培训机构的优势,来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培养人才重要教育基地。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的大学,其目标学生在社会上更具有代表性,同时培养的人才也为适应社会工作。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原则是以学生进入社会为导向,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提高教学条件,这便形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提前有所了解,更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型人才,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职业人员。本文即旨在研究我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据个人所知做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人才的培养与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技能差。目前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校缺乏技能型师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校外实训基地校企目标不一致,致使学生缺乏技能锻炼平台。针对上述问题,应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大校内实训基地投入,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和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多方筹措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为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吴勇 《科教文汇》2010,(14):35-36
旅游人才的培养与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技能差。目前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校缺乏技能型师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校外实训基地校企目标不一致,致使学生缺乏技能锻炼平台。针对上述问题,应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大校内实训基地投入,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和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多方筹措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为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