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斌 《现代语文》2013,(4):84-86
中国古代蔚为壮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代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而古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了相当的比重,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共有古代诗歌38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的第六条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已选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对人文文化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欣赏徐志摩的诗歌.因此愿和中学生们谈一谈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在2011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教材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文章从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文艺理论对其进行多元解读,丰富诗歌内涵,力求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二单元同时选录了张若虚和韦庄的诗歌,教学过后学生对相关背景甚是疑惑,于是写了这篇短文与师生们分享。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咏史怀古类诗歌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对咏史怀古诗歌教学的要求,高中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从咏史怀古诗歌的定义,目前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歌的教学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6.
阚卫海 《语文天地》2013,(11):21-2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一直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现代诗歌作品,对课文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欣赏文章的内在美,体会作品的魅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代诗歌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教学篇目,也是著名的古典诗歌,在具体教学中,如果仅仅从单篇教学的角度,我们更多地是从诗歌中的意象、作者李白写诗前后的经历出发,对诗歌主旨、思想、风格进行学习。而如果从对比教学的角度,寻找一个同时代相近风格的诗篇进行对比教学,那么从时代背景角度关照盛唐诗歌风貌,似乎更能贴近编者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8.
异文指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书籍文献或者是传世版本中呈现出的不同文字面貌。古代诗歌在编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会面临版本选择的问题,这给异文研究留下一定的空间。文章以唐李白《蜀道难》为例,从校勘学、版本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大层面对其中的异文展开原因分析,并且逐步分析异文的教学价值,为如何看待教材异文提供一定思路,最后深入到语文教学应用的层面。主要目的是将异文与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相结合,以期研以致用,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通过一座康桥,将诗歌审美的宏大主题嫁接起来,诗人在美景美情中物我两忘,情境交融,而读者也仿若身临其境,感悟到其中似真似幻的至真至美之境。笔者特从诗歌审美的角度,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渗透。  相似文献   

10.
陈军 《学语文》2014,(4):19-20
【教材分析】 李白的《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中的赏析示例。本单元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本篇诗歌尽吐诗人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和蔑视权贵的豪情,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愤慨,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有感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相似文献   

11.
[课例]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人教版)第二单元唐代诗歌杜甫的七言绝句《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的重阳节所作。  相似文献   

12.
陶丽 《湖南教育》2007,(11):35-35
《再别康桥》轻烟般的离愁别绪,回环反复、一唱三叹的梦幻旋律,使不同时期的读者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三年前我曾经教过这首诗歌,新学期开始了,新课改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中仍有此篇,看来美文总是能经受住时光的检验。时隔三年我该怎样来教这首诗歌呢?新课标的实施,我该怎样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秋季开始,袭用了20年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将退出历史舞台,两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试验本)》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即将使用。目前,两套教材都依据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了全面修订;近期,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订委员会的审读,国家教  相似文献   

14.
刘静 《辅导员》2012,(Z2):54-55
以四言为主、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的《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自然成了中学语文教材青睐的选材对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便选了《诗经》中的《周南·关雎》和《秦风·蒹葭》,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则选了《卫风·氓》《秦风·无衣》和《邶风·静女》。总共五首,有两首在初中,三首在高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材对学生所学习课文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把握同类文本的不同侧重点,使得教学内容更好  相似文献   

15.
诗歌教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古典诗歌又是高中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40多首古典诗歌,如何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当中,关于古典诗歌的选编具有自身的选编特点和原则指导。作为一名教师,了解该教材在选编方面的特点和具体的内容特征,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可以结合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的经验,实施有效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诗歌诵读习惯养成的指导,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并且注重开发各种类型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积雨辋川庄作》和《越中览古》是两首看似很不相关的诗歌,由于备课组课时安排的需要,笔者经过仔细研究,从诗歌绘画美的角度入手,尝试对这两首诗歌进行整合教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入手,感悟王维和李白"诗中有画"的绘画美。2.引导学生理解王维诗歌中的禅意和李白诗歌中的情感,掌握通过意象、意境以及对比手法来表现情感的  相似文献   

18.
王银花 《考试周刊》2013,(33):34-34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全套教材中,共选了李白的三首古乐府诗。一篇是必修三上的《蜀道难》,另两篇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都编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我把这三篇体式相同(都是乐府诗)的课文放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目的是学生能更深切地感受李白的诗风,进而认识李白的个性,掌握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举一反三,最终学生自己能解读李白的其他诗篇。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二、三单元全是诗歌,二、三单元后附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若干,总计52首,另有配套《读本》收录各类诗歌53首。这些均系古今中外名家名诗。而高二这届学生小学初中所学所背诗歌几乎一片空白,他们面对如许诗歌愁眉不展,连问老师:“能教点别的吗?”同备课组的教师也叫苦不迭,更有甚者,请出班主任来一同压阵——背诗过关,然而效果未见其佳,反引起不少学生学习诗歌的敌对情绪。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的样式之一,诗歌能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语言精练形象性强,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收入古代诗歌计23篇,目录如下:《诗经》三首:《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