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雪魁 《现代教育》2012,(11):117-117
山东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第三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正>《长恨歌》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这本教材对诗歌的赏析是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三个方面入手的,《长恨歌》就是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示例。因为是  相似文献   

3.
1.说教材本诗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扩展阅读中的一首;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诗歌从时事维艰国运衰微的时代背景中来,从报国无门衰鬓先斑的个人境遇中来,来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诗人的政治生活感受;写《书愤》时诗人已经6l岁,想到“气如山”的早岁,现在却一事无成,这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呢?  相似文献   

4.
严羽《沧浪诗话》所言学诗"妙悟"的途径是"熟参",即对历代诗歌作品反复地"吟咏"或"讽咏",由此获得对汉魏晋盛唐诗歌"高古本色"的感性认识,而其"高古本色"内涵主要在于情感性(兴趣)和音乐性(音节)的统一。严羽关于诗歌"吟咏情性"的定义,即隐含"感动激发人意"的趣味和"一唱三叹之音"的音韵两方面。严羽《沧浪集》中大量拟古的作品为《沧浪诗话》的诗学旨趣提供了强有力的旁证。而在严羽诗学影响下的明代前后七子,其复古思潮也明显表现出恢复诗歌音乐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旧教材诗歌单元的布局呈现序列化、层级性特征。必修一的新诗单元,必修二的古体诗单元,必修三的唐诗单元和必修四的宋词单元按照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阶段排布。这样的编排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诗歌发展规律的基本认知。与之对应的选修教材更强调提供诗歌阅读的相关策略,如《古代诗歌散文选读》中“诗歌之部”包括三个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第三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提出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要求。"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引言】 2008年4月30日。在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聚焦选修课”活动中,我讲授了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根据赏析指导,本单元以朗读为主要教学内容,要让学生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来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之美。因此,朗读是本次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乡愁》是一首现代诗,余光中的经典之作,是几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的第二首。本单元一组诗歌共同的主题就是爱国思乡之情,要求能领悟诗歌中所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感情。吟诵诗歌,欣赏诗歌是本单元的主要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认清选修教材中诗词在教学中的身份,需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进行单元要求的比对,了解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联系与区别。在必修教材中,古诗词被安排在第二、三、四册的第二单元中,它们是以诗歌发展的脉络编排的:第二册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第三册是唐代诗歌,第四册是宋词。它们所选的都是经典篇章,各自代表着各时代诗词的辉煌。不过在教学要求上也各有侧重:在先秦南北朝的诗歌作品中,选择了《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及曹操、陶渊明的作品,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风格,因为时代久远,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有较大距离,因而在字词方面的要求多一点,关注四言、五言诗的节奏,但以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人物  相似文献   

10.
李白多次吟咏到赤壁之战,《赤壁歌送别》在送别友人前往赤壁时咏史伤怀,是赤壁诗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之一,《江夏赠韦南陵冰》通过回想赤壁争雄表达了政治理想幻灭后的无奈,本文对这些诗歌进行考证和赏析,探索诗人独特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1.
刘兴波 《现代语文》2011,(2):113-114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诗词。这一单元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李煜的诗词对后世的苏轼、李清照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李煜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白多次吟咏到赤壁之战,《赤壁歌送别》在送别友人前往赤壁时咏史伤怀,是赤壁诗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之一,《江夏赠韦南陵冰》通过回想赤壁争雄表达了政治理想幻灭后的无奈,本文对这些诗歌进行考证和赏析,探索诗人独特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3.
钟嵘的《诗品》是齐梁时期中国诗学的集大成之作[1]。钟嵘以理论家的敏锐和胆识,对汉魏至齐梁五六百年间的诗歌作品进行考察研究,指出当时文学的主潮是五言诗,诗歌的本质在"吟咏情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诗歌美学意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刘学习 《现代语文》2011,(10):84-86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首诗。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主要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领略诗人的艺术风格,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归隐后所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流露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体现了诗人坚守自我、不违本心的人格魅力。诗歌的语言质朴无华,格调清新,细细咀嚼,颇耐人寻味。【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诗歌作品,能够在较浅层次上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背景】1.教材分析本设计主要为诗歌比较鉴赏,所选篇目包括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还有选自课外的曹操的《龟虽寿》《蒿里行》,陶渊明的《杂诗》(其五)《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饮酒》(其四)《岁暮和张常侍》。本设计并未完全选取本单元课内篇目,而是对选文前两位诗人的作品加以拓展延伸,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走入两位诗人更深层的精神世界,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 《望岳》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古诗,由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诗歌的风格气势磅礴、雄放健拔,与后期的风格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思想】《李凭箜篌引》一诗的教学难度很大。首先,这首诗呈现出"鬼魅"之气,这既源于诗人乐于搜奇猎艳,长于新奇诡异的创作追求,也与李贺抑郁孤绝的诗人气质密不可分,诗歌呈现出来的"鬼魅"气韵对生命体验还不够丰富的中学生来说既神秘遥远又极具诱惑,而这一点,正是以往教学中不敢触及的。其次,长期以来,中学教师都把《李凭箜篌引》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音乐描写手法的分析,却完全忽略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单元主题,难避隔靴搔痒、舍本逐末的遗憾。本教学设计意在以单元主题为纲,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呈现一种  相似文献   

19.
韩艳 《现代语文》2013,(10):70-72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精华,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历来脍炙人口,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地位从未动摇过。现被编录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作为诗歌,其教学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重在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古典诗歌意境之美、情感之丰,领略诗歌手法之精、语言之妙。作为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