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项欢 《林区教学》2011,(10):60-6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在俄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科学地记忆和灵活使用词汇,促进其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的智力发展呈常态分布,但每个学生的成绩却各有不同,可见这些差别并非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是智力因素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和学生英语成绩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心理结构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非智力因素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相互联系的作用,推动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学习的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学习的成绩如何,学生掌握实际技能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智力因素,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开发而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怎样培养完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苗美玲 《考试周刊》2012,(47):137-137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观点,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尚被不少教师忽视。本文主要针对历史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他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软件”。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国内的学者一般认为包括动机、兴趣、习惯、意志、策略、性格和情感等。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要提高学习效率,不仅需要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自尊、自信等除智力性因素以外的学习因素。教师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听说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受到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类学生往往在智力因素方面并不存在问题,其学习状况和效果受到非智力因素影响严重,本文将基于非智力因素对高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受智力因素并且还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是学生的内因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一个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会对智力因素起到推动作用,使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并且按照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规律中的作用、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让学生能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的外语学习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并以非智力因素为决定因素的过程。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郑博 《科学教育》2010,(2):22-22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目标等方面的心理因素。而小学时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我认为,英语学习的成功不是取决与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贺鑫 《文教资料》2006,(31):91-93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决定智力因素发挥的程度。因此,在3dsmax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对于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的优化组合构成良好学习品质。它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习活动,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而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动机、习惯与方法、自信心等通过影响智力活动而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它是学习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而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健全人格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所以,学生人格的形成直接决定着学习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田洪文 《教育艺术》2011,(11):16-17
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有许多方面,笼统地说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众所周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多元的,也是不可估量的。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学生情绪对学习效率的作用"是一个很现实且极易被忽视的问题。因此,结合我校现有的"情趣作文教学法",我们对"调控学生情绪,提高作文效率"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9.
庞定亮 《考试周刊》2014,(33):160-160
<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成绩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学习成绩好与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在智力上并非有明显差别,他们的主要差别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又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反映学习动机,兴趣、情趣、意志和性格等。我们要求学生有学习化学的正确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非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决定性的影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