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大赫 《考试》2003,(9):3-5
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因为各自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各说不一,答案多彩丰富,那么怎样才能对高考作文试题做出正确的评价呢?我认为,应当有一个站在高考目的这一高度上,统一看问题的标准,根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和“3+x”考试改革的目的,我认为“三个有助”原则,是评价高考试题的唯一标准。即“有助于高等学  相似文献   

2.
张祥云 《学语文》2012,(5):30-31
俗话说“高考年年考,热点是语文,焦点在作文”,虽然今年高考语文的考试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围绕今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讨论才刚刚开始,认真阅读今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试题。我觉得试题采用“材料作文”的设置比较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3.
巨人姚明身披11号战袍,在NBA赛场驰骋两个赛季,如今已成举世瞩目的明星。我国2004年的高考除了四道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外,又有11个省市命出11道高考作文试题(详见本期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选粹),其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4.
一道全方位检测写作思维能力的精彩试题——’96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检测分析报告●江西王道信今年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题就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今年高考作文独特的命题角度令人耳目一新。大家都为作为选拔性考试有这么高的命题“逃逸性”而啧啧称赞,而...  相似文献   

5.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至此,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高考作文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每年人们对高考作文都怀有极大的关注,人们对作文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怎样命题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文怎样写才能真正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写作要突出“四关注”和“四具有”,才能真正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下面我以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试题为例,来具体谈谈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命题和写作。  相似文献   

6.
从1978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命题以来,语文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是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不同于高中毕业考试,是从大量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少数人进入高等学校深造,高考试题的要求必然要比毕业考试的高一些。“有利于中学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稳定教学秩序,一是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语文高考命题从1984年开始,考查语体文的整篇阅读能力,从1985年开始,在古文阅读中设计了有选材与谋篇布局方面的题目,在全卷中注意了文学因素的考查。这些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设计的试题,都深刻地影响和指导了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开放性试题与个性化阅读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将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依据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蕴含着的重要信息。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试题评价报告》,其中的“复习建议”或“改革命题的建议”往往是下一年高  相似文献   

8.
2004年湖南省高考数学试题依据《数学科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在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融入了新课程新大纲的理念.试题立意更加新颖,选材不拘一  相似文献   

9.
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高考试题重点考核的是大学新生所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考试范围要遵循中学大纲;题型设计上要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这是高考各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当然也是试题评价的标准。一、总体评价 (一)全卷模式基本稳定,准确体现《考试说明》要求 2003年是进行高考科目和内容改革实验的第四年。广东、广西实行“3+大综合+1”科目组,采用旧大纲教学,考试使用化学旧课程卷。江苏、河南分别实行“3+1+1”、“3+大综合+1”科目组,其中化学采用新大纲教学,考试使用化学新课  相似文献   

10.
《学语文》2005,(1):104-108
虽然高考作文试题年年出新,但考场评卷要求却相对稳定。《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高考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有六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的好坏,在语文高考成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颇受社会的关注。2002年高考作文有哪些特点?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什么?根据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的评点和有关媒体的披露,笔者作了一次粗略的扫描。社会关注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是所有高考试题中得分最高的一道试题,满分为60分。加之它是地道的主观性试题,评分带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几乎全社会都在关注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高考越严酷,越难绷住那股劲。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实话实说”编导请了魏明伦、何祚麻、聂卫平来做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广州的《南方周末》也在拿这…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高考汉语试题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精神,落实了《考试说明》中关于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的规定,以及教育部有关深化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比照以往的高考汉语试题,近两年的试题进一步体现出对汉语能力的考查.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开放性试题与个性化阅读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将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依据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蕴含着的重要信息。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试题评价报告》,其中的“复习建议”或“改革命题的建议”往往是下一年高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招生考试工作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个有助于”为新形势下的招生考试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 ,怎样才能在招生考试工作中做到“三个有助于”呢 ?笔者作为多年在县区招办直接从事高考考务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 ,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一、指导考生正确、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填报高考志愿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充分保护了考生的合法权益 ,让考生…  相似文献   

15.
一、理论依据:《考试大纲》和《试题评价报告》毋庸置疑,《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近几年的《考试说明》经历了2002年的大变和2003年的微调,所有的变化因素在当年的高考试卷中都较好地体现出来了,《考试大纲》经过前两年的变化、调整后,正进入一个稳定期。分析、研究《考试大纲》固然重要,但是在备考中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信息点,那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其“总体评价”、“试题特点”、“统计数据分析”,特别是“复习建议”的相关内容将成为高考命题的趋…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评价试题的标尺,它保证了高考命题及其评价的严肃性和规范化。2004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严格遵循2004年语文《考纲》,可以说“不敢越雷池一步”。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其中客观题14道,分值为42分,主观题11道,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从2000年开始进行高考试题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3 x”考试:“x”科目设置为“文综”即政、史、地,“理综”即理、化、生。经过几年实验,日趋成熟,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特点。一、文综命题指导思想、改革、目标要求指导思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符合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8.
国家相关部门对高考命题的要求是遵循“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权”的命题原则,而2003年高考试题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意图。  相似文献   

19.
一、试题评价1.依据《考纲》,平稳平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评价试题的标尺,它保证了高考命题及其评价的严肃性和规范化。2004年高考江苏语文试卷,严格遵循2004年语文《考纲》,可以说“不敢越雷池一步”。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其中客观题14道,分值为42分,主观题11道,分值为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经历2000、2001两年的“3 小综合”,2002年“3 大综合”的高考模式改革后,2003年起实施了“3 1 1”的高考新模式,2004年又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2004年高考化学(新课程卷)试题面世后,社会评价很高。总体感觉是基本符合高考《考试大纲》(新课程版)的要求,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命题原则不变,难度系数基本不变,区分度较大,保持与往年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地发挥了高考试题灵活性的特点,既有助于高校选拔有潜力的新生,也对稳定中学的教学秩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