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通过多年对少年儿童的游泳教学,总结出的蛙泳组织教法,仅用20次课就可以把12-15个为一班的学生(7-12岁)教会,并能用蛙泳技术游25米以上的距离。下面是我教蛙泳的方法和步骤: 一、学习踩水和呼吸:这是学习蛙泳技术前的重要部分,是顺利向蛙泳技术教学过渡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怕水心理是游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围绕这个主要矛盾,本文设计一个游泳自然法教学模式,使初学者按照教学步骤学会了游泳,而不会有强烈的怕水心理刺激,教学安全性自然得到提高。 第一阶段:陆地学习正确蛙泳动作技术,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为在岸上做动作不存在怕水心理,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蛙泳动作分为腿、手、呼吸配合,第一次课多化时间把所有蛙泳腿和手动作教给学生,教学重点是蛙泳腿,教学关键是学生在岸上的动作一定要准确而且要熟练,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下水后不会忘记动作的要点。其次,在教学…  相似文献   

3.
浅谈少儿初级游泳培训的步骤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少儿游泳培训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作了初步研究,找出了一套适合少儿游泳初级教学的途径,明确了少儿蛙泳教学中各个单元及相应阶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如何优化教学进程,使更多的少儿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学会游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游泳教学速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选取仰泳中的反蛙泳作为游泳课的入门教材是合理的。本详细介绍了反蛙泳的教学方法:反蛙泳技术与教学口诀;反蛙泳的陆地练习方法;水中练习方法以及将反蛙泳教学过渡到蛙泳教学的方法等,为快速掌握游泳技术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教法。  相似文献   

5.
蛙泳是人模仿青蛙游泳动作,比较省力,儿童很喜爱的游泳项目。如何使儿童尽快学会其技术,笔者经多年探索和实践,经过较短时间的教学,有9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其技术。一、学习时间、器材和人数训练时间共10天10次课,每课2小时。在长25m,宽12m,深1~1.8m 的短池进行。自带儿童游泳圈1个。6~12岁的儿童30人。二、教学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勃 《游泳》2011,(3):71-71
我认为要根据教学任务、时间、报班者的年龄、学习目标和方向等具体情况而定。从我国目前初学班的教学时间来看,一般都是10次到15次课不等,多数为青少年,要求尽快掌握游泳技术,学会呼吸。所以,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初学者的学习目标和安全,建议先从蛙泳开始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中,蛙泳的呼吸可谓是个难点。一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手、腿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已基本达到了动作要求,但呼吸技术总掌握不好,不是感到头抬不起来,就是头抬起来还来不及呼吸又沉到了水里。而一般学游泳的时间总是比较紧,所以学习结束时,很多学生只是学了一个蛙泳的动作架子,还谈不上真正会游蛙泳。针对这种情况,下面对游泳初学者中蛙泳呼吸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蛙泳教学中常见错误的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荣 《体育教学》2006,(3):61-61
在游泳初级教学中学习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认同的,由于蛙泳身体位置平稳,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学者的怕水心理。但是与其他三种泳姿相比,蛙泳技术却是相对复杂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技术动作,还要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发现错误,找出原因,运用有效的方法改正错误动作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多年游泳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初学者在学习蛙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1.蹬水不翻脚形成原因:1)动作概念不清。2)柔韧性差,本体感觉较差。纠正方法:1)运用通俗易懂的、形象的语…  相似文献   

9.
蛙泳速成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蛙泳速成教学法●李征游泳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学习游泳技术的生理发育敏感期,抓住这一有利时期适时地进行游泳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研究出了一套速成教学法,采用此方法教学,学生经每次课2小时,共七次...  相似文献   

10.
宋军 《游泳》2002,(6):26-26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少年儿童学习游泳的人数越来越多,且年龄也有逐渐偏小的趋势。我们教研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每年的署假举办少儿游泳班,主要从事蛙泳的培训,少数提高班的学员在学会蛙泳的基础上,可选学自由泳和仰泳。综观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我们觉得少儿学习游泳,不管是哪一种泳姿,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气”——及呼吸问题,因为呼吸问题不解决或呼吸节奏紊乱,其它的技术动作就很难保证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现以蛙泳为例,讲讲少年儿童蛙泳教学在呼吸这一技术环节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从憋气着手,习惯水对口、鼻…  相似文献   

11.
蛙泳教程     
我是一名游泳教练,每年暑假举办业余游泳学习班,多年实践对蛙泳教学有一定认识,根据自己实践经验和体会,总结了一套教程。整个学习过程分七课。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游泳项目的特点,利用“平行连贯教学法”同时进行蛙泳和爬泳教学,改变对初学者进行单一蛙泳技术教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平行连贯教学法”符合初学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游泳教学特点,初学者能在相同课时内学会蛙泳和爬泳两种技术,较“常规单一教学法”优越。  相似文献   

13.
在游泳课中,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根据游泳的技术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分组,进行分层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将从未学习过游泳的学生和只领会蛙泳蹬腿的学生分在一组,即A组;将已经初步掌握蛙泳技术,并掌握部分其他泳式的学生分为B组;将掌握两种以上(包含两种)泳式的学生分为C组。分组后,在每次课上还抽出二至三个游泳技术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开始几周的课堂上,我让B组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教师辅导A组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教学。经过七至八周的学习后,又让C组学生协助教师,辅导A…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州市许多游泳场、中小学校,大学以及幼儿园普遍开展了短期游泳的“扫盲”活动,广州市的小学及幼儿园都出现了学游泳的热潮,现将本人几年来在少儿游泳短期学习班摸索出的速成教学经验抛砖引玉。一、教学概况我们的教学对象多是6岁至12岁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也有部分13至15岁的初中学生。教学时间是10至12次课为一期,每天一课,每课一个半小时。教学人数以15人左右为一个教学班,教学姿式为蛙泳.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初学游泳者“熟悉水性”后转入技术学习阶段时,究竟先学哪一种姿势好,是目前游泳教学范畴内的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各体育院系游泳课的教学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先从蛙泳入手。人们普遍认为蛙泳是游泳的基础,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掌握。然而,对本系85、86、87、89级女生和部分男生,以及函授班的学生和儿童短期游泳学习班等的教学实践证  相似文献   

17.
蛙泳是竞技游泳中的一个比赛项目,也是体育院校游泳课和大众游泳教学中的首选泳姿。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在蛙泳技术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不翻脚现象就是最常见的错误动作之一,一旦形成,若在改进过程中方法欠佳,则很难见效。因此,研究和探索纠正蛙泳不翻脚错误动作的有效方法,不仅是教学者的研究课题,也是提高蛙泳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训练“先陆后水”是游泳教学的基本原则对初学者来说,大部分的技术动作都是先经过陆上模仿练习后,再过渡到水中进行体会的。所以,游泳教学必然是由陆上教学和水中教学两部分组成。近几年来,我们对蛙泳的教学提  相似文献   

19.
在初级游泳教学中,先教“蛙泳”还是先教“仰泳”,常常引起议论。本仅就这一问题,阐述本人的一点观点,望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游泳作为北京大学的体育特色项目之一,已在全校开展多年,要求每位学生在一学期内学会蛙泳,并完成200米的达标。除此之外,每位学生要在18周内完成理论课学习和考核、身体素质的达标。该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课时太少,而教学内容相对太多。此外,女生每月都有例假期,所以给教学带来较大难度。北京大学的学生来源广泛,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都有很大差异。为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本人把掌握学习策略的方法直接运用到蛙泳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