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改革过分侧重于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既重视结论,又强调知识获取,既关注建构,又注重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建构武生态课堂”是指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建构式生态课堂”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3.
唐刚 《考试周刊》2010,(56):87-88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要模式。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提问是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标志。怎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提问.变教师单边提问为师生共同提问.  相似文献   

4.
"学本课堂"是一种回归人本性的课堂。建构"学本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深度思考、探究,积淀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经验。在建构信息技术学本课堂中,技术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创意是特色。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三个关键点,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建构学本课堂,让学生成为信息化社会中的"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乔志平 《考试周刊》2014,(69):181-182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一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高效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本文首先阐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要辩证地看待教师的地位,既不能片面夸大,更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提出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7.
于玉耿 《化学教与学》2012,(12):50-50,77
在目前课堂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课堂是大家所追求的。从几年前"洋思教育",到"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再到目前的"建构式生态课堂",纵观各种"高效"课堂,关键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要体现出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教师则要做好课堂的主持人,也就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放"。  相似文献   

8.
杨亮 《海南教育》2014,(22):44-45
一、主体性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厘清王秀小学十二五课题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概念,“课题中的‘生态’,主要指课堂中师、生、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共长、动态平衡的样态。”“‘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导引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体性生态课堂强调开发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所以必须要学生主体呈显性而教师主体必须“隐去”。但教师的“隐去”并非一闪而退。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教师"一言堂"现象依然存在,这与生态课堂要求相差甚远。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建构生态的思想政治课堂。一、活化情境激兴趣,建构生态课堂的基础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理论性强,很多知识离学生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常常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生成需要怎样的课堂生态环境?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质疑释疑、交流展示、共同建构等,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展示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在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为学生打造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乐于展示,学会展示,确保课堂因学生的精彩展示而高质高效。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建构式生态课堂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展示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课堂以人为本,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接受器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由“传递中心”转变为“对话中心”。评价学生的重心要由知识的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建立人情性与激励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机制,形成课堂内外融合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格局。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学生在参与中建构、在建构中内化的基本教学策略,在地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目标,提高参与意识教学中要把“质疑”作为学生学习的子目标。教师可通过创设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刘春苓 《广西教育》2014,(6):114-115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建构式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任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教学,强调问题的复杂性,鼓励学生协作学习,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以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外语学习是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第二语言的过程,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于课堂教学的优化,而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则在于课堂中学生主角角色的"塑造"。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乐当"配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主角"服务,促进"主角"的思维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本课堂强调的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利用生本课堂,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通过创设质疑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课内外有效结合等方法来提升教学实效,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充实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以培养准职业人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环节的设计运用到"二一"定律的教学方法,从而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不仅理解课堂内容,同时能激发学生对韩语知识点的思考,产生批判性思维,对课本内容产生质疑,从中产生自己的观点。在高校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真正的教学和学习目的,从而提高准职业人实效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打造高效课堂,其中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很多教师在探讨的问题。据此,如何高效地开展活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教师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宋清 《考试周刊》2012,(21):131-131
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化学优质课堂的构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李秋霞 《考试周刊》2014,(40):130-130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受关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敢于尝试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地理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