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科普图书的出版社有300余家,每年出版的科普图书约有8000余种。无论是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原创,出版观念还是选题范围都有了极大变化,内容涵盖了科学人文、科普知识、科学家传记、科普随笔、少儿科普、环保科普、IT文化等。其中许多科普图书在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表达形式、版式设计、印装质量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少翻译作品对推动我国科普出版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又有较深刻的文化思考的有成就有作为的科普出版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项翔 《全国新书目》2022,(4):132-134
近年来,国内原创科普读物在数量与质量上持续增长和提升,但在书市位居销售排行榜前列的科普读物仍以“洋面孔”居多。与欧美国家科普市场培育的成熟度相比,国内原创科普读物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本文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看见·海洋”新概念原创科普系列丛书为例,探讨如何才能策划出“既有知识,又有思想”,适合中国少儿阅读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优质海洋少儿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逐渐形成热潮,每年大约有五六千种少儿科普读物出版,无论是图书的内容,还是品种、结构,较以前都有很大的进步,然而,静观这股热潮,我们感到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少儿科普观念滞后目前,这种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有不少人,甚至是从事少儿科普工作的人,仍视少儿科普为“小儿科”。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和束缚,科学精神、科学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比较淡薄,目前法轮功的歪理邪说猖獗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不少人视科普创作尤其是把少儿科普创作看作“小儿科”,不登大雅之…  相似文献   

4.
重视科普教育 ,创作更多更优秀的科普作品 ,扩展孩子们的视野 ,让他们知道自己将进入一个怎样的世界 ,是少儿科普创作的重要任务。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说 :“科普作品要有预见性、宏观性 ,让娃娃们对我国的科学体系、下世纪的发展重点有大概的了解。”通过我们的科普作品来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意识及科学素质 ,打破科学的神秘感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是摆在少儿科普创作者及出版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完善科普读物品种结构重视幼儿科普读物出版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情况如何呢?笔者曾对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获奖作品进行过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科普出版虽然还远不能与那些更市场化的畅销书相比,但也至少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突出的热点.尽管科普出版目前在策划、组稿、编辑、发行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却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有越来越多品种的科普图书问世.在这样一种出版热潮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科普图书数量的增长,而是更多地出版科普图书精品,并且在更高的要求水准上,向着出版经典科普图书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少儿科普成为少儿出版第一板块后,原创少儿科普图书也顺势崛起。同时,我国高度重视原创科普少儿图书的出版,连续出台了多项方针政策鼓励原创。面对持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应该多维度融合发展,打造形式新颖,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中国特色的少儿科普读物,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少儿科普出版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环境科普和天文科普读物为例,指出国内科普读物出版与我国科学飞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结构失衡、图书内容和制作不够吸引人、定价过高等方面,并初步思考了科普读物的相关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少儿科普读物都在五六千种以上。少儿科普图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再次繁荣背后的少儿科普图书能否真正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未来的道路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疑问都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它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科普以人为对象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 ,科普读物是人们获取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 ,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密切关系。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知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渴求科学技术知识的人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 ,适应市场的需求 ,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普读物必将进入一个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的大发展时期。我国科普读物出版状况喜人 ,主要表现在品种、印数、质量上都有较大提高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选题重复雷同、内容大同小异、质量不高等弊病。如何开创科普读物出版的新局面 ,向公众奉献出一大批高质…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文学和科学应该是成长过程里面非常重要的两只翅膀。国内的少儿图书市场,文学类一直是独领风骚,而科学普及这一翼比较柔弱,科普读物不受孩子们喜爱,勾不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如何能让孩子爱上科普,愉快阅读的同时学习到科学知识,令很多家长困惑。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空想科学》一书,打破了常规灌输式的科普读物,利用科普的眼光解读无厘头的动漫,深剖了大家熟知的动漫场景背后,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科普书籍都是严谨的论述问题的,而《空想科学》读本的作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多年来零售市场中科普读物的份额稳定地保持在千分之四以上,这一数据与新书的市场份额基本相当,由此可见科普读物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少年儿童作为科普读物主要受众的事实决定了电子出版物对此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弱,因此科普读物作为传统出版物中为数不多的"朝阳产业",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笔者在8年前有幸参与主持了《发现之旅》(Find Out More)——家庭趣味图解百科丛书的引进出版工作。《发现  相似文献   

12.
从市场需求看少儿科普读物出版难气象出版社陈云峰少儿科普读物的出版如何走出困境,恐怕是很多出版社都在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少儿科普读物的印数不断萎缩,另一方面要求出版优质少儿科普图书的呼声日高。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矛盾?少儿科普读物的不景气自然有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黄萍 《出版广角》2012,(7):49-50
自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国内第一套完整的科普类图书《十万个为什么》以来,中国原创科普图书已经走过50多年的历史.据开卷信息技术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我国2011年共出版科普新书750种,比2010年的614种增加136种(少儿科普未统计在内).然而与全年20万种新书相比,品种数仅占0.4%,这说明科普出版非常弱小.由于市场弱小,每年推出的精品科普图书更是屈指可数,例如霍金的《大设计》、科学松鼠会《冷浪漫》、科学出版社的《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等就是近些年仅有的亮点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近5年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韩国科普漫画,在业界刮起了一股旋风,各种科普题材的漫画一直以来成为市场的宠儿,占据着国内科普读物和漫画读物较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少儿科普图书是少儿读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仅可以使少年儿童获得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使少年儿童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因而少儿科普图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少儿科普图书看似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仔细观察分析却发现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少儿科普读物的创作与出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和科普读物。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少儿科普读物的创作与出版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我们还没有产生像法国著名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森林报》、《少年哥伦布》这样享誉全世界的少儿科普作品。在这些作品里,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语言艺术、审美情趣、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水乳交融,可谓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因而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出版科研要紧密联系出版工作实际──在第十届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于永湛这次会开得不错,很有特点,也富有成果。参加这次会的代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既有理论工作者,也有出版专业人员;既有领导干部,也有专家学者。同志们对新闻出版工作抓改革和促繁荣都充满着...  相似文献   

19.
一、“科普”的含义及科普读物的作用从二十年代起,我国就有科普读物出版。但当时品种很少,发行量不大,也没有用“科普”这个词。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应该说是从五十年代初,即建国后开始的。“科普”是指科学技术的普及;而科学技术,是指整个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概括。这个体系,由相应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组成,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专业技术。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态的规律的,在我国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学科。专业技术是指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各种技能和工艺操作方法,也就是直接接触或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技术,如电工技术、栽培技术、各种医疗技术和各类工程技术(例如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系统工程)等等。介乎基础科学和专业技术两者之间的,还有一类学科,即  相似文献   

20.
袁潇 《当代传播》2023,(4):101-104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出版领域中的应用为科普实践与知识传播提供了创新路径。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传播契合场景化的传播形式,为读者提供科学体验与意义建构的情境。读者能感受到虚拟场景与真实体验相互交融带来的科普认知经历。虚拟现实技术用开放式、动态性、多线程的阅读模式摈弃了原有“闭环式”的图书体系,并且可以仿真实验操作步骤环节与动态过程,读者在“具身化叙事”阅读中建构着科学精神。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阅读能够帮助读者建构知识体系,丰富想象空间,提升科普工作的效能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